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趣味田径教学法是根据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而制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将其融入到运动中,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体育教育从单纯的传授理论到实践,逐步向健身、娱乐转变。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内涵,并将其充分应用于体育教学之中,促进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以下对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田径;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引言
所谓“趣味田径”在实施中最大的特点即是田径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具备较强的趣味性特征,涵盖形式多样的跑跳活动、抛掷活动等内容,老师在实际应用当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基本特征选择对应的项目展开教学和指导。
一、趣味田径教学法应用优势
(一)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好的教育不在于强迫,而在于让学生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法宝,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就是说,在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会积极思考,从而获取知识和技巧。而趣味田径教学则以学生的合理运动量为基础,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态度,提高体育综合素质。其运用不仅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革新,更重要的是,能利用多种设备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即将进行的体育活动有更大的兴趣。
(二)改良传统教学方式,促进体育课堂充满活力
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下,需要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凸显“快乐”特征,而趣味性即是“快乐”最理想的设计方向。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中融入“趣味田径”的理念,能够恰到好处地组织趣味性的游戏型运动项目,这是一种对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积极创新和突破,枯燥、单一的跑、跳、走、掷运动已经不再是田径项目的唯一选择,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创新和趣味化处理,通过游戏形式将跑、跳、走、掷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觉得体育课程十分新鲜,激活参与课堂的热情,增强兴趣,感受快乐,充分感受成功,提升体能水平,对体育运动产生感情,促进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生成。
(三)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趣味田径教学法具有竞争性、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特点,与体育教学的需要紧密结合,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训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小组接力比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协作,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热身阶段:利用“趣味田径”理念引导
对于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来说,进行适当的热身是非常必要的,尽管这个环节比较简单而且时间也非常短,不过其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学生经过适当的热身之后,可以将身体状态在短时间内调整到活跃的状态,有助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避免受伤的风险;另外,有效的热身活动还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以便顺利引入教学内容。例如说,老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们展开“蛇形跑”,在操场上用“S”型的路线进行慢跑;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设置一些标志,让小学生们分成小组绕着跑,碰到标志最少的小组为胜利,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中,起到良好的热身效果。总的来说,这种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型导入模式,契合“趣味田径”理念,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们的兴趣,有助于创建一个积极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形式游戏化
在小学田径教学中,要有效落实趣味田径理念,教师还要采取游戏化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做游戏来完成田径训练是一种非常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以田径训练中最为常见的“400米跑”为例,一般来说400米跑训练让学生绕操场跑一圈。在训练的过程中,主要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以及身体的全面协调性,可以说400米跑是一项较为综合和系统的田径训练。为了让学生能够保持最佳的状态和心态投入到400米跑的训练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趣味性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训练。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我要替换你”这一小游戏,将班上的同学分成4人一组的小组,先派出一个小组在400米的跑道上每隔100米站一位同学,剩下的小组,依次进行400米跑,而当经过每100米设置的这一位同学时,这一位同学也会加入到4人小组当中,如果加入的这位同学在4人小组中奔跑排名靠前,那么就会淘汰原有小组中排名落后的一位同学,从而替换小组成员。通过依次的上场训练,最后每个小组被替换下来的这位同学,就要给同学来表演一些小节目或者是小才艺。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提升游戏的新颖性,不至于把训练变为简单的追逐竞跑,同时还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要想不被替换下去,小组成员可以商量一些战术,比如把团队中跑步比较慢的小伙伴放到最内侧跑道上等,在实现田径技能训练的同时,又能够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精神。
(三)增设趣味项目
田径训练中一般以跑作为主要训练手段,但单纯的跑会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所以改变跑的形式非常重要。游戏化训练是非常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重要手段。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变换训练内容,学生学习兴趣高、训练效果好。教练可以根据训练的目标来设置游戏。如在跑步中可以采用追逐类游戏,如:渔夫捕鱼、狮子追羚羊等,短距离跑步或是接力项目训练中可以用竞赛类游戏,如:蹲跳接力赛、绳圈的力量、贴人游戏等。通过游戏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的趣味性上,在活动中可以获得快乐的体验,与此同时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得以增强。比如“蹲跳接力赛”项目,可让学生分成三到四个小组,每组成员并排在出发点等待,出发时要求两位学生应当保持面向跑道,并且背靠背挽住手臂蹲在起点线。当听到老师的指令发出,各小组成员由起点向终点线蹲跳。学生必须都跳过终点线后,再跳回到起点线,然后每组的下两位学生继续接力进行,依次类推。比赛途中,两人挽臂不可分开,如分开,则必须挽好后才能继续比赛。以每组前两人返回起点计时,用时少的小组获胜。通过这一个项目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腿部力量,增强腿部肌肉快收缩的能力,提高膝关节踝关节的承受力,是锻炼学生弹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从而增强学生体育精神。又如“绳圈的力量”项目,老师可将班级同学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比赛,首先要求学生们将一个长绳围成一个圈,全体学生在绳圈外面利用双手向外拉着绳圈,大家用力拉紧绳圈,使绳圈撑开,其中一名学生在另一名学生的协助下在绳圈上行走两圈,最终以先走完两圈用时短的队伍名次列前。
结束语
在新课标下,将趣味田径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探索趣味体育教学方法和路径,并根据需要将趣味田径融入到教学中去,以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促使体育教与学都有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仁.依托趣味田径,打造多彩体育课堂——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田径,2022(09):73-75.
[2]周璐璐.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价值研究[J].田径,2022(08):74-75.
[3]杨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教学方式的价值与实践[J].甘肃教育研究,2022(07):92-94.
[4]布真真.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16):51+53.
[5]俞炼明.增强体质,均衡发展——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田径,2021(0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