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校韩国语公选课学习动机调查及教学创新研究
——以武汉工商学院为例
摘要:中韩两国友好邻邦,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近几年不断掀起“韩流”“汉潮”。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理解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了解韩语公选课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以便探索出一套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有效提高韩语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教学创新;文化自信
1调查背景与研究目的
随着中韩之间经济、文化、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掌握外语小语种、了解国际规则的本土人才供不应求。韩国走在世界前列的高等教育,更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前往留学。校园里不断刮起“韩流风”,他们或者因为喜欢韩星、韩剧、韩国综艺,或者是对韩国饮食服饰感兴趣,或者是对韩国文化内容与两国关系较为关注等,诸如此类因由。鉴于此,很多高校应学生要求开设韩国语公选课。武汉工商学院也不例外,于2020年3月开设了韩国语公选课程,共32学时,2学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形式,线上24学时,线下8学时,线上课程主要使用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上的《看韩剧,学韩语》,由学生自主学习;线下课程主要分成发音练习、日常对话、经典韩剧和旅游购物等四部分,由学校教师进行专业指导。韩国语公选课与专业课和第二外语专业选修课相比,使用教材、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学时、教学考核等不同,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韩国语公选课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以便探索出一套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有效提高韩语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2调查对象与方法
被调查的学生主要来自于武汉工商学院韩国语公选课学生,调查时间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分三个学期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采取匿名方式进行,明确学生根据自身真实情况填写,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因此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3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个人信息,包含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学习韩语的时长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为学习动机方面的调查,分别从自身兴趣、信息媒介、交际需要、成绩动机、出国动机、升学就业等方面进行调查,共计20个题目,每题设置5个选项,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程度。第三部分主要内容为韩语学习形式、韩语等级水平、有效学习途径、最难学部分和最大困难等方面进行调查,共计5个题目。使用以上问卷对韩语公选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调查问卷主要以线上调查为主,共计发放373份问卷,回收373份,有效问卷373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学习动机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调查结果中随机抽取50个样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韩语公选课学生学习的最强动机是兴趣动机,首先是喜欢韩国的音乐和歌曲,均值为4.04;其次是对韩语感兴趣,均值为3.88;第三是喜欢韩国的影视剧,均值为3.84;第四是喜欢韩国的饮食,均值为3.74;第五是出国动机,希望去韩国旅游时,可以无障碍交流,均值为3.72;第六是对韩国文化感兴趣,均值为3.66;最低的是因社团或其他活动需要的交际动机,均值为2.56。可见,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比较明确的或有较强的学习动机。
4教学创新措施
4.1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机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动机来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韩语公选课的学生基本是零基础起步,学习一门新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韩语入门阶段的发音变化规则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学生刚开始兴趣很高,往往在学习一段时间后被发音变化规则所困,如果不能及时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会知难而退,对后期的学习失去信心,不能坚持不懈地学好这门语言。
通过对学生进行《您认为韩语最难学的部分是什么?》的问卷调查显示,31.9% 的学生认为韩语听力最难,31.37% 的学生认为韩语口语最难,13.67% 的学生认为韩语阅读最难,23.06% 的学生认为韩语写作最难。
鉴于此种情况,除了学生要认真背诵记忆,教师应该在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动机和学生认为最难学听力、口语,在课堂上挑选一些韩国大众歌谣和电视剧,其中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韩语表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节变化特点,提高学员的口语水平。请学生唱歌,学跳韩国舞,把沉闷的语言课堂活跃起来,寓教于乐。或者使用韩语魔方秀APP学习软件,学生可适当选取精彩影视片段仔细听读,反复模仿,再进行配音练习,体会发音变化,增强交流语感。所以,语言的学习是在使用中学会的,语言课堂既要注重基础知识,也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能脱离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兴趣,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教学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改进
