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农村幼儿园基于乡土资源实施自然美育的实践探索
摘要:乡土资源包括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乡土活动等,在农村幼儿园美育课程教学中,能否合理开发、有效渗透、综合使用这些资源,对农村幼儿的素质发展及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将从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开发的意义破题,对如何有效利用乡土资源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自然美育;乡土资源;农村幼儿园
引言
乡土资源是农村教育的瑰宝,将乡土资源有效利用于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可以为幼儿提供玩乐、思考、创新的乡土课程,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并进一步丰富幼儿教育资源,推动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近年来,农村幼儿美育教育在内容上不断深耕乡土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但是,在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存在对乡土资源了解欠深入、乡土资源运用意识不强、乡土资源教学形式不够丰富等问题。本文从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美育课程中的运用现状出发,分析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美育课程中内容设置、区域打造、活动研发等方面的有效运用策略,希望可以助力乡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开发乡村美育教育新路径,进一步推动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乡土资源在幼儿美育课程中的运用现状
(一)乡土资源了解欠深入
一些幼师在幼儿课程教学中,由于综合能力的限制,虽然有整合乡土资源和现实教学的理念,但是缺少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风土人情资源的全面了解,不能选择具有代表性且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乡土资源运用到美育课程中,因此难以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质量。这就要求幼师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加深对当地乡土资源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幼儿园等有关部门,用科学的方式去开发乡土资源,多部门合作,构建乡土资源与幼儿园美育的融合课程。
(二)乡土资源运用意识低
一些农村幼儿园及幼师,没有对国家的教学改革引起应有的重视,缺少对乡土资源的运用意识,目前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形式。教学内容老套,小学化教育倾向明显。往往只重视室内教学,忽视室外活动。没有应用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乡土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开展素质教育。也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改进教学方法,导致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止步不前。
二、农村幼儿园基于乡土资源实施自然美育的实践
(一)孕育环境美德,提升审美品质
当幼儿理解了自然中生命和环境融为一体,便能产生尊重自然、感恩自然、关爱自然和敬畏自然的环境美德,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珍惜美好的生活,成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创造者。幼儿环境美德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带领幼儿感知与探究自然过程中,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尊重自然、感恩自然、关爱自然、敬畏自然。幼儿园应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展生活化的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在带领幼儿感知自然与探究自然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育幼儿尊重自然、关爱自然、感恩自然和敬畏自然的环境美德。
(二)优质高效的乡土主题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周边村落展开调研,合理整合现有的资源,进而开展了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幼儿身处农村,在自然环境下,幼儿经常接触到的是鸟语花香、落日红霞、山川河流,还有四处可见的田地……春夏秋冬四季变换都尽收幼儿的眼底,于是,“春夏秋冬”系列主题活动由此展开。以大班主题活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例,教师带领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幼儿发现了新长出的小草、草地上小鸟的羽毛、门口大柳树的嫩绿枝丫;在美工区,幼儿带着自己从户外草地上捡的碎石、花瓣、小草制作了创意手工作品“瓶子里的春天”;在种植区,幼儿从家里带来种子亲手种下,并为它除草、浇水、施肥;在家园共育活动中,幼儿在街道上为春天的花儿摄影,在麦地里向小麦苗问好,去厨房阿姨家的桃林赏桃花……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切身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时,幼儿认识了桃花的颜色、闻到了桃花的气味、数出了桃花的花瓣数、感受到了草地的松软,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和新奇,这个过程大大提升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
(三)投放乡土材料,设立特色区域
幼儿园的特色区域创设是一项隐性环境打造工程,特色区域所包含的美育价值是非常大的,幼儿园需要深入挖掘乡土材料的教育价值,并将其与创建特色区域相结合,改变小学化的教室空间布局,创设幼儿园区域空间,凸显幼儿主体地位。第一,凸显幼儿主体,创设区域空间。教师可以抓美术区域创意活动,发挥幼儿在创设区域空间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幼儿将感知的美自由地表现出来。在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寻找春天,用花、草、树叶蘸上各种颜色尽情创作,表现花草地的肌理之美;在夏天,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去画荷花、荷叶,展示自己笔下最美的莲叶;在秋天,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落叶、果实,创作灵感琳琅满目的树叶创意画;在冬天,教师要不畏严寒与幼儿一起动笔画梅花,制作干花书签。在区域活动中准备丰富的材料,更好地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使他们有更多的探索空间和思考机会。第二,运用生态材料,满足幼儿探索。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具备多样化乡土材料的优势。教师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身边的材料,以此丰富幼儿探索欲。收集乡土材料时,一要做好家园合作,二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收集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深入山野田间收集素材,并鼓励家长一起行动。收集过程中,教师、家长以引导为主,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收集,以提高他们对活动的兴趣性、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应拓展思维、开阔眼界,明确乡土材料的使用范围和用途,为之后的活动做好铺垫。
结束语
大自然是我们的活教材,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幼儿园各类活动,创造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扬其所长,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发好、利用好乡土资源,为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值得参考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殷静.乡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环县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教师,2022(14).
[2]陈晖.乡土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效运用[J].幸福家庭,2021(02).
[3]万毅毅.农村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利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