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机械加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探讨

廖帅
  
卷宗
2023年3期
四川中衡科创安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机械制造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实体经济的构成部分,机械制造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本文对机械加工企业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辨识,并提出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为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机械加工;生产安全;危险因素;隐患辨识;管控措施

引言

机械设备是人类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工具,机械设备在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给人们带来高效、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为了更好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对机械设备及生产工艺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识别出危险有害因素种类、来源及其变化规律等,对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增加经济效益等有积极影响。

1  机械加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

1.1  危险有害因素的基本定义

机械加工企业中的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作业人员造成伤亡或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够对人的身体造成损害导致疾病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对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不加以区分,二者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1.2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依据及类别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时,可以参考的标准规范和文件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以及《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等。

2  机械加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很多,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主要有直接观察法、系统安全分析法、类似企业对比法等。

2.1  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适用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人员对机械设备有足够的了解,对机械结构和原理十分熟悉,能够凭借对设备的熟悉辨识出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该方法对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并具备丰机械加工、机械原理、电气安全、生产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

2.2  系统安全分析法

系统安全分析法适用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人员熟练掌握一种或几种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常见的系统安全分析法多达几十种,按照思维逻辑方法可将系统安全分析法分为归纳法、演绎法两种。该方法对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要求分析人员掌握相关分析方法和技巧。

2.3  类似企业对比法

类似企业对比法适用于机械加工企业类似或相同的加工方法的企业风险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人员可利用同类企业的风险评估报告等技术资料,从而为本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提供参考。该方法对辨识人员的专业要求不高,利用同类企业进行类比分析,能快捷和准确的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  某机械加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实例

3.1  某机械加工企业基本概况

某机械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某型设备的零件,使用的机械加工设备主要包括卧式带锯床、攻丝机、数控线切割机、数控车床、立式铣床等设备。该企业的主要工艺流程为:根据客户提供的加工图纸将圆钢、铝板、钢板等材料进行下料,然后再按照图纸要求对板材进行铣槽和铣型,以达到后续工件精度要求。然后对板材使用数控线切割进行切割,然后再对半成品工件进行钻孔,再使用攻丝机对工件进行攻丝。将外购的配件和该企业机械加工后的半成品件进行组装,贴上铭牌后形成最终的成品。

3.2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以及《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等标准规范,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如下:

(1)火灾:各种机械设备及电气线路、供配电设备等,若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设备长期过载、短路等,可能导致作业场所发生电气火灾事故。

(2)机械伤害:数控线切割、数控车床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高速转动的危险部位,若机未设置防护装置或者人员操作不当,导致人员或身体某部位被卷入转动部位引起人员受伤或死亡。

(3)触电:作业现场使用的各种用电设备及电气线路等,若用电设备存在缺陷或电气线路绝缘层破损等,人员意外接触带电部位引起人员触电事故。

(4)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高处存放的零部件、机械设备的高速转动部位甩出的零部件等,高处跌落物或被高速甩出的零部件击中人体引起物体打击事故。

(5)高温灼烫:数控线切割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部位,若人员操作不当意外接触高温部位或高温物料,可能引起人员高温灼烫事故。

(6)噪声及振动:各种机械设备如数控车床、立式铣床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持续的产生生产性噪声及振动,人员长期接触噪声及振动对健康造成损害。

(7)粉尘:在进行下料、切割及钻孔等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金属粉尘,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未佩戴防尘口罩,长期吸入粉尘可能引起尘肺。

4  机械加工危险有害因素管控措施

4.1  机械加工企业安全技术管控措施

根据上述对某机械加工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为了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管控,应采取一系列安全管控措施。

对于无法通过设计排除或减少的危险因素,而且安全防护装置对其无效或不完全有效的剩余危险应用信息告知和警告操作者。例如设备的外形布局应具有稳定性,外漏部位不应有锐边、尖角和开口等。

对于有可能造成人员被卷入、吸入或者缠绕的危险部位,应予以封闭、设置防护装置或使用信息提示等。运动中设备可能突然松动的零部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紧固,防止由于启动、制动、冲击引起零部件脱离和甩出。

4.2  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管理管控措施

机械加工企业的风险管控措施除了技术管控措施以外,仍应采取相应安全管控措施,例如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或配备相应数量的安全管理人员参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并足额投入安全生产费用。在运行过程中企业应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企业应经常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和措施,对企业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达到对危险有害因素的管控效果。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依据、辨识方法的阐述,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某机械加工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实例。机加工企业可以参照本文的辨识依据和辨识方法,对本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尤其对一些新建企业或者没有安全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杰,汪晓华,赵杰.浅论机械行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J].机电安全,2013(11):12-14.

[2]王晓刚.对机械安全技术现状的分析及发展趋势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7):94-94.

[3]王海钊.关于预防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几点措施[J].中国机械,2014(16):286-287.

作者简介:廖帅(1988.7—)男,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加工制造安全、机电一体化方向方面的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