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多发肋骨骨折的法医临床医学鉴定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法医鉴定方法。方法:选择我所纳入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影像为法医鉴定及法院裁决提供帮助。结果:本研究纳入的60例肋骨骨折患者患者中,共计发生肋骨骨折168处,外伤后胸部正斜片检查34例患者,发生80处肋骨骨折,12例患者原24处骨折,经胸部正斜片再次检查后,发现骨折有28处(p<0.05)。18例患者胸部CT检查后,有45处肋骨骨折,经复查后有60处肋骨骨折,经过影像学资料复查后,肋骨骨折均为同一次伤害,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诊断中,受到检查位置及检查条件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误诊及漏诊等问题,还需把握鉴定要点,为判断患者损伤程度提供帮助。
关键词:多发性肋骨骨折;法医;鉴定要点
多发肋骨骨折作为临床容易漏诊的疾病,一旦发生漏诊及误诊,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也会影响法医鉴定结果及法院判决结果。多发肋骨骨折常见工伤、交通事故、伤害事件,受伤后患者需要进入医院治疗,法医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鉴定[1]。多发肋骨骨折发生后具有隐匿性特点。受到骨折位置及愈合过程的影响,鉴定过程中容易发生漏诊及误诊等问题,对案件的审理过程产生影响。对此,鉴定过程中,应当对多发肋骨骨折引起重视,通过多种检查方法,最终确定患者情况,给出科学的鉴定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胸部损伤导致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在10-56岁,平均年龄(34.45±5.34)岁,患者共计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病历资料较为完整。
1.2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34例患者入院后单纯完成胸部斜位检查,12例患者在30d及90d后再次对胸部进行斜位检查,30例患者在30d及90d后完成胸部多层螺旋CT检查。其余18例患者均在30d及90d后再次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
1.3观察指标
患者发生外伤后,评定患者胸部斜位影像资料及胸部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从而分析不同时间段的肋骨骨折与外伤检查情况,分析是否为同一外伤,若是同一外伤,根据肋骨骨折数量作为最终的判决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标准差表示,t值检验,计数资料概率%表示,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60例肋骨骨折患者患者中,共计发生肋骨骨折168处,外伤后胸部正斜片检查的34例患者,发生80处肋骨骨折,12例患者原24处骨折,经胸部正斜片再次检查后,发现骨折有28处,相比首次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者胸部CT检查后,有45处肋骨骨折,经复查后有60处肋骨骨折,经过影像学资料复查后,肋骨骨折均为同一次伤害,相比首次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肋骨骨折在胸部外伤中非常常见,是法医鉴定中的常见损伤。肋骨骨折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技术完成检查,在各类事故及伤情鉴定过程中,一旦涉及肋骨骨折问题,需要掌握肋骨骨折数量[2]。粉碎性骨折及完全性骨折便于发现,但多发性肋骨骨折往往具有隐匿性,在影像学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生漏诊及误诊等问题。主要是骨折不显著,在伤后早期并未出现骨折移位及骨折线细微、不完全骨折,骨折端断位不明显,这也是发生漏诊的关键,是困扰鉴定的关键性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后,受伤位置骨骼聚合,骨质开始膨胀,容易被检查到。患者在受伤一段时间后,胸部在呼吸运动时可能发生骨折部分移位,此时骨折端容易显露[3]。肋骨骨折常见液气胸及肺挫伤等情况,此类损伤也会对肋骨骨折鉴定产生影响。胸部结构较为复杂,器官检查时容易出现投影及重叠现象,从而发生错误判断。人体肋骨呈现半环状,非常容易发生投影重叠问题,CT扫描中被检查者呼吸可能导致图像出现伪影,检查结果错误。对此,判断肋骨骨折数量难度较大,尤其是在伤后早期判断中,发生误诊及漏诊的概率高,还需等待患者恢复一段时间,再次检查可判断患者骨折数量。本研究纳入的60例肋骨骨折患者患者中,共计发生肋骨骨折168处,外伤后胸部正斜片检查的34例患者,发生80处肋骨骨折,12例患者原24处骨折,经胸部正斜片再次检查后,发现骨折有28处。18例患者胸部CT检查后,有45处肋骨骨折,经复查后有60处肋骨骨折,经过影像学资料复查后,肋骨骨折均为同一次伤害。
