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彭燕青
  
卷宗
2023年22期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

摘要:数学实践性作业,是指通过作业这一形式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思考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它既属于作业的范畴,又有明确的行为特征——实践性,还为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新课标》为开展实践性作业,提供了实践和理论导向。“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新课标充分肯定了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这就要我们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天地,在实践操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实践作业推动小学数学课堂在双减背景下的转型升级,发挥实践作业的独特功能来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提高应用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实践型作业设计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数学实践去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美好体验。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在课内和课外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从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一、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目的

(一)、让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数学,要能积极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师要选取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作为数学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让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

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三)、让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发展应用意识

数学在现实世界里有广泛的应用。数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让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感受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体会数学策略和数学方法,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数学方法,探索和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策略方法。

二、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类型

(一)、调查类:调查可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训练学生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有应用数学的意识,真正体验到数学是有用的。

例如,让学生分小组调查周围人的视力情况。整理调查数据,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

1.统计我组共调查了()人,其中,近视的()人,远视的()人,不近视的()人。

2.用分数、比的形式写出类似的句子,写出数量关系式

近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关系式_____

通过调查分析型的课外实践型作业,把学习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增强了合作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人际交往、获得信息的实践能力。

(二)、操作类:操作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测量、制作),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以解决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相关的作业。这样可以把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思维、培养能力融为一体,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使知识充满活力。

例如,教学“克的初步认识”一节课,可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活动:(1)用弹簧称或电子称称一称2分的硬币(约1克),然后亲手掂一掂,感受1克实物的重量;(2)要求学生称出1克黄豆,数数约有几粒(4—5粒);再要求数出4—5粒黄豆用手掂一掂。充分感知“克”,反复体验1克的重量后,让学生扩展到几克、几十克重量的认识操作中去。课后要求学生找一些物体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反复体验,正确理解度量单位。

(三)、实验类: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自己动手的探究活动。通过实验可以巩固知识点,拓宽知识面。教师在课内外巧妙设置有一定难度而通过努力又能解决的实验课题,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求知的强烈欲望,促进他们知识向纵伸发展。

如:①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将水倒掉,盖上一块湿布。②待黄豆发芽后,选择一颗豆芽测量长度并记录。③填入下表,并制成统计图。

(四)应用类: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开启心智、训练思维、发展能力。让学生在用数学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知数学的魅力。

例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求面积之后,教师布置的课外实践型作业“设计我的家”,粉刷房间内墙和铺地砖。

1、量出各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几米?算出内墙面积是几平方米?

2、假如客厅要铺地砖,怎样合理地设计呢?

3、算出客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最好选用什么规格的地砖?共需多少块地砖?

在这次实践型作业中,数学知识不再是简单的答题,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起到了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发展能力的作用。

总之,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活动、探索为主线,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达到减负增效和减量提质的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在实践作业的学习过程当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数学学科素养。学生像一张白纸,教师要善用多彩的颜料、“实践”的画笔来描绘一幅活力四射的美丽画卷!

参考文献

[1]黄清木.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J].广西教育,2016,(Z1):66.

[2]刘晶.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3]柳菊兴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4]新课程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