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足球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杨亚勇
  
广东教学报
2024年12期
中山市坦洲实验中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探究初中体育足球课堂教学现状和问题,包括教学手段单一、场地设施不足、课堂内容缺乏多样性。提出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足球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原则,即聚焦学生动力、教育要素和教育手段。进一步介绍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足球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诊断分析、合理布局、考核明晰和以赛代练。分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足球技术水平,为培养足球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分层教学;足球课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足球列为球类核心技能,且为中考重要考核项。《2022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要点》强调足球教育普及与课程体系构建,鼓励特色教学。在此背景下,初中体育足球课堂备受瞩目,同时也面临教学瓶颈。本研究聚焦于分层教学模式,阐述其在初中足球课中的实施原则与策略,旨在通过精准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提升其技能与兴趣,助力足球教育全面发展,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贡献智慧与方案。

一、初中体育足球课堂教学的现状

初中体育足球课堂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教学手段单一,部分教师局限于中考考试内容,导致学生兴趣下降且难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场地设施不足,学生众多而场地有限,影响训练效果与效率;课堂内容缺乏多样性,过分聚焦于中考项目,如30米绕杆运球,忽视了足球战术、配合等全面技能的培养,从而限制了学生对足球运动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与掌握。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足球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1.聚焦学生动力,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足球课堂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教师通过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使得学生更易产生运动兴趣和学习动机。运动兴趣的产生对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体育运动活动至关重要,它是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和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运用分层教学模式的足球课堂有利于学生产生内在动力和提升运动兴趣。这有助于避免学生丧失运动兴趣,让他们更好地享受足球运动的乐趣。

2.聚焦教育要素,创新教育教学内容

教育教学内容是教育要素之一。在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中,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足球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传统足球课堂的教学内容往往是机械地传授足球技能,通过大量的训练来达到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获取是被动的,学习效率较低,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较不理想。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足球课堂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分层设计教学内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接受适当的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受益,课堂内容需要不断创新,教师应因材施教,学生应主动学习。分层教学模式下的足球课堂教学效果显著,课堂氛围融洽,学生积极性高,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壁垒,促进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

3.聚焦教育手段,提升学生的足球技术

分层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生足球技术的传授方面具备更高的针对性。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足球课堂强调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化,以最适合学生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力求达到效果最大化,提升学生对足球技术的掌握效率,使学生获得最有效的学习和最大程度的发展。因此,相较于传统足球课堂教学,分层教学模式下的足球课堂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

三、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足球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诊断分析,分类建组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为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引入了分层教学模式。此模式强调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在教学开始前,我们通过运球绕杆、定点射门及小型足球比赛等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技能水平,并据此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随后,教师根据各层次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旨在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挑战与激励中不断进步,提升足球技术水平。通过这一教学模式,我们期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爱,让他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收获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2.合理布局,因材施教

为了创设符合学生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内容,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在足球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来进行因材施教。针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教学及组间交流的模式,并在每个小组里设置小组长,由小组长来管理每次练习的过程,进而提升每个层次学生的技术水平。同时,技术较好的组可以对技术较弱的组进行辅导,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例如,在足球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教授给A、B、C层次的学生。A层学生学习技术较难的动作,B层学生学习技术要求不高的动作,C层学生学习基础技术动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组长督促组员进行练习。当练习巩固后,A层学生可以充当“小老师”对B、C层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技术动作,促进小组间团结互助的友谊。这种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足球课堂中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他们的足球技术水平。

3.考核明晰,分类评价

在传统的足球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和考核往往偏向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而较弱的学生则受到较多的批评。分层教学模式下,初中足球课堂的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实在,明确考核标准,摆脱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标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例如,对于C层学生,只要达到B层次的水平就应该受到表扬并上升到B层次学习。同样地,B层上升到A层也应该如此。对于A层学生,如果其考核成绩优秀,可以推荐至学校足球队,代表学校出赛。这样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足球技能水平。

4.以赛代练,培养人才

体育教师在足球课堂开展分层教学时,应该尝试不同形式的足球比赛,制订周计划比赛、月计划比赛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赛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内比赛、小组间比赛等,同时设置比赛的奖励和惩罚,以增加比赛的竞争性和趣味性。例如,可以制订比赛的竞赛规程,每个小组一周比赛一次,通过小组内的磨合与配合,培养出配合默契的小组队伍。小组之间一个月比赛一次,通过比赛展现学生的拼搏精神,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当然,由于小组间存在技术分层,A层次小组在比赛中的优势可能会更大。但是,逆境之中,B、C层次小组的学生更能够得到提升。为缓和组与组之间的差距,教师可以制订比赛规则,让学生在公平的环境下展开比赛。总之,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体育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同时优化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运用,能通过诊断、分类、布局、考核及以赛代练,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其足球技能与兴趣,培养足球人才,提高竞技水平。教师应积极采用此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翔.信阳市初中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状况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21.

[2]朱兴亮.浅析合作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98):126,128.

[3]晁恒,赵忠彩.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 2020(34):33-35,38.

[4]何冠民.基于分层教学模式的初中足球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9(24):189-190.

[5]丁艳锋,许若良.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在校园足球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以南通市通州湾中学为例[J].青少年体育, 2018(10):139-140.

责任编辑    钟春雪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