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国影视翻译研究综述(1995-2019)
摘要:20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逐渐发展,影视翻译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应运而生,仍然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我国对于影视翻译的研究集中在片名翻译、录音与字幕译制和对比研究上,研究已经初有成效但仍有不足之处,本文将对中国电影翻译研究进行回顾,从片名翻译、录音与字幕的对比研究进行简要介绍,主要集中于1995年至2019年的国内影视翻译研究,试图让译者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获得指导,并找寻中国影视翻译研究的其他可完善角度。
关键词:影视翻译;电影片名翻译;录音翻译;字幕翻译
一、引言
20世纪初期,中国电影产业尚未成型,而欧美影片已开始引入中国市场,受技术限制,默片时代尚未需要字幕翻译或配音。1922年,上海孔雀电影公司首创打印中文字幕,并邀请程树仁先生——中国最早归国的电影专业留学生之一、中国电影编导,为《莲花女》翻译,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拥有字幕翻译的影片。打印中文字幕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他大影院前仆后继,拉开了中国电影字幕翻译史的序幕。
尽管中国电影翻译史已有将近一个世纪,但影视翻译作为一门新兴的翻译研究领域分支,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学者和大众的广泛关注,直至1995年,影视翻译才被确立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中国电影翻译至21世纪初才初有体系,最早进行研究的都是影视翻译的实践者,主要集中在片名翻译、配音和字幕译制研究,主要围绕演绎的标准、原则和技巧上展开讨论,而在社会文化行为等可能产生的影响方面,研究尚有不足。
二、电影片名翻译
(一)电影片名翻译研究概况
自1995至2008期间的442篇影视翻译的文章中,电影片名翻译的文章占了很大部分,共210篇,占总数的47.5%。2008是电影片名翻译研究井喷的开始,2010年代迎来了电影片名翻译研究的高峰,根据知网可视化数据分析,仅2011年,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的文献就有168篇,是自该项研究讨论以来硕果最丰的一年。相关文章多数讨论片名翻译的标准与技巧,一部电影“吸引观众的往往首先是片名,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显得极为重要”。
2000以前的电影片名翻译相关论文研究视角少,仅有动态对等一个研究视角,侧重翻译技巧、方法和译名误译与混乱的现象,基本靠感悟式与演绎法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2000以后的电影片名翻译研究依旧集中在翻译的策略、方法和原则上,试图为片名翻译建立理论指导,但研究视角更多元,研究方法也更全面。对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大致上从仅围绕原片名,到着眼整个电影作品,再将二者权衡考虑,最后将观众的取向也纳入考虑,实际上是电影片名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博弈在片名翻译中的反应,学者普遍认为,电影片名翻译不仅要考虑片名的艺术,而且不能忽视其商业性。
而2000后的研究视角也不仅局限于动态对等,而是更提倡功能对等,对目的论、归化异化的讨论如火如荼,并且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如关于翻译中的审美和伦理,也有跨学科的交互,如生态翻译理论的研究等。研究讨论更为规范,从单个举例到多来源语料的分析。在研究方法上,2000年以后的讨论几乎不再用感悟式的方法,而是更多地用归纳法,试图总结出片名翻译中的共性。诚然,电影片名翻译研究尚有可完善的地方,影视翻译应以目的语观众为重,对目的语观众可以展开更深刻的研究;此外,译者的角度也非常重要,这是目前影视翻译中较为空缺的地方;作为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怎样通过中国电影出口输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也需要集思广益,这些都是未来中国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电影片名翻译理论与方法简述
电影片名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首先是来源,结合原片语境理解片名的来源,是正确翻译片名的前提条件。一部电影的要素包括人物、剧情、线索、背景、主题等等,因此在翻译片名时可以从这些角度出发,达到统领全片、表现主题、暗示背景等效果。在翻译时,要注意风格上言简意赅,使用名词结构,灵活使用修辞。从功能上看,电影片名有信息传达、表情达意和审美、商业的功能,分别要求准确传达并突出影片内容、渲染影片基调、使观众耳目一新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根据影片片种的不同,纪录片与科教片在翻译片名时偏重信息的传递,翻译的语言要朴实简洁、用词严谨;而在影院上映的电影则绝大多数为故事片,在功能上就不仅要传达信息,更偏重表达影片主题与氛围,为观众提供审美上的愉悦,进而对影片产生兴趣。
理论上最重要的则是功能对等,动能对等就是是目的语观众在接受信息时产生与源语观众大致相同的感受,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与中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再现源语信息。但在翻译时,并不必在结构上实现完全对等,发挥中文的审美优势,这主要体现在音韵、炼字与修辞上。英语在语调、轻重音上的排列必须有所对应,如Singing in the Rain被译为《雨中曲》,既使用了押韵,也体现出汉语在音韵美上的转换。在炼字方面,讲究言简意赅,尤其在汉语中常使用四字结构,如Dances with Wolves被译为《与狼共舞》,不仅在信息上实现了完全的对等,还渲染了影片的悬疑气氛,引人遐想。修辞的使用常通过比喻、反复等实现,如Limelight被译为《舞台生涯》,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又如Outland被译为《天外天》,在音韵上既有抑扬和押韵,也运用的反复的修辞,实为片名翻译的妙笔。
在翻译方法上,常用的有音译,如在人名、地名、观众熟知的有重要意义的名词上,反之则采用意译或另外翻译。在其他情况下,要尽量保留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使源语和目的语在功能上对等。
以上理论和方法的应用都离不开对国俗语义的解读的运用。国俗语义是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客观反应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风情,在概念意义的基础之上,体现一个国家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只有在依托民族文化的背景下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毛梅兰,2012:36)。巧妙运用国俗语义可以达到借中国典故喻影片内容、使中国观众有熟悉之感的效果,比如Bathing Beauty被译为《出水芙蓉》,唐朝诗人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芙蓉由水中盛放后的清丽之姿;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以花喻美人。这样的翻译避免了直译落入俗套,源语的要素在译语中完整体现,既给中国观众留以遐想,又为影片营造了一种含蓄、氤氲的氛围。
