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如何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增强执政本领的内在要求就是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新形势对新时期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本文从理论概述、实践意义和提升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
关键词:法治思维;法治方式;领导干部;实践意义;着力点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领导干部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我们办事要依法,遇事要找法,解决问题要用法,化解矛盾要靠法。碰到问题首先想到法律上怎么解决”,这就是法治思维、法治意识。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理论概述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并提,“思维”是个人思考能力,“方式”是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与“行为”的并提,使得二者有效统一,思想最终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法治思想来指导法治过程中的拥有正确的行为方式。这也使得主体“领导干部”得到了特别的突出强调,法治思维的理论更加完整和成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强依法执政、增强执政合法性、推动全面依法治国。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形成“法以治之”“行以法之”的思想,即意识到问题首先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同时在行动上遵守法律规定。
(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内涵
1.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指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时,首先要看问题能否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强调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一种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法治思维它将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形式。它的起点是合法性,它的核心是公平、正义,它的尺度是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
2.法治方式。法治方式是指在工作中秉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事的原则,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将法治观念贯穿于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确保整个工作过程符合法律规定。法治方式是科学的方法,是一种严谨的处理问题态度和理念。
3.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他们之间有着区别与联系。如果说法治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那么法治方式就是一种行为方式。法治思维具有主体性,法治方式则具有客体性。法治思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石,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辩证关系。所以,我们既要树立法治思维,同时也要养成依法处事的行为模式和理念。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和坚决践行法治的行动观是新时期我党意志和思想的前瞻性体现,新时期我党践行依法治国的目的和归宿。
无论是法治思维还是法治方式,都需要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入贯彻落实。只有真正形成了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的思想和实践,才能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发展。
二、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对推进依法治疆的实践意义
(一)实现依法治疆、党委依法执政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治理与治理能力是依托健全法治体系得以实现的”。这说明法治建设在国家政治、文化及经济建设领域中所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是单位的核心,是部门的领头羊,只有身先士卒做表率才能有效推动工作高效地进行,领导干部需要以身作则才能协同全社会群众做好守法、知法,才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领导并建设各项国家任务,坚持创新和转变,运用法治理论知识与具体法治实践活动结合,为实现依法治国方略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依法治疆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宪法、法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前,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深化依法治疆,推动各地区各部门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在这一背景下,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疆,秉持法治思维,用法治方式推动依法治疆向纵深发展。
依法治疆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眼光,立足长远发展,增强各族群众对依法治国的信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扣依法行政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未来五年,要紧扣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贯彻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二)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现代化治理的有效途径
在新时期,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日益飞速发展的节奏,也带来了一些矛盾和利益冲突。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穷则变、变则通”,法治思维的思想得以形成一种理念,法治方式控制得当,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也就自然而然迎刃而解。在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必须看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纷繁复杂,加之民族地区的特有区情,历史与现实、经济与发展、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互相交织。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培养,可以有效遏制这类问题的发生,并通过依法惩治来切实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新时期,我们必须要站在更高层面、更深层次的维度看待问题,学会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让社会矛盾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消弭于无形,真正树立起法治的权威,从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落到实处。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是人民的一份子,其并不能超脱于群众之外,其言其形,也需要在法治之内,并不能跳脱法治之外。”“依规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新疆干部也不例外,必须始终把党规党纪放在心中,自觉按照法律和制度行事,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我们之所以这么努力,其目的是达成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要倾听民众的心声,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展开法治工作,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办事情、做决策必须严格在法治轨道上。新疆的领导干部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必须学会运用法治思维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矛盾,用法治方式科学解决存在的矛盾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增强法治思维和不断推进法治方式增进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认同,利用对法治的信仰来加强党的核心凝聚力,保证长久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着力点
(一)加强法治教育,在实践中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方面的学习培训,要注重从培养领导干部的规则性思维、合法性思维、程序性思维、权益性思维、权责性思维这五种思维着手,强化依法维稳的理念教育,使其树立法治信仰,提升其在实践中运用法治方式的水准。首先,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通过掌握法律知识,明确法律的底线所在,带头尊重法律,不敢僭越和违犯,时刻保持法律第一的思想观念,树立现代法治素养,坚定法治信仰。其次,各级党政机关、部门要重视遵循法治培训,突出法治培训内容的时代性和培训领域的宽泛性。重点应向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倾斜。把宪法、法律列为各级党委(党组)等各类培训阵地的必修课,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法宣在线等平台为领导干部提供丰富的学法资源,通过充实法律知识使其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再次,法治实践有助于法治思维能力的养成。行政执法人员要锤炼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创新参与法治实践活动的方式,诸如“七步议事”等,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办事的实践能力。
(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与法治环境互为依托,彼此促进。要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把法治文化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形成鲜明的反腐败斗争态势和强大磅礴的舆论。首先,积极拓宽法治文化视野,产出更多法治优秀作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育人民的法治情怀,积极提升群众自身的法治觉悟和思想理念。其次,通过建立法治宣传公众号,通过媒体做好大力宣传,树立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法治思想,宣传正能量,定期举行“法治人物”重要宣传,营造积极良好的法治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导群众树立法律高于一切的思想认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监督作用,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理念和法治执行的能力。
(三)依法完善各项评价考察和权力监督机制,在制度保障下塑造法治素养。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加强权力监督、建立健全的问责机制,是保持合规运营和树立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通过严格遵循程序规定、加强公正监督,使领导干部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发展。首先,对于领导干部要严格考核,综合考量其法治素养和法治方式能力。领导干部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情况、运用法律法规处理矛盾的实效,需要在相关考核期限内进行评估,作为其能否被委任或者提拔的重要参考因素。同时参照先进地区的举措,落脚于现实操作的优秀经验,积极寻找自身不足,扬长避短,让领导者在自身的权力范围内展开具体工作,即使身处高位,也始终保持初心,真正地做到为民服务。其次,依法完善权力运行监督与制约机制。通过法律方式,积极地约束领导干部的操守和行为,确保领导干部行为在法律约束范围内,公开化、透明化。
总的来说,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是全面依法治国、实现社会现代化治理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依法执政、保证落实各项依法治理措施,以实际行动践行依法治国的崇高理念。新疆的经济发展在快速发展时期,各级领导干部也面临着新时代考验,积极防范化解各种社会冲突、全面保证新疆的安定团结才能体现出法治思想和法治手段的合理运用。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充分提升自身的法治思维理念,并全面提升法治执行能力,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和应对能力,凝神聚力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起到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玮.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21,(04):47-50.
[2]田英玲,赵传方.习近平法治思想视域下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提升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21,37(04):4-7.
[3]余天明.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21,(19):92-95.
[4]李娜.关于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理性思考[J].法制与社会,2020,(02):124-126.
[5]殷玉明.如何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运用能力[J].知识文库,2017,(02):22
作者简介:李雪梅(1981.10-)女,汉族,山东,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政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