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乡村振兴视域下加强兵团连队“两委”队伍激励机制建设研究

——以第六师五家渠市为例

李世斌 王成
  
卷宗
2023年13期
1.新疆兵团第六师决策信息研究中心 2.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

摘要:连队是兵团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加强连队 “两委”队伍激励机制建设,对于促进连队“两委”担当作为,提升连队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第六师五家渠市以加强连队“两委”队伍激励机制建设为抓手,以改革思维多措并举推动连队 “两委”担当作为、引领发展,助推师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

关键词:乡村振兴;连队“两委” 激励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必须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 兵团承担着履行维稳戍边的特殊职责使命,连队“两委”处在兵团乡村振兴前沿阵地,是推进乡村战略的冲锋者、参与者、组织者。加强连队 “两委”队伍激励机制建设,对于促进“两委”担当作为,提升连队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以下简称“师市”)强化改革思维,坚持立破并举,把加强 “两委”队伍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把强化“两委”队伍激励机制建设作为重要举措,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多措并举推动连队 “两委”担当作为、引领发展,助推师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

一、师市加强连队“两委”队伍激励机制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班子队伍机制建设,打造乡村振兴“主心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建强配齐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师市以2021年连队 “两委”换届为契机,着力健全连队 “两委”班子队伍机制建设,打造连队发展的“主心骨”“领头雁”。一是注重优化任选机制,大力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鼓励连队 “两委”交叉任职,适度采取党支部书记、连长“一肩挑”等措施。二是着力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从回乡毕业生、退转军人、致富能手中选任连队“两委”,推动连队“两委”队伍结构优化。三是建立定期培训机制,着力加强连队“两委”能力建设,采取上岗和专题培训、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方式,年均举办11期专题培训班,培训轮训实现全覆盖。

(二)实施基层“阵地建设”工程,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师市牢固树立“抓基层、强基础”鲜明导向,扎实推进连队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2021年以来,师市有效整合兵团专项资金、援疆项目资金、财政配套资金、师市党费补贴资金等,推进党建阵地标准化率达91%,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问卷显示,配套设施基本齐全的占81.8%,设施使用率达87.92%。

(三)健全完善薪酬保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师市多措并举保障连队“两委”薪酬待遇,推动乡村振兴栓心留人。一是着力提高连队“两委”待遇标准,认真落实连队“两委”成员工作报酬管理办法,对连队“两委”成员按类别实行固定工资。二是全面实行连队“两委”成员结构工资,实行“基础报酬+绩效报酬”的结构报酬制度,并建立工作报酬动态调整机制。三是将工作报酬纳入财政体制预算,并分配50亩职工身份地作为保障,鼓励连队“两委”积极作为。

(四)打通完善政治激励机制,赋能乡村振兴提速度。师市着力健全完善连队“两委”政治激励机制,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一是健全完善培养选拔机制,每年组织开展1次从连队社区“两委”中,定向考录、选拔到团场机关或事业单位,切实把扎根基层、真抓实干、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出来。二是建立后备干部动态使用机制,制定后备力量培养工作方案,为连队储备后备力量1060人,其中11名后备力量当选党组织书记或指导员,12名后备力量当选党组织副书记或连长,331名后备力量当选党组织委员。

二、师市连队“两委”队伍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两委”内生动力缺乏。一是连队“两委”对提高待遇诉求多,问卷显示,90%以上的“两委”反映最集中的是解决报酬待遇问题,诉求源于连队、团场社区及城市社区“两委”之间报酬不平衡相互攀比。二是对晋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部分“两委”对晋升机制不感兴趣,因薪酬浮动上升空间大,有身份地和流转部分土地做保障,个别符合条件的“两委”主动放弃选拔机会。

(二)考核奖惩机制有待完善。一些连队“两委”群众工作方法简单,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针对“两委”的年度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激励措施等还不够完善。比如,一些“两委”以自己是职工为由,主观降低了个人工作标准要求,有的过于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工作存在 “只求过得去”的心态。

(三)干事创业制度保障衔接不够。一是基层减负的力度还不够,与以往相比,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督导检查过多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仍存在一些“此减比增”的现象,正式发文少了、“白头”“通知”“工作提示”多了等情况。二是改革政策制度上还需进一步衔接配套,团场社区“两委”后备力量年限(3年)与“两委”换届后年限(5年)设置衔接不够顺畅,一些“两委”换届中因年龄不够一届导致不能继续参选。

三、加强连队“两委”队伍激励机制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薪酬结构、拓宽晋升渠道,增强“两委”内生动力助推连队组织振兴。一是健全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连队经济收益为补充的连队“两委”待遇保障机制,通过发展连队集体经济,不断提升连队造血功能,促进薪酬待遇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完善连队“两委”薪酬结构,探索构建“基础报酬+绩效报酬+连队经济创收奖励+任职年限补贴”薪酬结构,增强推动产业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拓宽晋升渠道,落实从优秀连队 “两委”中招录(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相关政策,常态化选派团场机关优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到连队 “两委”交叉任职。

(二)健全完善“两委”考核监督机制,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一是优化完善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管理考核体系,科学合理确定考核结果等次分类,实行人员分类考核。二是构建连队“两委”监督约束机制,通过提升职工民主法治意识、规范连队事务民主决策程序、完善连队民主监督委员会等方式,不断创新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三是运用好考核结果,探索对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的“两委”,制定相关激励机制按程序予以选拔重用;探索对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不称职“两委”,按相关程序采取民主程序退出“两委”队伍。

(三)提升连队“两委”政治领导力和发展引领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一是健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和规划,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升解决乡村振兴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开展教育培训。二是创新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适应多样化培训特点需求,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以坚强基层干部队伍、补齐基层治理短板为着力点,提升政治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带富致富能力、抓落实能力。三是实施连队后备力量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把连队后备力量培养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持续健全“选拔、培养、帮带、使用、管理”全链条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郑平.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建设探析[J].兰台世界.2007(22).

作者简介:李世斌(1984.04-)男,汉族,本科,新疆兵团第六师决策信息研究中心,从事有关政策研究与咨询,学士.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