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陈颖
  
卷宗
2023年33期
涞水县石亭学区高村幼儿园

摘要: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在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解决了农村儿童“有学上”的问题,但由于受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依然是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主要由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构成,如办学经费、基础设施与设备设施、教师队伍等,这些资源支撑着农村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一些农村地区出现幼儿园办学的资金投入不足、物质条件保障水平较低和教师缺乏等现象,这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和农村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不断优化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才能更好地改善软件和硬件的条件,为农村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促进教育公平向农村学前教育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连续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取得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关心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了极大程度缓解。但是在部分乡村地区,学前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放开,农村地区儿童入园需求逐渐加大,部分农村地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数量不足、收费较高、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满足儿童就近入园需求等矛盾日益凸显。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学前教育是乡村振兴基础中的基础,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乡村地区儿童而言,高质量的早期关爱与启蒙教育,对于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具有积极作用。

一、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政策供给不足

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农村学前教育作为纯粹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提供政策予以保障。通常情况下,政府政策保障越充分,越有利于资源流向农村学前教育,就越有利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相反,当政策保障不足或者出现严重缺失时,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就会缺乏保障,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在影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中,政策供给居于首要地位。学前教育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相关政策供给与调节,才能使来自行政系统和社会层面的更多更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合理流向农村,支撑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若离开了政策的供给与调节,要对总量有限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就失去了政策支撑,同时农村学前教育也将失去公共产品这一属性。

(二)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强调相关要素的统一谋划与治理,要求系统性、整体性改革和总体性调适,并对相关资源进行均衡配置,确保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体系与制度机制、文化氛围和人口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在区域分布、园所分布等方面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偏向中心乡镇而不是偏远农村,偏向发达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而不是欠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农村;二是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偏向公办幼儿园而不是民办幼儿园,偏向乡镇中心幼儿园而不是村幼儿园,偏向优质幼儿园而不是普通幼儿园。同时,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在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也存在不均衡,出现重基础设施建设轻师资、重财力轻人力等现象。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策略

(一)优化地方政策与政策配套

地方政府是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其作为起着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关键性作用。优化地方政策与政策配套有助于促进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在不同园际之间的合理配置。地方政府要坚持教育公平,优化“省—市—县—镇”四级政策体系,加强政策配套与国家相关政策衔接,发挥政策体系的合力和政策整体效能。一方面,要优化财政投入政策、奖补政策,以此优化财力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优化教师培养政策和人事制度、待遇保障政策,以此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还要优化农村学前教育基础建设相关政策,确保物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另外,要注意在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的基础上,强化政策工具的综合性、整体性、创新性,有效发挥政策工具的整体效应。

(二)创新资金要素流动机制

资金要素是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关键要素,也是改善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条件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到农村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针对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学前教育财力资源配置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要在进一步明确农村学前教育公办性质幼儿园财政拨款标准及其保障主体的基础上,构建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学前教育的工作架构与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学前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农村学前教育资金投入结构与模式。如探索“财政+企业”“财政+企事业”“财政+企事业+个人”的资金投入机制,对进入农村学前教育领域的社会资本给予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对进入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取得显著成效的社会资本进行表彰,建立和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共同体。在财力资源保障上逐步缩小农村幼儿园与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差距,缩小普通幼儿园与优质幼儿园的差距,缩小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差距。

(三)创新教师要素保障机制

教师队伍是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引才聚才用才机制,改革创新编制供给与使用,畅通教师能进能出渠道。优化和创新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整体待遇。构建政府、幼儿园举办方、企业共同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格局和制度机制体系,保障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权利,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职业吸引力和荣誉感、归属感、幸福感,增强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结束语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涉及面广,内容繁多,与各级政府、各领域和社会力量紧密相关。因此,要坚持治理理念和系统思维,优化政策供给,创新要素流动与供给机制,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建立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共同体,促进更多、更优质的资源向农村学前教育流动,以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超华.教育公平的本质及其社会价值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7):26-33.

[2]何彩莲.广西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22:18-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