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中年段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张春萍
  
广东教学报
2025年3期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

【摘要】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遭遇新的挑战和机遇。过往教学模式多集中于知识传授,未能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评价的引导作用。近期,教学、评估的教育理念愈发受到关注,该理念强调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与评价之间的紧密联系,目的在于增强教学成效,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中年段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为教师塑造了新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教学、学习和评价的统一,成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提升教学品质、塑造语文能力的关键。小学阶段为学生全面教育的开端,学生在此阶段不仅要提高知识和能力,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小学教学的核心追求。为精简课程内容、增强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双减”政策与“教—学—评”融合策略相继出台,对改善小学教学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融合信息技术,创新评价方式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为评价方法的创新带来了无限潜力。借助信息技术,我们能够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即时性、全面性和个性化。以《爬山虎的脚》教学为例,教师可运用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促使学生在课前预习,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认知。课堂上,通过在线互动平台,教师可实时获取学生反馈,掌握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水平。课后,通过在线作业系统布置个性化练习题,并依据学生完成情况提供即时反馈和个性化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丰富了评价手段,还提升了评价效率和准确性,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洞察学生的学术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强化课堂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打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探索的核心。教师可运用提问、互动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促进师生及学生间的互动,并适时提供正面、详尽的评价,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以《蟋蟀的住宅》为例,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首先,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你们是否见过蟋蟀的住宅?你们认为它的住宅是怎样的?”此类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为他们阅读课文提供了思考方向。随后,引导学生们开展小组交流,共同分享对课文的认识,探讨蟋蟀筑巢的过程、特点及其科学原理。在课堂上,教师激励学生们踊跃表达观点,敢于表达观点,并引导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多元声音。通过讨论,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提升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可设计展示环节,如小组制作蟋蟀住宅手抄报或PPT,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的活动不仅展示学生成果,还能增强自信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重视学生的动态表现,给予正面、详尽的评价。当学生回答正确或提出独到见解时,给予表扬;当学生遇到困难或犯错时,鼓励并指导他们解决问题。

三、重视及时反馈

在提升课堂互动效率时,教师应重视即时反馈的价值。这一环节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教师需迅速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动态,不论是对知识的准确把握还是对问题的困惑,都应迅速作出回应。比如,在探讨《蟋蟀的住宅》时,若学生分享了对蟋蟀筑巢行为的独特见解或疑问,教师应立刻给予认可与激励,并引导其他同学加入讨论,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即时反馈对于学生改正错误具有积极作用,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推动深入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采用“教-学-评”统一的小学中年级语文课教学模式,通过反向设定教学目标、增强课堂互动和即时评价等方法,显著提高了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成果。此模式不仅突出了教学目标的清晰性和协调性,而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评价的指导作用。经实证检验,学生在该教学方式中,不仅对语文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而且在思维、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均有明显进步。

参考文献

[1]方赛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3(10):150-152.

责任编辑:刘美婷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