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进入医院后,医务人员关注患者的诊疗工作,在书写病历过程中,往往将患者的病情书写成胸部外伤压痛。鉴定人往往无法明确成伤的方式,也无法判断骨折是否与本次伤害事件相关。对此,鉴定人应当详细调取办案单位的材料,并展开综合性分析[4]。使用影像学技术进行判断过程中,鉴定人不能随便阅片,主要是骨折类型不同,比如创伤性骨折、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及自发性骨折等[5]。在法医鉴定过程中,应当将其中的干扰性因素排除,思考肋骨骨折的变异性因素,此基础上判断骨折的数量及位置。法医需关注案件中的伤害方式及患者伤害原因,思考多发性骨折是否在同一受力范围。针对愈合中的骨痂形态也要仔细研究,判断是否为本次外伤导致。鉴定人根据患者的受伤资料及影像材料,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从而获得全面的证据链条,对肋骨误伤进行准确的判断,最终将干扰性因素排除,确定骨折类型与外伤的相关性。
直接骨折的受力面积小,在单根肋骨中起作用,在临床检查中可发现明显的损伤。临床上间接骨折一般是多发性肋骨骨折,受力位置不显著,对此,在诊断过程中,应当结合骨折发生因素,对受力位置进行分析,从而做出准确性的判断。鉴定人可询问患者病史,包括患者的受伤时间及伤害物体,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胸痛及胸壁压痛等情况,对患者的体格进行仔细性检查。一般情况下,肋骨骨折的症状较为明显,骨擦音是骨折体征,一旦发生肋骨骨折,影像检查为阴性可确诊。轻微骨折症状不明显,骨折处受到刺激,会出现疼痛感或者压痛感。局部疼痛长期不缓解,往往是存在肋骨骨折[6]。胸壁局部塌陷及隆起是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典型特点,一旦出现此症状可确诊疾病。肋骨骨折对胸膜及肺部产生刺激,气体进入胸壁下组织后,会发生气肿,对此,局限性皮下气肿是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肋骨骨折的重要标志。法医鉴定过程中,应当关注临床检查,从而提升检查的准确性。在医学影像学检查中,常见CT及X光技术等诊断,但隐匿性骨折诊断容易误诊及漏诊。骨折愈合过程中包括血肿机化期及骨性愈合期、改造塑形期等,不同阶段发生的骨折表现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生伤害的4-8周,是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时机。改造塑形期一般是患者发生伤害的8-12周,此过程中,患者咳嗽及翻身等均可能导致骨折端移位,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概率高。肋骨骨折司法鉴定过程中,应当把握鉴定时机。一旦遇到多发性骨折,法医正当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多次完成影像学检查,针对骨折位置及骨折形态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患者的骨折数量。法医不能在一次检查中确定骨折数量,而是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再次检查,从而降低肋骨骨折的漏诊率。在法医鉴定过程中,将《人体损伤程度分级》,十级伤残的患者骨折数量在6根以上,或者发生2处骨折畸形及4根肋骨骨折。九级伤残骨折数量在12根以上,或者发生4处骨折畸形及8根肋骨骨折。八级伤残则是6处畸形及12根肋骨骨折。对此,在伤残鉴定过程中与畸形愈合具有相关性,畸形愈合指的是肋骨骨折后发生位移,骨痂在生长后发生分离及重叠等畸形。在法医鉴定过程中,应当对影响学资料有全面的认识,核对患者姓名及性别、年龄等,通过多次影像学资料检查,发现肋骨骨折情况。多发性肋骨骨折据隐匿性,容易发生前后不同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对此,法医在判断肋骨骨折过程中,应当判断是否为同一外力导致,对骨痂形态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骨折的具体情况,以此进行有效的法医鉴定。
综上所述,法医鉴定多发性肋骨骨折过程中,应当把握骨折类型,分析致病原因,采取早期检查及复查的方式确定骨折情况,以此为法院判决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章兵,李功科,王玉荣,吴飞,时素琴,冯庆玲,杭欣,苗润丰,夏乐,段成,冷俊岭,李勇. 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时机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2021,37(07):646-652.
[2]查朝昕. 肋骨骨折后相邻肋骨间骨桥形成法医学鉴定2例[J]. 法医学杂志,2020,36(05):732-733.
[3]陈前顺,黄郴,赵力澜,林兴,徐驯宇,谢莉. 胸腔镜联合穿刺定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2020,36(07):614-618.
[4]刘亮,孙洁. 多发肋骨骨折的法医临床学鉴定解析[J]. 法制博览,2018,(36):138+136.
[5]钱鼎烽,张兴兵,尚军,黄通,牛世杰,贺俊成,艾克拜. 胸腔镜下肋骨捆扎牵引技术配合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J]. 中华创伤杂志,2018,34(05):432-437.
[6]张玉春. 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救治46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效果探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9):3666-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