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韩语公共选修课程可结合教学要求实时更新或增补热点话题、案例、图片、视频等课件教学资料,为课堂注入新活力,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其次,加强课程问答活跃度。教师既可发布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拓宽对问题思考的角度,也可针对学生们的日常练习和作业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答疑解惑。最后,还可加入课程进度管理、多样化章节考核等环节,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意识,强化学习效果。
4.3教学要对比中韩两国语言特点
首先,韩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黏着语,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独立语,二者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韩语音素有40个,其中元音字母21个,辅音字母19个;汉语音素有32个,其中元音10个,辅音22个。韩语中的部分音在汉语中不存在,所以学生感到有点费力。另外,韩语中的收音也是比较难的一部分。韩语的收音大都是由一个或两个辅音构成的,在同一个音节中辅音在元音前出现时读辅音的发音;在元音后出现时读收音的发音,辅音和收音的发音存在较大的区别。教师在讲授时要告诉学生发音要点并辨析母语及韩语的发音区别,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讲析语音之间的拼读规则和音变规则。韩语词汇由汉字词、固有词和外来词三部分构成,汉字词是指主要来源于古代中文的词汇,约占韩语词汇的60%左右,这些汉字词发音与汉语单词接近,所以中国学生学韩语比其他国家学生更有优势,更容易理解和记单词。韩语的语法结构是按照“主语+宾语+谓语”排序的,与汉语的语序“主语+谓语+宾语”相反。韩语语意表达是由助词和词尾的变化实现的,所以韩语中的助词和词尾比较多,句子使用的助词和词尾不同,那么表达的语意完全不同。通过对比分析中韩两国语言的特点,了解汉语和韩语的相似和相异点,帮助初学者理清思路,进行归纳总结,相信初学者一定能夯实基础,不断提高韩语水平。
4.4韩国文化要深度融入教学中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学习韩语的动机中,喜欢韩国饮食的占比排在第四。从人类学视角看,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饮食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借助“文化”,语言和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学习与韩国饮食有关的词语,可以了解这个国家的饮食传统、习俗和风尚。通过韩国文化的学习,带动语言的学习。也可以通过中韩饮食文化对比,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韩国的文化,对以后在韩国的生活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通过对学生进行《您认为提高韩语水平最有效的学习途径是什么?》的问卷调查显示,47.18% 的学生认为是教师授课,23.06% 的学生认为是看韩剧、综艺或听歌,25.74% 的学生认为是与韩国人交流,4.02%的学生认为是做习题练习。由此来看,结合影视剧中韩国人用餐的片段来讲解饮食礼节和禁忌,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在文化体验室进行韩国美食的制作,比如紫菜包饭、炒年糕、泡菜等简单易操作,又有代表性的饮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实际制作环节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明了的韩语讲解,适时介绍韩国饮食的五色五味,学生们不仅可以享受制作韩食的乐趣,还可以习得韩国饮食美味的秘诀,并且把一些抽象性的词汇更加生动地记忆下来。这种教学上的创新,既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又能展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育人内涵。
4.5开展体验式情景式教学活动
旅游能感知未知世界,旅行是一种看到世界的方式,能开拓视野。韩国向来风景宜人,再加上韩剧取景的浪漫唯美,更是引发了一股又一股的韩国风光游。据上面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学习韩语是希望去韩国旅游时,可以无障碍交流,出国需要的学习动机排在第五位。
其次,需要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中韩两国生活文化的比较。不仅要讲解韩国旅游相关的衣食住行、参观游览、购物娱乐、机场交通等各种情况的基本用语、必备词汇及旅游信息进行讲解,还要对韩国著名景点或影视剧取景地,比如景福宫进行重点介绍,并适时与中国文化进行参照对比。再适当增加韩服、尤茨、投壶等韩国民俗游戏等文化活动内容,以提高课程的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和过程体验价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寓德育于活动之中,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对文化的认知、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水平。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这是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在潜移默化中构筑道德追求动机的有效引导机制。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5总结
中韩两国友好邻邦,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近几年不断掀起“韩流”“汉潮”。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理解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韩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升华为具有韩民族特色的文明,从而发展成韩国固有的、独创性的美德和传统。所以在韩语公选课教学中要带领好学生扎实入门,在发音、词汇、语法中融入韩国文化元素,深度开展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语言的乐趣,在语言学习中了解文化的差异,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扩大国际化视野。
基金项目:校级民办高等教育科学规划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GB2021003);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项目(2022GA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