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传统文化教育融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张美关
  
广东教学报
2024年6期
江门市新会区平山小学

【摘要】统编版语文新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而言,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笔者尝试挖掘整本书中蕴藏的传统文化精髓,对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以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于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借助角色表演,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哲理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为引导学生感受寓言故事中隐藏的人生哲理,教师可以开展角色表演活动,结合故事的人物、情节等要素,搭建表演小舞台。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按照阅读文本的内容合理彩排表演,通过故事再现的方式展示寓言故事,亲身体验、感悟寓言故事中蕴含的人生道理。以《亡羊补牢》为例,围绕“羊丢了、羊圈破了”关键点展开。在后期舞台剧表演中,教师还可以大胆地创新,将《亡羊补牢》改编成两种不同的阅读文本:一种为听取邻居劝告后及时补好羊圈的故事;一种为不听邻居劝告,任由羊圈破损的故事。然后分别让学生按照两个阅读文本表演,生动地演绎两种不同的结果。通过强烈的寓言故事结局对比,学生可以从中窥探到古人的智慧,加深对“听取他人劝告及时止损”的人生道理的深刻感悟,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

二、开展阶段性趣味评价活动,拓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在不同阶段需要安排各种各样的评价展示活动,促进学生深层次的阅读,从而拓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例如,在《小英雄雨来》课上,可安排:①办一期以“英雄”为主题的“手抄报”,继续巩固阅读成果,感受人英雄人物的魅力;②写一份“读后感”:可结合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发自我对成长的思考;③“讲述英雄事迹”:讲类似的抗日、民族、战斗、航天航海、抗疫英雄等;④“画英雄人物”: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再创作,整合美术学科,画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以视觉化的形式呈现英雄人物,如制作英雄人物形象卡,绘制连环画……

在开展阶段性趣味评价活动评价中,教师要关注班级内阅读不太积极的学生,引导互结对子,降低要求等,促进整体整本书阅读的提升,拓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本书阅读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开展主题阅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可从整本书的内容和思想作为切入点,开展主题阅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小英雄雨来》为例,在阅读分享交流课后,可围绕革命英雄主题开展系列性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传统文化。第一,“创编英雄剧本”。对文本进行加工,将小说改编成对话式的舞台剧本,提升学生对文字处理的能力,再把创编的剧本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去揣摩人物角色性格,将文字内化,再通过表演用语言、动作、神态来诠释人物,将文字输出。演绎英雄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塑造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也展示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第二,“文”与“影”对比阅读。通过观影,学生发现影片中对有些情节形象进行了较大改动,通过对比,学生都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当学生观看完小英雄雨来的影视作品后,发现与文学作品相比改动太大了。发自内心地发出呼吁:尊重经典 尊重英雄。第三,“古今英雄诗词大会”。从上至秦皇汉武,下至明清当代中,古今中外,皆有囊括,充分调动学生收集整理诗词的能力,激发学生争做英雄的情感,从不同文人的诗词造诣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气息。第四,“创写英雄诗歌”。学生结合疫情开展寻找城市中的英雄,为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创写赞歌。第五,实地参观革命英雄纪念馆,重温先烈壮志豪情,拜访战斗英雄,聆听他们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等等。在各种有趣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四、内化人物品评,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般都离不开鲜明人物形象的塑造。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掘整本书中蕴含的人文要素,组织多种活动,内化人物品评,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

第一,评说名著人物。在整本书阅读进行到某一阶段时,教师可举办评说名著人物活动。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位多重性格的人物。“说说你眼中的曹操”,学生深入阅读名著,从正反两方面入手,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评价,很有说服力。学生从评说曹操这个人物身上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原则和技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评议诸葛亮这个人物,学生能紧扣描写诸葛亮的重要情节来分析,讲得头头是道,从中体会到诸葛亮的爱国、敬业、创新等中华民族优秀品质。

第二,绘制人物名片。读完作品,一张张人物名片随即诞生,这中间寄寓着小作者对名片中人物的情感投入,对人物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名片绘制,有同学从法名、任职、武器、技能和优缺点去设计,也有同学关注人物的经历,不同的角度设计的名片就大不相同。这样的名片设计,学生就能多方面多角度感受人物的多重优秀品质,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第三,颁发人物奖章。深入引领学生走进名著,去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如《水浒传》,让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人物颁发奖章,学生聚焦自己最喜欢的人物,跳读相关的章节,并在“奖章型”的思维导图上写下自己一个个喜欢的理由,有学生喜欢武松,要给他颁发奖章,说他有勇有谋、爱憎分明、知恩图报等等,也有学生喜欢宋江,说他仗义友善、知人善任、忠孝两全、圆滑世故等。这样,学生就能多方面、多角度感受人物的多重优秀品质,让传统文化教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教育融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春风化雨为学生播下传统文化学习的种子,不仅能滋养学生的心灵,还为其日后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教师要发挥教育智慧、想方设法,充分利用课内外空间和时间,不断推陈出新,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素质基础。

【本文系2022年江门市小学语文“铸魂工程”专项课题“传统文化教育融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立项编号:JMZHGCC2022022)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