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

于海
  
卷宗
2023年33期
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摘要:目前,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尚不够健全,尤其是针对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即年龄≥60岁的社区常住居民),通过调查了解山东省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为推进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以有效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

引言

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活动的重要空间,在解决老年人心理健康养老服务问题上应发挥重要作用,健全并完善社区心理健康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将势在必行。为解决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有必要分析社区老年人的心理现状和产生心理问题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1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1.1心理养老服务内容片面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主要获得过洗衣做饭、卫生打扫、日间照料、外出陪同和疾病诊疗等养老服务,服务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方面,大多数老年人并未获得过精神心理方面的服务。精神慰藉主要以聊天解闷为主,缺乏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精神文化活动等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项目内容少、活动形式单一,精神心理服务明显不足,不能依据老人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与老人服务需求不匹配。

1.2心理服务宣传教育活动不到位

调查显示,老年人通过电视广播、社区宣传和网络咨询等渠道对心理健康有所了解,但是绝大部分老年人关注程度仍停留在偶尔关注、很少关注,甚至完全不关注上。表明社区在心理养老服务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但因为心理教育活动举办次数较少,缺乏专业人员对心理知识宣讲,老人对宣讲内容信任感低,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率低,宣讲覆盖老人群体窄,导致活动宣传推广效果并不理想。此外,社区采用印发宣传手册的方式,让老人掌握基本的心理知识。这样单一的获取心理知识的途径,降低了老人了解手册具体内容的积极性,受到视力下降和理解能力低等因素影响,宣传效果受限。

1.3心理服务需求关注度不足

从调查中可知,社区设有健康诊疗室、康复保健室、棋牌室、兴趣活动室等服务场所,但并没有设立心理咨询室,没有配备专业服务人员。社区未能根据老人需求对养老服务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服务项目缺乏针对性,内容倾向于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方面,对精神、心理方面关注度不够,造成老人需求与供给矛盾加剧。

2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优化策略

2.1完善社区心理养老服务内容

丰富社会活动,提升社会价值。在社区内积极组织面向老年人群体的读书、棋牌、体育锻炼等活动,丰富老人空闲生活;为具有相同爱好的老人建立兴趣小组,引导老人间的沟通,帮助寻找情感述说对象,拓展老人的社交网络,满足社会交往需求。同时,老年人要学会转移注意力,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心理暗示、自我安慰来减轻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影响,提升自我疏导能力。社区对不同年龄组的老人开展不同的社会活动,为中低龄老人开展社区互助、邻里帮扶和户外健心活动;根据高龄老人以往的工作经历,举办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引导老人分享那个时代工作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及经验。对老年人的工作价值给予肯定和赞扬,增加老人社会活动的参与感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减轻心理压力,降低抑郁风险。

2.2加大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力度

增加活动次数,扩大宣传群体。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充分调动老人参与积极性,让更多老人参与其中,扩大宣传覆盖范围。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专业人员等向老年人宣传,提升老人的心理健康素养。同时,鼓励老人亲友参与心理教育活动,提高亲属心理陪护能力,促使社区形成一种重视精神心理赡养的良好氛围。拓展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社区采用印发心理健康宣传读本、制作心理健康知识短视频、微电影、设置相关宣传栏和街道广播等,宣传心理健康小知识。帮助老年人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提升老年人心理养老的意识。

2.3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提升居民主动参与心理服务意愿。老年人产生孤独的重要原因就是子女探望时间少,沟通频率低。作为子女需要提高认识,尽自己的赡养义务,多抽出点时间回家探望父母,增加与老人沟通,减少其孤独感。社区鼓励居民利用心理健康读本、心理教育短视频、微电影等方式,与老人一起学习掌握基本心理知识,调动子女参与社区心理自治积极性,引导老人主动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畅通家庭社区沟通渠道,形成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2.4合作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活动

与医院开展合作,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和社会工作者的心理服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举办免费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评估和精神保健等活动。积极引进社会组织入驻社区,设立专业人员负责心理咨询,建立老年人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心理干预,定期随访。对有严重心理问题需要治疗的老年人,及时与其亲属联系,陪同老人到专业机构心理治疗。

结束语

为了有效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两大国家战略,政府部门应制定有关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专项法规、政策,不仅要规定其服务的性质、内容、形式、条件等,还应该规定考核评价标准,把其纳入社区考核体系。同时,积极培养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积极评估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在社区广泛开展各类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行动,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全面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活动。

参考文献

[1]滕丽新,黄希庭,陈本友.英国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3).

[2]丁瑾靓,叶一舵.美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及启示[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

[3]张婧哲.居家养老老年人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8.

作者简介

于海(1980.5-)男,汉,山东乳山,大学本科,助理社工师,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