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CT引导穿刺活检用于临床诊断骨肿瘤疾病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段必斌
  
智慧医学·学术
2022年8期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610014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于骨肿瘤疾病中应用CT引导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探究。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内接收的60例骨肿瘤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引导穿刺活检,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其检查结果,进而探究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结果:病理诊断确诊60例均为骨肿瘤患者,CT引导穿刺活检诊断出58例,准确性96.66%,2例假阴性,检查期间无出血、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针对骨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采取CT引导穿刺活检可获得较高诊断准确率,穿刺期间不会引发相应的并发症,安全可靠,对临床后续相关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CT引导穿刺活检;骨肿瘤疾病;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骨肿瘤为发生于骨骼内的肿瘤、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中的肿瘤统称,主要是指骨骼内细胞在增殖分裂时不受控制形成的异常增生组织,大多数为良性肿瘤[1]。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干预对患者意义重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CT引导穿刺活检在临床骨科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鉴于此,本次分析将通过对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内接收的骨肿瘤疾病患者予以有效选取,以探究CT引导穿刺活检运用于此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间内我院接收的60例骨肿瘤疾病患者,男性患者共计抽取36例、女性患者共计抽取24例。患者年龄控制在46-78岁范围内,经求取平均年龄为(56.60±2.60)岁。纳入标准:①知情、自愿参与。②有完整可供参考的临床资料。③无精神异常表现。④均经诊断确诊为骨肿瘤。排除标准:①无参与意向者。②合并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病变者。③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精神疾病患者。④凝血功能表现异常者。

1.2 方法

此次分析所纳入的60例患者均进行CT引导穿刺活检,所用仪器包括:16层螺旋CT机(美国GE公司)、Franseen 18G软组织活检针(美国 Angiotech公司)以及Bonopty骨穿刺活检同轴系统(瑞典AprioMed AB公司)。穿刺检查前,指导患者保持适宜体位,询问患者基本情况,确认无异常后实施常规扫描。取患者病变部位中最为明显的地方作为穿刺平面。同时,选择比较容易穿刺且非重要结构处作为穿刺中心进行扫描。根据电脑系统中提前预设好的穿刺点角度以及进针深度等做好相应的进针点标记。经检查无误后退出检查床,对患者予以常规消毒铺巾处理,并进行局部麻醉,结合实际病灶情况选取合适种型的穿刺针从预定方向处刺入,在进至2/3处时,进行扫描再校准,随后继续进针至预定深度,确保无误后再从同一点处改变方向取材3次。标本获取后立即拔针并进行压迫止血包扎处理,并采用10%的福尔马林将标本进行固定后送至病理科进行相关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经CT引导的穿刺组织标本与金标准诊断所得结果,计算诊断准确率,统计穿刺期间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不同类型肿瘤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系统软件对文中所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n、%表示相应的计数资料,以(±s)表示相应的计量相关资料,分别施以χ²与t完成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引导穿刺活检诊断结果分析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为骨肿瘤。CT引导穿刺活检中,58例符合诊断,诊断准确性为96.66%,2例假阴性。其中1例经第一次穿刺检查未见骨肿瘤,进行二次活检时显示为转移瘤;另一例为诊断不明确,结合患者病历资料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考虑为骨髓炎,见表1。

2.2 并发症结果分析

在进行CT引导穿刺活检中,6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情况。

2.3 不同类型骨肿瘤诊出情况分析

根据所得诊断结果显示,共计有10例为转移瘤、26例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包括有11例骨肉瘤、9例其他肉瘤、5例血液系统肿瘤以及1例恶性神经鞘瘤)

、1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肿瘤不明确5例、良性肿瘤12例(其中包括有5例骨巨细胞瘤、7例神经纤维瘤病)、肿瘤样病变4例(其中包括有腱鞘囊肿3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骨感染2例(结核及结节病1例)。

3 讨论

目前,对于骨肿瘤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无较为明确的定论。但予以及早的准确诊断并加以相应的治疗干预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2]。当前,临床对此多以影像学技术诊断为主,如常见的包括有X线片、MRI及CT等,对大部分患者均可较好的检出。但由于人体骨骼病变具有多样性且骨骼组织结构复杂特殊,导致在临床中仍然存在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从而对临床诊疗造成影响[3]。因此,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CT引导穿刺技术近年来在骨科疾病中具有较为广泛的运用,CT检查所获得的图像较为清晰且不会受骨阴影重叠,能准确定位,从而有效避免了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利于更好的掌握病变位置,提高诊断准确率。在本次分析中:共出现2例假阴性,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可见CT引导穿刺活检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将CT引导穿刺活检应用于骨肿瘤疾病的诊断中临床价值显著,可较好进行定位,提高穿刺准确性,且可有效避免因误伤引发的并发症,对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但同时也与操作者的专业水平具有直接关系,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诊断准确率的提高,还应加强对操作者的专业培训。

参考文献:

[1]雷钦宇,焦德超,韩新巍,等.C臂CT引导经皮骨肿瘤穿刺活检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36(6):908-912.

[2]王潇偲.X线CT磁共振成像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1,22(3):309-311.

[3]邓志平,赵海涛,孙扬,等.合并病理性骨折的上肢骨肿瘤穿刺活检结果分析[J].中国骨伤,2021,34(6):527-53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