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及其风险的防范

王紫竹
  
卷宗
2022年36期
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作为国有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基础和法律保障,合同能够确保参与经营活动的各企业之间实现各自需求的有效交流与沟通。伴随着国有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合同的数量及金额也随之提升,国有企业所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工程项目都会签订不同类型和不同用途的合同。合同签署完毕生效之后,各参与方在享有合同条款中约定权利的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履行自身的各项义务,而履行合同的过程也是利益与风险并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想要充分维护自身合同权益,提升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必须加强对合同的风险管理。国有企业应该从多元化角度入手,对合同无法签订存在的风险、合同内容中存在的风险、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合同文本归档中存在的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有效防范,积极解决合同文本不够规范、合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引言

国有经济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整个经济市场几乎都有国有经济的身影。近些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市场经济环境的逐渐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层面的进步日新月异,但是我国的法律还亟需进一步发展完善,因而很多国有企业在法律层面不够重视,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使得企业无法监测法律风险,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国有企业一直都在进行改革、重组与合并,另外还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业务上与法律的牵扯更为紧密,因此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的法律风险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想要精准规避法律风险,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提升企业法律事务方面的管理效率,从而消除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

1合同管理的特征

合同管理是以合同为管理对象,通过管理合同的订立、履行、监督以及维护等方式实现合同目的,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目标的一种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具有几个特点:第一,合同管理涉及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活动等方面内容,既能对国企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管理与约束,又能帮助国企实现内部自我监督与自我保护,这主要是由于合同管理具有规范性与强制性特点。第二,合同管理具有科学性,其涉及国企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内容,不仅是国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企发展的重要依靠,有利于加强国企内部管理质量。第三,合同管理具有广泛性,其与国企生产活动、技术管理、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等环节紧密相连,能够对国企内部组织架构自上而下地进行全方位管理,推动国企长远发展。第四,合同管理是国企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尤其是新时期国企也在积极转型优化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新环境,而国企在发展过程中通常面临着复杂的市场风险与法律风险等,通过开展合同管理,充分利用合同管理的法律效力与约束效力,保证合同签订双方在合同签订、变更以及履行等全过程的合法利益,有助于规避国企经营管理风险。

2国有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的有效途径

2.1抓好合同管理基础工作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有很多理论性的内容,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了提升合同管理的合规性与科学性,国有企业可以引进高水平人才,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出一批水平高、业务素质高的管理团队,在打牢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强化其责任意识与实践能力。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及合同管理对人才的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合同管理培训计划,内容覆盖合同管理新知识体系的有关问题,强化员工法制观念,将风险管理意识渗透到每个细节。在人才聘用方面,明确具体标准,通过选拔考试、竞争招聘、多次面谈等方式,进行层层筛选,确保最终选出的人才各方面素质达到标准。此外,还应当规范合同文本内容,对其进行不断修正与调整,明确条款规定,保证其科学可靠。

2.2注意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条款

国有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关注的内容集中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针对合同条款内的违约条款关注度较为有限。因此,在合同双方就合同具体内容商谈的时候,应该充分关注合同内容中的违约条款,避免我方因合同没有严格履行触及违约责任。由于我国《民法典》中已经明确规定了合同违约方的违约责任,当合同一方出现合同违约情况,合同另一方应该根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相关内容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应该明确合同违约条款内容,以便对合同双方责任进行清晰划分,避免在遇到法律纠纷时无法获得有力的条款支持。

2.3加强对合同管理体系的积极完善

第一,加强对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健全,对不同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全面落实不相容职责分离制度,坚持先履行合同审批后签订合同的工作原则。不仅要严格按照合同审批流程落实各环节审批,还要确保国有企业各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到审批流程中,从根源入手避免合同纠纷风险的发生。第二,加强对审计部门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在落实各项审计措施的同时,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法务部门在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法务部门负责审核合同制式文本、配合监督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协助处理合同纠纷等工作,从而有效防范合同管理风险。第三,加强对合同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全面构建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够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全面预测与防范,还可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对风险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评估,及时对风险事项进行预警,果断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措施。

结束语:合同管理风险能否得到有效防范,不仅关系着国有企业发展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还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是否能够进一步提升。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合同管理过程中各类风险因素的精准把控,提高自身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合同管理体系的积极完善、有效落实动态管理、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异常问题重点关注,使合同管理成为国有企业各项工作稳定运行的奠基之石。

参考文献

[1]郑魁.探讨企业合同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2020(20):124-126.

[2]翟慧.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浅述[J].法制与社会,2021(3):57-58.

[3]刘玉琴.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及应对[J].科技成果纵横,2019,28(24):134-13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