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铁路治安管理创新
摘要:维护铁路治安,确保大动脉畅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此,应开展风险隐患管理机制建设,通过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加强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有效防范、控制,确保管内安全稳定。基于此,本文对铁路安全管理现状的困境以及铁路治安管理创新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铁路治安;风险隐患;管理创新
1铁路治安的重要因素
1.1铁路治安的地位
铁路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具有发展经济的重要地位,是一种大众化、便民的运输工具。铁路运输的进步关乎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让国家铁路事业平稳进步,除了高新技术的研发,安全也是其发展进步恒定不变的主题,频繁发生的铁路安全事故会造成重大的社会、经济等影响。铁路治理安全关乎全民利益,每年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通过火车进行经济贸易,所有铁路治理安全的责任重如泰山,在这个岗位上无论何时都不能对安全掉以轻心。每位在铁路上工作的人员都是守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的战士,随时发现问题就要迅速解决问题,不给危险留任何的喘息的机会。让我们治安人员从基础做起,为旅客保驾护航!
1.2铁路治安创新的必要性
1.2.1保证线路安全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不断发展,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的总运营里程数和运营速度不断上升,根据某平台不完全统计,我国铁路运营里程数到2020年底已达到14.6万公里。由于高铁有其特定的运输方式,如果在路上遇到人为摆设障碍物,非法分子追截打劫列车等不法行为,必定会给人们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与危害。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对铁路安全治理创新的制定了更高的目标,铁路公安局的工作制度与管理也应该随着不断变化发展,一定要保证铁路安全,设立一系列多元化、立体化、多层次化、高质量、高效率的铁路治安防控体制。另外,由于社会程度的不断发展,管理社会化的提高,铁路治理安全创新的实行成为铁路公安局工作的中心重点。
1.2.2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截止2019年我国铁路的货物输送量达43.2亿吨,铁路运输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主动脉,它已成为经济建设的大势,带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们铁路安全保障部门做好铁路安全保卫工作成为重中之重。铁路安全治理公安局的管理创新工作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2.3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需求
自从铁路事业发展以来,一些不法分子胆大妄为,不断制造恶性事端,使得公共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的侵害社会秩序,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社会事件。这些恐怖分子在进行恐怖活动的时候,把行动地点和行动时间放在人口密集的地点和时间段,铁道路线多的站点。这些事件造成多少人的生命逝去,对他们的家人的打击巨大,严重危害着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使铁路公安局的安全管理创新迫在眉睫。
1.2.4要提高警员的工作效率,节省资源的需要
根据统计报道,我国铁路路线的长度不断增加,铁路公安机关的现有警员不能满足铁路快速发展需求,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创新治安管理,让所有机关人员充分协作,发挥出更大的效率,节约社会资源,提高效率。
2铁路安全管理现状的困境
2.1铁路路线的自身特点给安全管理增压
我国因为地域差异,一些站点较偏远,铁路里程多、线长、站点多、接触面积广阔,让整个线路的安全防范的难度增加,虽然铁路有防护网、栅栏等保护措施,但是铁路大多数处于暴露状态,穿过乡镇及郊区的路线,铁路的安全保护设施得不到全面的建设,线路周围违法进入和穿越路线的行为频繁发生,还有一些不思进取之人偷盗铁路器材和设施,严重危害了铁路安全,使得安全机关心有余而力不足。火车线路贯穿不同的地区,这些地区有不同的行政部门监管,所以不法分子进行犯罪后易于躲藏逃窜,很容易躲避公安部门的阻截追捕。
2.2管理层的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一些管理层的干部创新思路不足,意识层次不够高;还有些不发达地区职员普遍老龄化,对于突发事件不能达到及时处理、有效处理,一些职工的文化素质偏低,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遵纪守律的自觉性提不上去,管理层人员的工作难度加大。职工的素质程度决定着自己对于安全意识的理解能力,自控能力不好的人往往出现工作纰漏,导致安全事故出现。这些事情导致管理层干部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干部心态不稳,心理压力增大,上层对下层施压,进行处罚,而基层人员却似难以出现颠大的改变,使一部分干部出现胆怯的心理,致使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困难。随着科技变革、技术更新,管理人员的理念水平也应该随之提升,可提升速率慢,难度增加也是基层治安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信息化管理比较重要,相对于传统而言,这些技能更考验职员的学习能力,但是安全机关单位的一些老警员无法从根基上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只是糊涂的执行,不懂其中的必要性,进而影响铁路治安、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铁路治安管理创新的措施
3.1紧盯重点,切实把控隐患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是把控排查发现环节。要全方位审视线路治安、内部维稳、高铁安保、消防管理、治安整治、刑事打防、安检查危、队伍建设等各个领域,主动带着问题开展工作,确保一旦出现隐患和问题苗头,能够及时发现。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善于举一反三地开展调查研究,综合各种因素、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切实掌握隐患依附的主客观条件,不断提高发现深层次隐患的能力。要把发现隐患作为能力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立健全一线岗位日常巡查、基层所队自查自治、机关部门检查帮促、公安处督查督办等多层次的隐患排查体系,提高隐患排查的全面性。二是把控分析评估环节。要建立健全隐患分析评估机制,探究隐患的规律特点,找准隐患发生的原因、存在条件、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分级管理提供详实可靠依据。要找准诱发隐患的多种原因,充分预想各类隐患的关联性、发酵性,切实把工作做在隐患发生之前,防止因工作滞后带来不良结果。要排除各种干扰,牢牢把握隐患的性质,做到去伪存真,防止胡子眉毛一把抓和忽视根本性的问题。三是把控预防控制环节。要坚持前移关口、抓小防大,立足主动、提前抓早,始终保持敏感警觉,积极主动开展各类隐患的防范,有效消除隐患产生的主客观条件,防止隐患演化为现实危害。要落实隐患控制的第一责任,按照“谁发现,谁控制”的原则,迅速了解情况,抓紧组织处置,实事求是上报,高度敏感、积极及时地做好先期处置工作,防止风险隐患扩大延伸。要坚持自我加压,对发现的隐患往最坏处想,把应对措施考虑周详一些、细致一些、深入一些,提高隐患控制的有效性、全面性。
