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策略探究
【摘要】本文探究语文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通过分析学生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提出几种有效的策略,包括注重观察生活、侧重编写童话故事、以活动为辅助扩充学生的说写范围、利用课文的插图等。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说话写话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说话写话能力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新课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出一些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有效策略,以提高他们的说话写话能力。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包括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旺盛等。他们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并且喜欢通过各种方式来探索和体验世界。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度较低,容易分散,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其注意力。此外,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处于初步阶段,他们可能会遇到词汇量有限、语法表达不够准确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并结合具体事物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新课标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策略
1.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他们的说话和写话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观察活动,引导他们注意周围的细节,并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还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观察中发现乐趣,从而提高说话和写话的兴趣和能力。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的花园,引导他们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状态,如花朵的颜色、叶子的形状、树木的高度等。学生也可以在校园中寻找小昆虫,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你觉得这朵花的颜色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会这样?”“你看到了什么小昆虫?它们在做什么?”“这棵树是什么树?它的叶子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不仅会更加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还会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见所闻。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将他们的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让学生用口头形式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经历;也可以让他们将观察结果写成简短的文字。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使他们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注意文字的组织结构,如开头引出主题、中间展开细节、结尾总结归纳,让学生的写作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通过这样的观察与写作活动,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还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说话和写话的兴趣。同时,学生还能够培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更高层次的语言表达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2.编写童话,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童话故事以通俗流畅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生动活泼的情节以及曲折神奇的内容而闻名,是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文学形式之一。通过编写童话故事,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各种奇妙的情节和角色。这种创作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童话故事也能够满足学生天性的好奇和幻想,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促进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师组织学生一起编写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比如,关于一只勇敢的小兔子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学生可以想象小兔子生活在一个神奇的森林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冒险和挑战。他们可以一起构思小兔子的形象、森林的景色、遇到的朋友和敌人等。通过集体创作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分享彼此的想象和创意,还能够从合作中学习和成长。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提示,引导学生展开他们的想象力,如问学生:“小兔子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小兔子的朋友是谁?它们是怎么相识的?”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故事的情节和角色,从而丰富故事的内容。除了编写故事,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绘画活动,让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角色的动作和语言;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来描绘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形象。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全面提升说话和写话能力。
3.活动为辅,扩充学生的说写范围
新课标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是以活动为辅助,扩充学生的说写范围。小学低年级学生常常活泼好动,兴趣广泛,这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形式,将说话和写话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组织“故事大王”比赛和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故事大王”比赛中,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讲述自己编造的故事,从而提高自己的讲故事能力。在诗歌朗诵会上,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或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朗诵,从而培养自己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另外,教师通过一些游戏活动也可以扩充学生的说写范围,如,组织学生进行“找不同”游戏,让他们观察两幅图片的差异,并用语言描述出来;或者进行“描述物品”的游戏,让学生观察一个物品并用语言描述其特点和功能。这样的游戏活动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又能够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通过以上活动形式,学生不仅能够在兴趣和愉悦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范围,丰富自己的语言经验。这种以活动为辅助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培育其综合素养。
4.巧用插图,引导学生写话成文
课文的插图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起点和创作素材。通过观察图画、思考情景,学生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想象中的事物,从而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的插图,设计各种有启发性、连贯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如,问学生关于图画中人物、动物或场景的描述,想象这些图画背后可能发生的故事等,使学生的写话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从而达成写话成文的目的。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在进行写作活动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以课文的插图为依据,进行写话练习。学生根据图画中的情景或人物,编写自己的故事、情感或想法,并用文字表达出来。例如,小学语文《植树》写话以写话的四要素引领学生看图,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自己想到的,把植树的环境、过程、动作、植树的结果、目的等不同方面展开想象,体现了无穷的想象力。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写作经验。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有效的策略。教师通过注重观察生活、侧重编写童话故事、以活动为辅助和利用课文的插图等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田玉才.小学低年级语文写话教学之我见[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1):70.
[2]王晓丽.“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中“读字”的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3(12):99-101.
[3]吴华芳.依托语文能力训练,重塑教师课堂评价——低年级语文课堂成长型思维探究[J].新校园,2023(1):57-58.
责任编辑 罗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