三、配音与字幕
(一)电影译制方式比较
目前国内影片主要译制方式是配音和字幕,1995-2011年间,学术刊物上单独针对配音或字幕译制的文章各占19%和12%,对于配音的研究一直领先于对字幕译制的研究(刘大燕,樊子牛,王华,2011:104)。从1980年代的“译意风”起,国内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引进影片的译制处理都优先采用配音的方式。而在1989-2018的三十年间,检索关键词,最高频率的为戏剧翻译、字幕翻译、翻译策略等等(王建华,周莹,张静茗,2019:35),可见2011年后影视翻译的热点中,字幕翻译后来居上。字幕翻译研究的集中,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则字幕翻译与配音相比具有耗时短、成本低等优点,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二则中国观众接触原片越来越多,外语教育水平相较于之前也有明显的增长,相比于译制片,越来越多的观众更愿意看原声字幕;此外,非盈利的字幕组近年来蓬勃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字幕组更新海外资源的速度越来越快,极大程度满足了人们追影视剧的急切心理。
(二)配音与字幕之对比
1.翻译理论中的相似之处
配音与字幕在翻译理论上的相似之处首先是要求功能对等,最早是由奈达提出,目的是让源语和译语在功能上对等,而非实现形式上对等,此处的功能概括来说是意义与风格上的对等。他认为,“对等”应该看目标语读者与源语读者是否能产生相似的心理反应,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难点在于“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上,也就是如何运用好国俗语义与源语文化的转换,这不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非常重要,在内容的翻译上也是如此。
第二个相似之处是操纵理论,操纵派认为,以目的语的视角,翻译是对原文本进行操纵,来达到某种目的。勒菲弗尔,操纵派代表学者,提出了“改写(rewriting)”,他认为改写反映出了某种意识形态(ideology)和诗学(poetics)对文学的操纵,作用于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为某种权利所服务,而意识形态在其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受诗学影响而进行的改写常常也与意识形态相关(栾晓婷,2016:9)。操纵派在翻译中更注重的是译文与原文的对比,而非具体翻译过程,让译者对自己的翻译工作有了新认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三个相似之处是目的论。目的论以翻译目的为中心,认为译者应对源语和目标语文本同样忠诚,它将源语文本放在与其他资源同等的位置上。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有更大限度的翻译自由,灵活处理电影文本。
2.语言特点上的共性
电影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声音与画面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使观众身临其境,所以无论是配音还是字幕,与画面的配合是首要的。其次,为保证不同时代的观影者都能理解影片内容,在配音或译制字幕时要尽量避免不要使用流行语言等非正式的语言,可以要体现出时代特点的情况下除外。影视语言相较于社会变化来说相对滞后,如果电影中有过多流行词,那么十年之后这部电影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栾晓婷,2016:13)。个性化也非常重要,比如每个人物的语言必须突出其个性,不能扁平化,立体的人物离不开语言和配音,好的译制有助于角色的塑造,暗示电影情节变化和背景。
3.同步性要求的不同
配音与字幕在和画面保持同步的过程中,对空间和时间都有要求。字幕的空间限制主要在于字数,必须让观众一目了然,不能妨碍观众观看影片画面,一般情况下,每行字数要求的上限在14到18个字之间。而时间上,必须做到与人物的话语、行动和电影画面同步。为达到这两点,在译制字幕时常常使用简化句子结构、省略标点符号或部分内容、以画面为标准切割意群等翻译策略。
4.归化和异化策略运用的不同
近年来外国电影进口大幅增加,选择观看源语电影和译制字幕的观众越来越多,他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程度也越高,所以在译制字幕使可以在异化的使用上更多一些。相反,配音翻译的形式更多是对本土文化的保护,比如法国为维护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不受英美文化的渗透,非常注重配音译制。录音翻译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画面时无需分神看字幕和听原声,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群体较为友好。因此,录音翻译的译本可以更加侧重采用归化的策略,更好地体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灵活处理。
四、结语
目前中国影视注重对片名,录音以及字幕的翻译,它们在观众对影视作品本身的理解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片名,还是录音和字幕的翻译其实都有着一定的难度,因为在翻译影片的同时需要保持它原有的意思而不是让观众曲解。并且这还需要做到视听结合,将字幕,配音与画面都保持同步。但事实上,即使中国影视翻译已经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其中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影视作品的翻译也要注重文化输出,尊重本国的语言和文化。实际上如果一昧的用归化策略是不利于通过影视作品来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也要增加运用异化策略的比重,以此来更好的宣传和传播本国文化。最后,完善影视作品的翻译也需要观众的帮助,比如让观众写反馈然后从中总结出目前影视翻译的缺乏并加以改进,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对中国影视翻译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傅敬民,张开植.视听翻译研究20年(2000—2019)——基于中外期刊的知识图谱分析与文献对比[J].中国外语,2021,18(03):88-97.
[2]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
56-60.
[3]刘大燕.中国影视翻译研究十四年发展及现状分析[J].电影文学,2011(07):147-150.
[4]卢志君,覃江华.电影片名翻译研究在中国(1984-2015)[J].外国语文研究,2017,3(04):8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