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层党组织探索以“四点双融”法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重点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对某新能源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出“四点双融”法,旨在打造以支部为核心,“党建+业务”双融双促的良好工作格局。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高质量;融合
一、找准党建引领业务的切入点,把好“双融双促”方向盘
基层党组织坚持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的原则,找准党建引领业务的切入点,切实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坚持党建与业务同部署:每年年初,根据上级党委印发的党建要点及年度考核指标,基层党组织作为承接单位,重在结合企业经营和党建品牌特色,编制形成《支部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和《支部年度重点工作推进计划》,并细化分解形成《党支部书记目标管理责任书》,实现从顶层设计入手,做好党建和年度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确保上级党委的各项部署要求在基层得到落地落实。
坚持党建与业务同推进:日常工作中牢固树立“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以月会、周会、专题会等平台同步落实“一岗双责”各项要求。通过党员攻坚队实现党建和中心工作的强黏连,党政领导班子既关注攻坚目标推进进度,更关注党建发挥的推动成效,切实把党建工作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各环节和全过程,确保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推进。
坚持党建与业务同考核:针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党政班子分工安排,编制形成《基层党组织党建责任制考核清单及考核评价标准》,牢固树立起“抓党建与抓业务同落实、同考核”的工作理念,把党建工作任务和企业经营目标任务一同列入班子成员年度考核指标中,促进“两个责任”有效落实。
二、打造党建与业务的共振点,夯实“双融双促”基础墙
坚持目标融合,为企业发展举旗定向:作为企业的核心,基层党组织需要创建具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并规划实施路径,坚持“发挥支部先锋力量,引领中心工作提质增效”的创建目标,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有机融合,形成“用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用发展成果检验党建成效”的总体思路,逐步搭建起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目标体系。
坚持载体融合,为企业发展聚力赋能: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基层党组织持续抓好“第一议题”学习,在原原本本学的基础上,更注重结合岗位谈体会、谈落实。具体来说,把“学原文、悟原理、作研讨、定督办”贯彻落实在学习行动中,引导党员干部为企业改革发展献言献策,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指导实践的能力。
平台创建方面,借助公司微信公众号、办公场所宣传栏、电子滚动屏等搭建特色学习平台,拓宽“党建+业务”融合共进载体,促进干部职工业务管理能力提升。在党的二十大会议召开以后,探索运用“五度法则”掀起学习热潮,如加强支部导学,发挥党组织“强度”,实现支部学习全覆盖;开展“党课下基层”,支部党政班子纷纷深入基层讲党课,大力开展“调研式学习”,提升政治“温度”;打造可视化学习,拓展学习“广度”,在办公区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长廊”、制作“党的二十大精神文件汇编”、下发“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知识点”、编制“党的历次党代会·一图读懂”图文集等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党员群众间营造出随时随地可视化宣传氛围,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入脑入心;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传递活动,激发党员、群众、青年的学习“热度”;引导支部全体党员及发展党员结合个人岗位实际与对标年度目标任务,撰写“新征程奋斗宣言”,强化学与用的“力度”。
活动融合方面,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党建+”主题实践系列活动,覆盖业务技能竞赛、岗位练兵、专项研讨等内容,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引领力与价值创造力。
坚持队伍融合,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支部积极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让党员做主角、群团做纽带、宣传当喉舌、纪检做利刃,全面用好支部内各方人才力量。建立党务人员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交叉任职机制,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实现双向交流促进,全面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抓住党建与业务互促的突破点,筑牢“双融双促”能力梯
注重党群一心,确保打通业务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牢固树立“把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着力点”的思想,通过充分发挥好党组织政治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拓展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深度和广度。针对企业年度业务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注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冲、领着干”的头雁效用,日常将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攻坚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走在前列、职工群众干在实处。
推行“一制两证”,确保“双培养”机制落地落实:秉持“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宗旨,支部创新推行“一制两证”精细化管理模式,“一制”即“党员(发展党员)积分制”加强党员队伍日常管理。“两证”即发放“党员证”与“发展党员证”,进一步强化党员身份的严肃性与光荣感。每月通过积分晾晒,发挥先进典型在创先争优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在支部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做到了关键岗位有党员把关、关键任务有党员攻关、关键时刻有党员带头。
搭建“一揽子·实干”文化体系,确保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和作风建设双提升:以“实干”为牵引,基层党组织围绕员工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强化干部队伍能力素养全面提升。如先后组织开展“学习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学习研讨、“三重温·三不忘”作风建设提升活动,并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的问题导向,在支部内设置了“思想指导员”与“心理辅导员”督导推进,深刻剖析并解决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员工困难与诉求,推动作风建设与员工能力素养提升深度融合,切实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落脚检验党建成效的关键点,打磨“双融双促”试金石
检验党建引领企业改革发展成效:通过持续推进创新创效工作,通过年度盘点、年底党组织书记述职等方式,分析总结坚持党的领导在促进改革发展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后续企业整体效能优化提供了指导依据。
检验党员能力素质提升成效:通过大力推进岗位练兵、开展内部轮岗历练,支部积极选派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上,让年轻干部把本职岗位作为实践的舞台,在解决难题中积极成才,在应对难事、急事、大事中提高能力。
检验党组织对青年的吸引成效: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基层党组织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部署,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通过开展暖心工程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全面引导青年扣好第一粒扣子。吸引有志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鼓励有志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使优秀的青年员工在投入祖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综上所述,经过三年对“四点双融”法的持续推进,某新能源企业基层党组织已经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逐渐走出一条“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路,为实现企业“十四五”规划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文汉.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实现“三落实”[J].企业文明,2022(03):46-47.
[2]闫俐俐.聚焦“三个融合”下好党建与经营“一盘棋”[J].企业文明,2022(08):51-52.
[3]穆兆勇.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J].党建研究,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