•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模块教学方法探究

杨翠羽
  
广东教学报
2024年6期
肇庆市端州区沙湖小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在语文园地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模块。这一模块既与单元课文的主题相符,又贴近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时,应把学校阅读和亲子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教师要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学作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让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和大人一起读;阅读方法

一、“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的背景

在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之前,我国的语文教材版本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部编版语文教材包括小学和初中两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全称是“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同样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将逐步取代原来的人教版小学与初中语文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相对之前几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有很大的变化,尤其体现了重视学生阅读素养的培育。例如,一年级语文园地的“和大人一起读”就充分体现了部编版教材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从“和大人一起读”的模块来看,其也体现了部编版教材对不同体裁的儿童作品的涉及。

二、“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的主要内容

人们都说,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儿童不喜欢枯燥的故事和乏味的叙述,他们需要有趣的东西。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园地的“和大人一起读”内容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那么这一模块的内容设定也应该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要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学生提供他们乐意接受且能够接受,适合于他们阅读、观赏或表演的各类文学作品,是每一个编创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儿童文学的编创,不论是对总体原则的把握,还是对具体特点和规律的了解,都是每一个学习者和实践者应该重视的问题。为了更直观地体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阅读”的内容,笔者运用以下表格对“和大人一起阅读”进行整理。

由上表可以看出,“和大人一起阅读”的内容多为儿童诗、童谣、童话、儿童散文。这些内容的编创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儿童阅读的趣味性。例如,有些歌谣读起来就朗朗上口,有些儿歌唱起来就十分愉快,童话故事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和表演的兴趣。

“和大人一起阅读”的内容跟每个单元的内容是十分贴切的。例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是儿歌《谁会飞》,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不同的动物都有自己的活动方式。本单元的课文《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都是通过想象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生动的描摹,充满了童年的乐趣、生活的童真。再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是《夏夜多美》,这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夏天的夜晚,小蚂蚁掉进了池塘,一众小朋友帮助它回家。这篇童话故事语言优美,极富想象,使学生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同时也体会到助人为乐的精神美。本单元的课文《古诗两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也是围绕“夏天”这一主题来写的,通过不同的角度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由此可见,“和大人一起阅读”的编创不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紧扣单元主题,为学生将来的大量阅读奠定基础。

三、“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的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一、二年级的学生要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因此,培育一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非常重要。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园地的“和大人一起读”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或者是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而且阅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个阅读过程除了要求形式要多种多样、能吸引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外,其实也要求教师要注重对不同体裁内容的阅读指导。

一年级学生才刚开始学认字,总体来说,他们的识字量还是比较有限的。如果让一年级学生单独阅读的话,相对来说会比较吃力,同时也可能因此而降低阅读兴趣。因此,“和大人一起读”的设计,是要求在教师和家长的陪伴和指导的基础上完成阅读。这样不但能培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模块教学时,应该用什么教学方法呢?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开展师生共读,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家长应以家庭为后援地,开展亲子阅读,巩固学生阅读所得。多管齐下,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育学生的阅读素养。

1.以课堂为主要阵地,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广义地说,读书、阅报、读通知、看图纸,甚至看图像,都是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狭义地说,专指阅读书刊报章的文字。在语文教学中,则特指阅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和课外读物。阅读教学,是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活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根据不同的内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是表演的方式,可以是朗读的方式……运用多种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热爱阅读,在阅读中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果“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是童话,那么教师可以运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来完成阅读。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会更投入地揣摩文章中的语言语气、动作、神态的描写,从而品味童话中的人物形象。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也切切实实地落实这一模块的教学目标。

如果“和大人一起读”内容是儿童诗,教师可以运用朗诵的方式完成阅读。朗读的方式可以是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分小组读、分男女读和个人读。根据诗歌内容的不同,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诵时运用不同的语气、情感和声音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诗配画的教授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例如,教师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和大人一起读”的《小兔子乖乖》阅读指导中,可以指导学生以边唱边演的方式完成阅读。众所周知,《小兔子乖乖》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歌曲更是耳熟能详。教师可以让三名学生扮演三个小兔宝宝,一名学生扮演反面角色大灰狼,再找一名学生扮演兔妈妈。相信通过精彩的表演,学生对阅读文章会更感兴趣。另外,这种寓乐于学的读书方式,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会更容易接受。

如果“和大人一起读”的体裁是散文,教师可以通过欣赏多媒体展示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散文的意境;通过创设情境感受散文的意境;通过品读初步体味散文所要表达的思想;还可以挖掘同类型的散文或者同作家的其它作品进行比较教学。

例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是金波的《阳光》。对此,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导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和体验阳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探索阳光的宝贵环节时,教师可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阳光在动植物生长、人类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以读带悟,让学生在读当中感受阳光的美好。

2.以家庭为后援地,巩固学生的阅读所得

家庭亲子阅读是“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的主体;回到家,家长和学生是“和大人一起读”模块的主体。在一年级阅读教学中,家长要以家庭为后援地,让学生将课堂上的阅读方法继续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巩固阅读所得。

例如,在学生识字量较少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当学生识字量增多或者上课学过后,可以让学生用上课学过的表演、读等形式进行亲子阅读,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就会越喜欢读;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后,可以设计家长评分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增加的“和大人一起读”模块能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因为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养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初步阶段,“和大人一起读”既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其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不同题材和题材的作品,还能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对教师来说,“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指导是区别于语文课文教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对文章作出客观的审美判断。

参考文献:

[1]何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研究——基于人教版与统编本教材的比较[D].合肥师范学院,2019.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胡健文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