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互联网+”的环境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摘要】在全新的时代格局之下,我国教育出现了创新性形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育契机。本文在“互联网+”的视域下,对语文课外阅读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制定相应的阅读策略,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参考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语文课外阅读;阅读研究;阅读策略
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下,将课外阅读真正发展成学生课内阅读的延伸,是目前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应当及时、迅速做好理念、思想、教育方法的更新,保证理念、思想、教育方法与时代发展的匹配性。下面笔者重点就“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展开语文课外阅读进行探析。
一、利用网络平台,为课外阅读导航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处于全新教育环境下的语文教师,应当及时地进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的更新,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展开科学的阅读教学,保证学生九年的阅读量达到四百万字以上。而且,相关的专家也指出,学生只有具有超过课本4~5倍的阅读量,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在“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格局下,教师可以积极地为学生建立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和学生一起编织庞大的阅读知识网。
例如,学校可以专门建立“阅读家园网”,教师负责在该平台的书城中搜索适合本班学生的读物,并进行推荐。还可以在平台中进行阅读时间的规定,或是设计阅读测试题等。学生登录平台,根据教师的推荐,自行选择在网络中进行电子图书的阅读,或是纸质图书的购买,并且在平台中发布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可以对该阅读心得进行点赞或评论。每天能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发布高质量阅读心得的学生,可以成功获得阅读积分。当积分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学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比如,可以将“阅读小明星”的照片挂在“阅读家园网”的主页,所有的学生登录网站后都可以看到,了解“阅读小明星”的事迹。这样新型的网络阅读方式,一方面能够大幅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提升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在班级当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运用班级博客,为课外阅读助航
对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读书是他们认知世界、了解自然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语文教师一方面应当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还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学生的伴读伙伴,密切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满足学生的分享欲望,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积极评价。“班级博客”是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中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博客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双方可以进行平等的沟通。因此,教师应当将“班级博客”充分地利用起来,打造“班级博客+课外阅读”的新型阅读模式。教师可以在“班级博客”当中针对某一本课外图书与学生展开话题讨论,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也可以在“班级博客”上面推荐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另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在“班级博客”上共同阅读某一本课外书,运用“班级博客”当中的打卡功能,学生可每天进行读书打卡。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将阅读图书之后的心情与感受,发布在博客上面。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能够让语文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教师既是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课外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和交流者,是学生的忠实伙伴。而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近距离地和教师针对某一本课外读物展开沟通。教师深入到学生内部,也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活动的把控,做好良好的引导工作,最终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微信群,为课外阅读续航
读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且阅读经验和阅读量都比较充足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随着时代的多元发展,阅读已经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同时也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们进行社会生活时需要的一项必备技能。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教师可以积极地打造课外阅读的亲子共读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在特定的阅读环境当中,彼此针对共同阅读的内容展开对话。同时,需要重点注意的是,该活动不是家长的单方面输出,而是需要让学生积极地、全情地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以此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在“互联网+”的模式下,语文教师可以将微信这一社交软件充分地利用起来,建立“亲子共读微信群”,并在群聊中和家长一起商定“亲子共读”的书目。家长在和学生共同进行图书阅读时,可以将自己的独特阅读见解和阅读思考分享在群聊当中,与其他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与家长的实际阅读情况,不定期地举办线下“亲子共读交流会”,邀请家长在交流会当中分享自己和学生共同阅读的心得,或是提出关于活动的建议与意见,教师则需要积极地将家长有价值的建议落实到位。在这样“亲子共读”的模式之下,家长和学生之间可以像朋友一般交流,并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最终实现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处于全新教育形态之下的语文教师,应当在充分地了解语文课外阅读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及时地洞悉学生的动态化想法和需求,并站在“互联网+”的宏观视域之下,为学生推出满足或超过他们预期的课外阅读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的多元成长。
[本文系河源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山区学校课外阅读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编号:hy2102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晓燕.“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20(9):2.
[2]刘冲.“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
[3]陶银富.“互联网+”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3):138-139.
责任编辑 李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