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新模式 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党建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并对相应工作开展作出指导。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通过调查可知,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与关注,因此,要完善“党建+工作系统”、推进“党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融合、推进“党建+新媒体”工作形式多样化、积极探索“党建+教育基地”建立、推进“党建+师德”向纵深发展、立足“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党建+职业技能”提质增效等工作新模式,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新活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基层党建
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培养出大批技能型人才以参与到社会建设工作当中,是现代化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社会建设工作的支柱力量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关注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在这一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党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各方各面都取得了骄人成绩,但也仍需进一步加强,推动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带头作用,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发展。
一、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现状
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意义不言而喻,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党建工作作为其关键的环节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有学者针对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相关研究,但整体而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校党建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1],“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2]。
为更全面把握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的总体发展状况,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激发党组织的政治力和领导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课题组成员通过设置调查问卷,对兴安盟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党建工作情况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并伴以访谈法、问询法,从总体评价、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群团关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进行全面调研。
结合中等职业院校实际开展的党组织活动以及学校情况可以判断,党组织的有效运行能够显著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效果。党组织对党员、教职工学习教育活动重视程度较高,对激励党员工作较重视。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归纳出:1.党组织对学校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但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联系得不够紧密;2.党组织对党员、教职工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得不够多;3.党组织需要定期开展活动且活动内容与时俱进、吸引力强;4.从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在师德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上需要加强重视。
二、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发展党建工作现存问题
(一)工作内容创新点不足且工作方法单一
中等职业学校的党建工作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但是,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当前的工作方法较为单一且内容较为单调。部分学校的党建工作还停留在上级要求做什么工作,学校就完成什么工作的思路。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开展党建工作时,工作内容集中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而并没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来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党建文化品牌;党建活动的开展也没有充分结合师生学习生活,工作方法过于单一传统,还停留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讲座等。
(二)党建工作的开展与校园管理没有有机结合
党建工作要在校园环境中有序开展,就需要和校园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内容所在。但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部分学校的党建工作虽然开展项目较多、内容较丰富,但却与校园管理、教师考评等关联不大。学校管理工作对于很多学校而言是一项业务,是短期内反映学校工作水平的一个渠道,而党建工作是“百年树人”的工程,往往短时间看不到实际效果,致使一些学校忽视了通过党建引导师生进一步成长成才,导致党建工作难以同校园管理工作有机融合。如积极组织党员承诺践诺、廉政文化进校园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并没有和学校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很好地结合。
(三)新技术利用率较低
当前,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党建工作也应充分重视并利用好新媒体,通过新媒体来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的传播面、提高传播速度,使用“接地气”的方式让党建工作深入人心。同时,普及党建工作开展的途径方法,使得党建工作在广大师生的心目中更具操作性。根据调查可知,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已有较为完善的党务工作系统和平台,但对于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党建工作还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广大师生对党务知识、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的了解,还停留在传统媒介。
三、创新“党建+”模式,激发中等职业院校党建工作新活力
(一)完善党建工作系统,丰富“党建+工作系统”内容和形式
要进一步推动教学管理工作与党建工作的融合,需要立足现有制度体系,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探究符合自身发展实际需求的党建工作制度。为达到这一效果,首先应当进一步对党政联席会议有关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应结合学校运行实际情况,选择党课、党员学习或者党员大会等活动内容来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工作与党建工作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促进党员了解学校的工作规划以及工作重点,进而形成内部思想统一,并在后续任务执行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带头作用。此外,可以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考评考勤制度,提高党员教师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引导党员教师在学校工作开展过程中主动领头、树立榜样,进一步激励全校教师参与到校园发展建设浪潮当中。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党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融合
以现有制度为依据,制定更加切合中等职业学校实际的党建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的党员大会、支委会和党员学习及党课等活动,把学校管理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以及每学期的工作重点,进而达到统一思想,促进党员教师发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构建党建工作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和学期考核、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通过开展“争先创优”“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双报到”等系列活动,激发党员教师的积极性,让党员教师率先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当中,进而激励全校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推进“党建+新媒体”工作形式多样化
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进一步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并对党务工作进行公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党建工作开展效率效果。为达到这一效果,一方面需要灵活应用校园自设微信公众号或校园门户网站来宣传报道党中央、上级机关党组(委)所发布的政策内容以及重要党建活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应用技术手段创新党建活动开展形式,如将本校党员教师录制的“微党课”“学习强国经典诵读”等短视频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既结合了新媒体推进党建工作新形式,同时也使广大师生及家长利用闲余时间学习党务知识。
(四)增强党组织活力,积极探索“党建+教育基地”建立
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在实践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政治核心作用,引导党员在工作实践中当先锋、做模范,将党建工作同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影响,提升教育水平。积极主动引导和教育年轻教师向党组织靠拢,及时发现并发展有入党追求的教师加入党组织,增强党组织活力。计划建立发展党员教育基地,结合学校特色设计培训课程,可通过现场观摩、沉浸式教育等形式增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党性原则和正能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五)立足师德师风养成,推进“党建+师德”工作向纵深发展
学校要长期稳定发展,师德的培养与保持是根本与关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在实践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党建活动中对于师德的建设,引导教师形成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积极品质。学校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职业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而要确保引导作用,就需要教师树立良好形象,并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个人较高的素质和专业素养来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爱戴,以其师亲之,以其道信之。
(六)凝心集智融合发展,立足“党建+品牌”建设
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以党建统一思想,以党建凝聚众志,以党建引领融合发展,着力创建“党建+品牌”,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富有活力开展,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对于年轻党员干部的党性培养,充分发挥干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来进一步推动党的决策部署在基层末端得到充分落实。
(七)发挥职业学校优势,推动“党建+职业技能”提质增效
中职院校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与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相辅相成,因而应当强化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变革教学模式,应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建立企业、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与对口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合作,通过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实习方案、落实实习单位,实打实的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提高中职生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作者简介
崔东哲(1974-)男,朝鲜族,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人,本科学历,兴安盟中等职业教育中心校长,研究方向:基层党组织建设。
唐兴辉(1990-)女,汉族,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兴安盟中等职业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孙娜(1995-)女,汉族,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兴安盟中等职业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党建工作实践。
课题项目:本文是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度教育领域组织工作研究专项课题(NJZZ2203)“‘党建+’工作新模式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