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

叶凤英
  
广东教学报
2024年10期
四会市龙甫学校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探究激发兴趣、理解算理、强化训练、培养习惯等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计算能力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

二、核心素养与计算能力的关系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核心素养既包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强调学生的解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计算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体现,也是解题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当前部分小学生存在计算能力基础不扎实、运算速度慢、准确率低等问题。这不仅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影响,而且对他们今后深入学习和在理工科等方面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对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探究,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特别强调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与核心素养密切相关的数学基础能力之一——计算能力,则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三、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成绩,而且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中。良好的计算能力是逻辑思维和思辨思维发展的关键,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处理数据,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部分小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的学生的运算基本功不扎实,对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往往会出现错误。二是一些学生的运算速度较慢,对解题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造成一定影响。三是部分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在运用策略、与家长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中显得力从不心。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1.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认知

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保证学生对数字有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如,运用数字卡片游戏等帮助学生建立数字概念,认识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基本运算规律。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出发,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和记忆,如购物测量等活动。

2.帮助学生掌握运算规则

学生需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记忆。教师可通过“九九乘法表”“加减法口诀”等练习,帮助学生认识运算规则背后的逻辑;以“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为基础,通过练习,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为基础,通过练习,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

做口算是锻炼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另外,定期开展口算竞赛既能检验学生的口算水平,又能使学生有竞争意识,对其自我挑战精神等方面的培养都是十分有益的。如,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口算训练设计。

计算教学也重视口算技巧的传授与训练。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口算书写格式和计算步骤,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教师还要注意纠正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常见的错误,确保学生通过口算正确无误地完成计算任务,从而提高口算的精确度及运算效率。教师在计算教学中需重视口算技巧训练的开展,在口算练习时注意纠正学生的计算错误,让其做到心中有数。

4.开展应用题专项训练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题的训练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要设计购物、时间计算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让学生把学到的计算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这样既可以夯实学生的计算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教师在训练中也要注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结果。例如,在学生解答复杂的多步骤应用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绘制流程图或运用图表辅助分析,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题技巧得到提高。

5.实行个性化授课

教师需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程度,优化授课内容与方式。对于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可引入更具挑战性的计算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学习效果与学习潜能进行挖掘。教师在个性化教学方式下能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双赢。

6.交互式学习战略可以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

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性和学习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它促使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相互讨论与交流来加深对数学计算概念的理解。另外,游戏化学习也是一种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它通过设置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挑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计算,从而在提高学生运算技巧与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7.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在参与子女的学习流程中,家长能够为子女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一定的支持作用。家长监督子女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等,能对子女的计算能力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与教师进行经常性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长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子女进行辅导,从而提高子女的计算能力。

五、结语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教师、家长与学生三方通力合作的结果。以上策略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人生奠定扎实的基础。三方通力合作,有劳有得,共同促进。

参考文献:

[1]刘利.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23(10):65-67.

[2]李小娟.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J].真情,2021(6):1.

责任编辑    梁国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