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摘要:本研究基于批判性思维融入外语学科的原则,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真正实现听、说、读、写、创、评的外向型国际复合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交互式教学;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课题(2022)的“基于“三导向、三载体、三育人”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406)、“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母语文化元素导入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编号:Y202213)和2022年度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越地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22017)。
一、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外语人才培养也经历着一场从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转变的变革。在新的工科背景下,外语国际人才培养需要深厚的文化素养、出色的专业能力,以及较强的思维批判能力。本研究基于批判性思维融入外语学科的原则,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将项目研究法引入课堂教学,以演讲、辩论、模拟国际会议、撰写学术报告等活动为特色,探讨将网络资源、探究性学习和教学融会贯通的“三元一体”的新型外语教学模式,达到既能提高语言能力,又能实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听、说、读、写、创、评的外向型国际复合人才培养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批判性思维研究外语教学兴起于1990年代以后,国内研究始于21世纪初,主要集中于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和批判性思维教学策略研究。文秋芳(2010)做了关于英语专业与其他大学生思辨能力对比研究,赵雯(2014)从大学英语“语言能力”从理论上进一步梳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颁布的几个大学英语课程大纲/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据此从社会认知的视角提出将社会能力与认知能力、功能能力、策略能力一并纳入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框架。李朝红(2014)的实验研究中探求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渗入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李正栓、李迎新(2014)在剖析美国高校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模式方法后,探索出“完善启发诱导式教学模式、建立小组合作形式的交互制学习机制、推广项目式学习、和尝试切块拼接式学习”的培养模式。
三、研究内容
(一)基本思路
本研究立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培养学术批判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学生学术语言产出能力为重点,将项目研究法引入课堂教学,构建学术口语、学术交互式教学模式。通过项目研究法来解决一个学科上的问题,通过体验和参与到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来实现学术语言技能训练,全面掌握语言的同时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依托网络资源,以听、读训练为切入点,以听促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说,说写结合的培养策略,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思维思考并用辩证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实现思辨、分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基本步骤
(1)信息输入。教师按照学生的专业背景选定项目课题组成小组团队,规定每个学生完成与项目相关数量的英语阅读和听力练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真实的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写作态度进行批判性提问,对不同的文章的观点进行比较研读和批判性评价,学生可以在组内通过举例、比较、综合论述等技巧进行辩论,达到知识建构和思辨能力的形成。
(2)交互式教学模式建构。构建交互式教学模式建构,以听、读训练为切入点,以听促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说,以说促写,说写结合,培养学生思辨、分析、创新、交际能力。
①以读促写,以听促写
学生在信息输入的过程中进行大量文献的阅读、师生问答、团队辩论及形成的批判性思维为学术写作搭建起多维的文体知识图式,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学术写作的逻辑严密性和连续性。教师的学术指导在此环节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②以写促说,以说促写
口语表达是外语学习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对于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逻辑性和观点的连贯性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带着批判性思维去质疑权威,适度地评述学生的英语的流畅性、准确性之外,还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项目研究理论,提供语篇框架结构和句法结构及词汇和小型专题训练,例如如何推理、综合、关联,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应设计相关主题的一系列开放式问题,激励学生踊跃参与其中,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在口语表达和小组辩论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结合教师反馈、同伴反馈和自我评估批判地采纳意见、接受观点并产生新的看法,再次对问题进行客观地、多角度地思考,并总结自己的思想,将它整理成文本。
③说写结合
写作是一门全方位运用到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无论从选题、查阅文献、构思文章、修改建议等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地思考,是一门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学生在写成文本后,需要进行学生互评。在此互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能力,真诚地给予评价和建议,达到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
(3)批判性思维形成。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应重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主要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结语
我们要以产业为导向,深化育人方式,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自身工科教育优势为国内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这不仅是满足区域经济“双循环”建设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不断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的重大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瑞芳.外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外语教学, 2002(5):61-64.
[2]赵雯,王海啸, 余渭深.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框架的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1):15-21.
[3]李朝红.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双向衔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136-140.
[4]李正栓,李迎新.美国高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外语, 2014(6):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