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

徐莉
  
广东教学报
2024年9期
阳江市第三中学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提出,在听说方面,学生要具备利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意义及语言的综合实践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对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中,以期构建有效的听说课堂。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标;新教材;产出导向法;听说教学;听说能力

听说技能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对个人表达观点和进行人际交流至关重要。新课改的推进和新教材的使用使得听说技能的训练得到更多关注,教师也加大了听说教学力度。但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未能满足英语新课标要求。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究产出导向法在新教材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以探索更有效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方法。

一、产出导向法理论概述

产出导向法(以下简称“POA”)作为一种以学习为中心、倡导学用一体的语言教学方法,其理论根基在于将语言的实际使用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该方法遵循“输出假设”,认为只有通过实际的语言产出,学习者才能充分发展其语言能力。在实践层面,POA强调通过设计贴近真实语境的任务来激发学习者的潜能,进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其语言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POA的教学活动通常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驱动”阶段,教师通过提出挑战性任务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其次是“促成”阶段,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如语言材料、情境创设等,帮助学习者在尝试完成这些任务时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是“评价”阶段,教师通过对学习者产出的评价,包括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促进其元认知的发展,引导其进行反思和自我修正。

二、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要求及现状

(一)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要求

新课标对高中生的听说能力提出具体标准:学生能提取、归纳及整理事实信息,进行逻辑推断,理解篇章主旨与要义,并判断说话者的意图、态度和情感,同时识别说话者的角色及其特殊表达目的。在口语方面,要求表达准确,包括语音、语法和语用,并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得体性。新课标对视听活动频率有明确规定:在必修阶段,每周至少30分钟;在选择性必修阶段,每周至少40分钟。2019年新教材强调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注重将听力和口语教学有机结合。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专注于听力训练和技能培训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以及侧重口语表达的Listening and Talking两个部分。

(二)高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现状

听说能力是任何语言学习者都应该掌握的技能。它通常被定义为识别和理解他人所说或谈论的内容,并能够清楚且有效地表达思想和感受。听、说、读、写是英语交流的主要手段,相较于读写能力,部分学生的听说能力明显落后。有些学生具备很强的读写能力,听说表现却不佳,这是因为他们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和良好的听说习惯,导致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难以有效地接收信息或表达自己。也有学生害怕听不懂或者理解错误而产生“恐说”心理。

三、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例内容为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4单元的第4个板块listening and talking。本课的主题是“为灾害做准备”。第1部分是听力对话,地震救援专家Mrs Fors带着搜救犬进入学生课堂,讲解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的准备工作以及地震发生时如何能够自救的基本安全规则等内容。第2、3、4部分是听后的口语练习,针对各种自然灾害运用指令性语言和准备应急包。

(二)学情分析

部分学生基础薄弱,难以理解和表达。尽管已练习预测、听关键词、中心思想理解、自我介绍、对话及表达观点,但学习本课仍具有挑战性。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掌握与多种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策略相关的词汇;

2.根据听力问题,预测并提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

3.使用指令性语言,介绍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准备工作和措施;培养主动防灾的意识和态度,学习相应防灾措施。

(四)教学过程

Step 1:驱动环节

听力前,回顾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损失,调动相关词汇背景。教师阐述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任务是口头报告列出的安全说明,并解释人们应该准备哪些应急用品。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常经历的台风灾害来增加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为降低表达难度,先以课文为基础,复述唐山大地震的影响。教师指出学生表达不足之处时,引入主题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Step 2:促成环节

教师将口头产出活动拆成5个子活动。教师首先呈现子任务要求,随后引导学生完成促成活动并给予反馈。

促成活动①:观看汶川大地震视频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深切感受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树立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

促成活动②:听取对话大意,划出Mrs Fors的建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快速并且准确获取信息。划出指令性语言使学生更留意指令性语言,从而极大地降低任务难度。

促成活动③:根据所给图片说出安全指示

设计意图:这项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巩固上一个任务中的安全指令表达。通过图片辅助,大多数学生能够流畅地使用指令性语言,为最后的任务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

促成活动④:讨论添加到应急包中的物品,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支持选择和建议

设计意图:用小组活动和自主学习模式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和实践,用令人信服的理由给出应急物资的建议,为下一个任务作好语言和思维铺垫。

促成活动⑤:完成报告

设计意图:为了促进产出,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口头报告。在学生输出时,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一口头产出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及应对能力。

Step 3:评价

教师根据口语的四个评价维度:对所给话题理解的正确性、内容表达充分合理性、语法正确性和表达流畅性进行示范评价。随后请学生进行即时点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产出成果中的错误进行纠正。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评价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通过对同伴的评价,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人的表现,学生能锻炼批判性思维。

(五)反思和小结

通过“以终为始”的策略,产出导向法让学生在学习之初产生学习欲望。产出的过程中又通过师生、生生、教材资源、理论实践以及跨文化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一个互动、合作、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愿学、乐学、活学,从而达成产出目标。在高中英语听说课中实践产出导向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其听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文秋芳,孙曙光.“产出导向法”驱动场景设计要素例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2):4-11,90.

[3]陈浩,文秋芳.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术英语写作名词化教学研究——以促成教学环节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1):15-23,86-87.

[4]潘荔霞.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视听说产出导向教学设计[J].海外英语,2024(9):86-88,91.

[5]齐菲菲.基于POA的大学外语听说教学研究[J].现代英语,2024(3):43-45.

责任编辑    钟春雪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