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英语儿歌和童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的教育体系正逐步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转变不仅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随着2022年版的英语新课标的推进,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而经典英文儿歌及童谣,凭借其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和生动的歌词,成为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了英语儿歌和童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感,积累词汇和句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了解西方文化。
【关键词】英语童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英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英语儿歌和童谣作为一种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资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对英语儿歌、童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英语儿歌、童谣的特点与类别
(一)特点
1.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
英语儿歌和童谣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同时,其语言风格口语化,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2.音韵自然和谐、节奏感强,易于儿童吟唱
英语儿歌和童谣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记忆英语单词、句子和歌曲。
(二)类别
根据演唱形式可分为独唱类、问答类和游戏类;根据其教学功能可以分为语音类、词汇类、语法类等;还可以根据其主题内容分为动物认知、颜色认知、数字认知、情绪认知类等。这种多样化的分类方式,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选择童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教学目标灵活选择英语儿歌、童谣(见表1)。
三、英语儿歌、童谣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斯蒂芬·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为英语童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认为,理想的语言输入应具备可理解性、趣味性、关联性和非语法程序性等特点。英语童谣凭借其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歌词和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完全符合这些要求,成为小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输入来源。
在国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关注英语童谣在教学中的应用。他们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了多种将英语童谣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任务型教学法等。这些方法的实施,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四、英语童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现状
(一)国内现状
在国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小学英语教学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关注英文童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与策略:国内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将英文童谣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任务型教学法等。这些方法旨在通过英文童谣的韵律和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2.教学资源开发:一些学者和教师开始着手开发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的英文童谣教学资源,包括歌曲选择、歌词改编、教学课件等。这些资源的开发为英文童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国外现状
在国外,英文童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学习理论:国外研究者从语言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英文童谣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他们认为,英文童谣的韵律和节奏有助于小学生建立语感,提高他们的语音以及语调感知能力。
2.跨文化教育:国外研究者还强调了英文童谣在跨文化教育中的作用。他们认为,通过学习英文童谣,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五、英语童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功能
(一)提高学习兴趣
英语儿歌和童谣的欢快节奏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通过唱英文童谣,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二) 培养语感以及发音技巧
英文和中文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因此存在发音区别。大部分学生习惯在初次接触英文字母、单词和句子时,把英文的一些发音和中文等同来练习记忆,长此以往,后期便很难纠正错误的发音,影响听音辨音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例如,字母Gg和Jj的发音混淆问题,以及单词带有字母组合th 的发音,如 thank、three、this 等。英语的学习规律是先输入后输出,因此学生借由英文儿歌这一输入途径,可以有针对性地“磨耳朵”,并根据课程单元内容,不断感知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对同类发音进行持续输入的练习,强化单词发音、句型结构,培养语感。英文儿歌中会出现很多连读、弱化、吞音、升降调等发音技巧,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积累。因此,英语儿歌和童谣的韵律和节奏有助于学生建立语感,掌握英语的节奏和韵律,提高语音和语调感知能力。
(三)积累词汇和句型
英语儿歌和童谣中包含了大量的日常词汇和简单句型,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型。通过学习童谣,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型,从而丰富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
六、英语童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选择合适年龄段以及语言水平的英语童谣
教师在选择英语童谣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那些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的歌曲,选用的英语儿歌、童谣在匹配教学目标、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特点。例如:小学低段、中段学生可选用篇幅较短、语言浅显的儿歌和童谣,如:Hello Song,Alphabet Song,I Can Sing A Rainbow 等。
(二)结合当前英语教材内容,选择符合日常话题的童谣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英语歌曲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根据广州教科版英语教材,每一个Module也有Sing along的章节,教师在本土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拓展相关主题的童谣。
(三) 结合TPR多感官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文童谣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与童谣相关的动作和肢体语言,即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多感官教学。例如在教授五官英语歌曲Hand an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时,歌词内容简单,又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前几句是:
Head,shoulders,knees,and toes,knees and toes.
Head,shoulders,knees,and toes.knees and toes.
And eyes and ears and mouth and nose.
Head,shoulders,knees,and toes.knees and toes.
学生在学唱时,注意力自然地被吸引到身体部位上,会情不自禁地随着童谣注意到自己的头,肩膀,膝盖等肢体部位。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四) 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尝试将英语歌曲融入各种教学活动中,如角色扮演、歌曲改编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同时,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童谣的内容、旋律、歌词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童谣的演唱和表演,让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七、结论
大量的研究和教师的实践表明,将英语儿歌、童谣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能丰富小学英语课堂,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高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素材、鼓励开口表达,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在应用中,教师应把握好挑选歌曲、童谣的原则,用好TPR方法。在设计课程时,应全盘考虑,将英语儿歌、童谣融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朝阳.儿歌童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全方位应用之浅见[J].新教师,2023(1):52-53.
[2]王园园.儿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2022(36):141-142.
[3]尤洪伟,邱阳.英语儿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生英语,2019(6):99.
[4]张逢春.童谣、儿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8):69.
[5]林昕.浅谈英语儿歌童谣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2(18):147.
责任编辑 林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