3.2完善事故管理分析预测机制
一是从一件事故中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统计其数据,掌握事故为什么发生,还有它的规律,究其原因,从管理制度及力度上做出应对措施,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有的放矢的采取避免措施。二是通过事故安全分析,可以为公安部门的行动提供科学的依据及经验,也可以让干部及基层警员认识到缺点,受到深刻的教育,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清楚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提高治安管理水平及能力。三是从中也可以为领导机构快速、准确、更为宏观地掌握基层管理状态,让其快速做出决定,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不会因为“群龙无首”而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致使旅客的利益受到损伤。四是对于未来安全事故进行预测,以犯罪者的心态处理问题,然后进行蹲点、埋伏等行动对铁道犯罪做出有力打击。
3.3完善体系,切实保障隐患管理的常态长效
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要注意工作积累,善于全面总结经验、深刻汲取教训,把好的做法提炼上升为工作制度,健全隐患管理工作体系。要牢固树立管理问题是最大风险源的科学论断,着眼安全需求,建立健全涵盖公安工作、队伍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最大限度地消除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为安全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围绕公安职能正确行使,研究细化工作标准和流程,使每个民警做到应知应会应做,正确履职尽责,强化风险隐患的岗位卡控,防止各类问题发生。二是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公务员管理体制相一致的管理考核办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防止因队伍状态懈怠给安全稳定带来潜在风险隐患,甚至发生现实危害。要把风险隐患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之中,建立健全周推进、月总结、季考评工作机制,全面掌控隐患管理工作进度,严格落实责任倒查、岗位追究,促进风险隐患管理常态开展。要突出抓好对各级领导干部隐患管理绩效的考核评定,充分调动其加强风险隐患管理的积极性,促进风险隐患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三是进一步完善防控体系。要建立健全以“信息主导警务”为方向的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准确把握工作重点、难点、热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全时空的防范控制、主动性的打击整治、综合性的维稳管控、针对性的教育管理等防范工作体系,在人防、物防、技防、联防上下功夫,防止和减少隐患问题的发生,确保一方平安。要通过对隐患管理的实践总结,准确掌握风险隐患的规律特点,及时发布预警,善于把问题隐患作为资源来利用,有效落实超前性的防范措施。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隐患成本为原则,建立健全一整套不同时间、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隐患处置工作体系,不断增强处置隐患的能力水平,确保一旦风险隐患转化为现实危害,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消除。
3.4创新治安管理体制,完善安全防范
现如今我们必须建立稳定的治安管理秩序,努力完善我们对于治安管理的目标,利用科技信息化提高治安管理水平,进而增强铁路的治安管理。治安管理体制水平低等以及监察力度不足是现代铁路治安建设道路上的主力阻力,监察力度不足、体制得不到创新,警员的积极性就提不上去,会影响管理工作的进行效率与质量问题,降低我们对铁路安全的管理水平。所以,针对此种情形,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改进措施:第一,必须增强铁道治安管理工作的监察力度。在任何一种岗位上包括学习,实行监察措施都是对于它自身的一种推动力。所以,通过责任制到个人,具体落实责任,明确治安管理人员的职责,再出现问题的时候,能找到直接负责人,减少工作失误时工作分工不明确互相推搡的现象,可以有力提高铁路沿线警员的积极性及警惕性。第二,严厉打击危害铁路治安的刑事犯罪活动。铁路公安部门按照中央指示,严打严治的精神,针对一个地区的铁路治安及沿线区域治安问题,严厉整顿。对于爆炸、涉枪、杀人、抢劫、盗窃等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犯罪活动进行预防及有力检测,决不让不法分子混入人群,发现疑似一定要彻查,不放过一个人,切实为旅客安全着想。第三,开展爱护公路和法制宣传等活动。对铁路沿线居民群众普及铁路养护安全常识,对其传输有关方面的法律责任,深入城镇、乡村,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铁路法》等相关法律,提高人们爱护铁路的自觉性,积极支持公安及安全部门对罪犯的打击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所以我国铁路安全管理制度及水平必须创新,如果不创新,这将会影响铁路安全管理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加强对治安管理的监督力度,把安全意识贯彻到我们工作中的每一处,不断创新新的安全制度,制定安全目标,完善制度,责任到人,提升所有铁路安全机关人员的安全责任与意识,加强警员应对紧急措施的处理能力,维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厉天红,陆阳.加强铁路货场治安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7,27(05):9-11.
[2]刘欣.铁路拆(割)盗案件治安管理打击及防范[J].学理论,2017,No.771(09):150-151.
[3]钱建革.加强线路治安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铁路公安处为视角[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7,27(0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