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学生党员强化服务意识、助力学风建设、引领成长先锋的实践探索与提升
摘要:作为高校中的学生骨干和先进分子,学生党员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促进高校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探索以“强化服务意识”、“助力学风建设”和“引领成长先锋”为主题的实践平台,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学生党员先进性,增进党员知识才干、促进党员个人成长、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出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风建设;疫情防控
一、背景
青年大学生的基数大,群众人数多。在青年学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命运。而大学生党员是高校中的学生骨干和先进分子,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必然要求。五四青年节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因此,建立适合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形式与载体建设,探索以“强化服务意识”、“助力学风建设”和“引领成长先锋”为主题的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党员先进性,增进党员知识才干,传递党员正能量,通过平台的创新,推动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栋梁之材。
当代学生党员已经与时代潮流紧密联系在一起,已经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发挥大学生先锋模范作用的内涵
大学生作为有理想、有激情、有力量的青年群体,在如今复杂的网络社会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面对突发事件,大学生群体容易在各种声音中盲目从众、迷失自我,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中,学生党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生活在群体之中,有着先天的优势和亲和力,能够对学生群体感同身受;再加上学习生活中对身边同学的了解,能更好地协助老师,引导同学,稳固民心,这就有利于事件的快速高效的解决。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起个人的良好形象,建立有效载体形式,成为大学生中的楷模,是新时期赋予大学生党员的一项新的任务,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是建立学生与党组织的纽带和桥梁,更是加强学生党员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5]。
三、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缺少相关平台
限制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主要原因是平台和途径的缺少。一部分学生党员对于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茫然无措,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就需要实践平台进行创新和整合,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的服务平台和服务形式。
(二)集体意识不够强
复杂的社会环境、发展迅猛的网络让大学生们更容易受外界不良现象的影响,在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大于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学生党员对理想信念追求的程度会影响他们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4]。
大学生集体意识不够强,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来进行凝聚,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参与感,让参与者看到成果,而且是因为自己的服务,自己的努力而产生的成果。
(三)个人综合素质的问题
个别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目的性强。有的大学生党员入党是为了毕业找到好工作,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有的是因为父母和老师的要求 ;有的是看到周围人积极入党,也想加入,没有深入了解我党的内涵。这就会当值了少数学生党员在入党前表现向上向善、积极进取,但在入党后就消极懈怠。在如今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各种文化思潮的日益更迭,各种主流或者非主流的观念的相互碰撞,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认知容易受到牵制和影响。
四、实践平台的探索
(一)助力学风建设
关于学风建设,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现状都是学生党员在自己所在的党支部、班级、年级等同一年级的集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缺少不同年级之间的互动交流。而高低年级之间的交流和传承才是我们形成良好的学习风貌的关键,是一个优秀集体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关键。
为此,我校充分发挥了“朋辈”的作用。顾名思义,“朋辈”的意思是即使朋友也是前辈,就是从大二、大三等高年级党支部中选拔一批学习成绩优秀、动手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党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对接低年级的班级,为低年级学生讲解学校的各种政策,解决各种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以实际行动来引领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为低年级学生树立一面旗帜。
基于“朋辈”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来加强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组织架构为“1+2+7”模式,即“1”个高年级学生党员先锋骨干入住到低年级寝室,联系“2”个寝室的“7”名同学,将高校党的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引导大学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新的模式[1]。
高年级学生党员入住到低年级宿舍这一模式将会把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首先是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小单位,宿舍是一个最紧密的集体。学生党员在其中发挥影响是时时刻刻、悄无声息的。同吃同住,深入人民当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本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一贯秉持的原则。这一模式对双方来讲都是大有裨益。低年级学生有更多的激情但缺少信息和引导;高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经验和较宽的信息面,但在校时间长了就会滋生出一些坏的习惯等等通过。高年级学生党员入住到低年级宿舍是真正的榜样就在我身边。要想发挥好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就需要学生党员深入学生之中、融入学生之中,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才会有更大的效益。
