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数字化档案管理创新路径探讨
摘要:文章分析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倾向性,重点讨论其中的创新路径。结合近些年国内在档案信息化方面的建设情况,提出精准衔接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深度、加强工作保障机制完善等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管理;保障机制
档案管理工作有着显著的服务性质,仅有顺应如今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高效促进“数字化”在档案管理中的落实,才能有机会进一步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而在很多单位运行中,此项工作是不能或缺的管理事项,更要加强数字化管理的创新。
1 数字化档案管理倾向性分析
首先,倾向数字形式。数字化档案管理中,资料保存应当以数字形式为主。现如今的档案管理工作,纸质文件数量持续下降,这是由于数字文档保存、管理、调用都更加便捷,既能省去很多保管档案的空间,又可以保障档案资料的使用率。与数字化档案同时推进的是相应管理系统,这给数字化管理落实创造技术性的环境。其次,倾向收集使用。传统档案管理注重“整理”与“保管”两个环节,相关人员管理重点也放在二者上。但数字化管理比较倾向于收集使用,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整理与保管工作基本形成固定程序,不必在此消耗大量的管理资源,交给计算机系统即可。因而档案管理员的工作重心便被调整到收集使用上,并且格外强调效率[1]。最后,强调资料安全。纸质文件的安全管理在于“九防”,如防潮、防火等。数字档案则需强调数据安全,管理员注重资料保存完整的同时,还要确保存储操作中的安全。
2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创新路径
2.1 形成大数据思维
档案管理员应打破常规的数据封闭观念,合理采用大数据技术更新工作模式和管理程序,强调咨询服务。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员对于数据要有较高的敏锐度,无论是数据内容构成、档案工作活动信息、社会传媒公开资料等,都应保持一定的关注度,如此才能更好地落实数字化的管理工作。
2.2 精准衔接管理系统
为发挥出管理系统的作用,创新工作模式,相关人员应当尝试从下述几个角度入手。第一,规范档案工作形式,即便是采用比较老旧的管理模式,也应丰富数字存储形式,利用视频与照片等,给管理工作创造更多的便利。第二,立足于现有管理系统,优化各项文件使用率,利用检索技术缩短查询文件的时间,积极落实各项管理任务,并在现有系统程序中添加所需的新功能,尽可能适应数字化的档案管理需要。第三,根据当下管理状况,合理化共享相关信息,给有关人员予以更为全面、便利的服务,高效发挥出档案资料的价值。
2.3 提高管理工作深度
创新数字化档案管理,应当主动尝试使用有关的模式和技术手段,为档案资料基本管理工作的落实夯实有力保障,维护每个管理节点的推进效率。第一,采用二维码管理,把其运用在档案管理员证件上。在其要调取某个档案文件,通过扫描二维码便能完成,这能有效提升日常工作的便捷性。第二,利用密码技术,提高管理行为的标准化和安全性。第三,借助RFID技术,方便工作者做好管理工作,把档案资料和该项技术巧妙结合,优化日常搜索管理模式。
2.4 构建安全保障机制
首先,推进全面协调,设置数字化管理统一标准。为有效推进档案创新建设,在前期联网环节中便应确定不同类型档案的标准规范,所有格式与符号、视频等都应实现兼容,这对后期资料调用有重要作用。同时,选择的各个软件程序同样应完成统一性调节,消除不同系统之间的互动“壁垒”,维护档案资料安全的同时,保障数据信息共享。其次,按照当前档案管理实况,制定符合现实需求的规章制度,并注重制度更新,适应数字化管理。最后,落实安全保障,所有工作责任均需落在个人身上。另外,相关人员还应对档案资料实施常态化调查,从档案资料形成开始监控,并注重备份管理。同时,单位应当选择安全等级最高的网络服务器,并通过日常的后台管理预防外部恶意攻击[2]。
2.5 推动管理条件建设
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中,如果仅借助相关设备系统完成档案信息收集,可能有格式不一致、质量偏差、可识别性不高等情况,而且可能有部分工作者未能按照现有标准开展管理,使此项工作实际的规范性并不理想。对此应当推动条件建设,相关单位机构可以打造云平台,基于储存、访问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同步构建管理体系,保障档案信息系统的基本流动性,形成以收集、储存、维护为“支点”的管理架构。这样有利于强化资源共享、数据整合,加深管理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使工作成本合理下降。
总的来看,在数字化管理条件的建设上,可以从硬件、网络与系统三个角度入手。一是硬件条件,主要是数字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供保存、分类等功能,方便档案应用、处置与检索。另外,还可开发数字档案馆,实质上是把既有纸质版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合理扩大档案服务范围,加强信息的共享程度。按照硬件条件性能需要,相关单位应构建高容量数据库与支持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的系统,并配以光端设备、路由器、安全系统等设备与程序软件。二是网络条件,其基本上分成政务网与内网、外网,三者各自独立运行。相关单位要按照自身运行性质,进行网络建设。三是系统软件,分成应用型与系统型。在数字化档案系统中,应当包含监控、存储、调试等若干程序。基于数字化管理条件的建设及完善,可以为档案管理创造执行的环境。
3 结束语
在创新数字化档案管理中,相关单位与人员应当立足实际,以提高管理与资料使用便利性为基本建设方向,优化管理工作开展环境条件的同时,重视数字化资料的安全性,并实行全过程监管,保障档案管理可以稳定、健康落实。
参考文献
[1]赵楠.数字化背景下档案管理创新路径[J].采写编,2021,(07):191-192.
[2]张军.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的创新路径[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