无论是“朋辈”岗位的设置还是高年级学生党员入住到低年级宿舍,都为学生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促使学生党员主动工作,主动走进同学、服务同学,主动提升自身素质,该形式促使学生党员时刻保持自身先进性,强化学生党员切实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党员全面发展,塑造学生党员的形象,很好地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2]。
(二)强化服务意识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学生党员一般是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学生党员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就是我们党与人民的关系的缩影。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是学生中最先进的一部分,学生党员在校园里在社会公益里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疫情防控期间,强化服务意识对于我们学生党员来说至关重要。
学生党员在服务工作中:一、要了解国家对于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要着重宣传党中央有关防控疫情的指示和要求,从正规途径如官方媒体与官方网站等了解疫情,自身做到不传谣、不信谣,并给身边的朋友亲戚辟谣,在互联网中传播积极的正能量[3]。二、若是居家,可以在所属社区或相应组织的号召下,在符合防疫要求和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分发物资、辅助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帮助社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联系社区负责人,进行长期的服务活动,真正做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三、对于在校学生可以自身做到带头学习,并在学习的各方面都帮助大家。认真做好线上学习的要求,对学习资料要乐于与同学们共享,一起分享学习资源才能共同进步,乐于为同学线上解答学习的疑惑。
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既可以在宿舍、班级、学生社团等集体发光放热,建设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也可以参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将自己的专业技能运用到生活之中,同时炼自己的能力,提升党性和政治素养,为身边的同学树立学习的好榜样。
(三)引领成长先锋
学生党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党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因此,学生党员自我修养的提高,自我党性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大学》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学生党员要从自身做起,由己及人,向内提高个人党性,向外号召大家参与集体活动,共同创造。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身修养,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强化武装自身素养,提升政治能力。可以从一些影视作品或者书籍中渐渐丰富自己理论知识,从而避免一开始就接触枯燥的理论知识而半途而废。
二是坚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原则,深入同学中解决同学心里想和心里急,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实心实意为同学办实事、办好事。
三是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可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拓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渠道,比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强国平台摄取到多方面的知识,通过打卡积分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奖励。
四是利用固定自习室,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大学生的上课形式不同于高中,自由选择课程的形式逐渐淡化了班级的概念,也淡化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因此通过在固定时间、固定教室设置自习室,不但可以强化班级凝聚力,还可以对自由散漫的同学加以约束,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学生党员可以作为相关的负责人,共同带领大家共同学习。除了上自习之外,也可以举办一些活动。如读书分享活动、电影赏析、团建小游戏等等。无论学习还是活动,这间自习室就相当于给了同学们一个温暖的“家”。
但在疫情防控期间,绝大多数同学是居家线上学习的。没有线下老师的监督,线上学习的效果多少也会打折扣。为了督促大家学习以及提高教学的质量,可以创建一个线上的自习室。由学生党员带头,并设立管理员。在固定的时间进入会议学习,同学们之间互相监督与帮助,共同形成一个向上向优的班级风气。
个人的进步与成长终归只是那些走在前面的一小部分人,集体的进步才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我们党进步的前提。学生党员在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也要号召带动身边的人。
五、结语
学生党员作为党的群体中特殊而重要的一份子,承担着学生群体和党组织之间沟通交流联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强化服务意识、助力学风建设、引领成长先锋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党组织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晓华.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路径[J].中国冶金教育,2020(06):91-94.
[2]王永振,侯振中.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载体建设——以山东理工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36):140-142+163.
[3]王佳佳,兰宇頔.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有效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7):129-131.
[4]戴爱平. 大学生党员群体在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5]王浩发,欧洪湛.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模式创新[J].中国冶金教育,2010(04):56-58.
作者简介:师洪洪(1984—)女,北京建筑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自动化系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政及教育教学研究。
陈林林(1999-)男,汉,自动化专业学生。
基金项目: 2021年北京建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文化育人视阈下的学院楼宇文化建设体系研究与实践(Y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