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高校校园危机事件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概率逐年呈现上升化和复杂化态势,对高校师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旨在通过聚焦校园危机事件这一主题,进一步探索提升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的内涵、存在问题和具体措施,为高校应对校园危机事件提供有效依据,为高校校园安全稳定贡献坚实力量。
关键词:校园危机事件;应急处置;对策研究
课题项目:高校辅导员危机事件处理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编号:22GSZFY012;课题来源:沈阳工业大学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不断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种影响对于以“00后”为主体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影响更为强烈,该群体具有个性鲜明、思维超前、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社会生活经验较少等实际特点,该特点将进一步导致学生在学校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极易受思想情绪、特定事件影响做出冲动行为,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校园危机事件应对造成了较大困难,其复杂性和多变性也在呈现上升态势。因此,探索有效的校园危机事件处理及预防对策研究意义重大。
一、做好高校校园危机事件应急处理重要意义
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高校不仅要面对来自外部社会的压力,也要面对内部学生和教师的负面情绪及社会舆论的影响。[1]此时,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校园安全稳定是高校工作的底线和红线,保证校园师生安全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处理好校园危机事件是提升高校安全的必然要求。其次,提升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可以增强高校的组织机构能力。[2]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高校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的识别危机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便高效、精准、正确地进行危机事件源头治理。[3]最后,校园危机事件会对高校的形象和声誉造成影响,提升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能够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二、高校校园危机事件预防及处置存在问题
一是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高校校园中出现的各类危机事件,如人身伤害、学生自杀、火灾、意外事故等,由于高校校园管理对危机事件处理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应对措施,导致了危机事件发生后,无法快速、有效、科学采取应对举措,进而导致危机事件进一步蔓延,形成威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学校声誉受损等恶性结果。
二是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缺乏有效预案。随着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多数高校均已建立起校园危机事件应急预案,以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然而,目前多数高校的应对预案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更多是体现在纸面层面,缺乏演练实践经验,无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这就导致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的实效性大大降低。在高校制定的校园危机事件应急预案过程中,还缺乏与时俱进特性的问题,没有结合时代特点和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系统性的应急预案,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例如,应急预案没有充分考虑到危机事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处理过程中简单直接,为危机事件后续处理埋下较大隐患。
三是高校缺乏经验丰富的危机事件应急处置团队。受高校性质所限,高校员工以教师为主体,管理干部各有分工,针对危机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团队很难做到专职化和专业化,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工作团队紧急情况缺乏应急处置能力等问题,导致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缺乏有效科学指导,进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导致危机处理不当,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高校校园危机事件应急处置对策研究
高校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校园危机事件,应该综合运用法治、技术和管理等手段,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应急预案体系和校园安全防护系统,同时,要科学性经常性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建立起完善的应急培训体系。只有切实做到以上五点,才能够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应对,将产生影响和伤害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障校园师生安全。
1.建立完善组织架构
在面对不可预知的校园危机事件时,高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置组织架构是重中之重,组织架构必须明确责任人与具体分工,组织机构下要设置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应建立科学完备的应急联系系统,在联系系统内明确各部门应急处置第一责任人,确保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第一时间,能够有效调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形成快速协同配合,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做好危机事件处置及后续工作。
2.形成有效应急预案
高校要在充分考虑各类校园常见危机事件应对基础上,求同存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预案为依据,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查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总结存在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有效整改,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应急预案可以快速有效运行,达到应急处置效果,有效保障校园师生安全。
3.构建校园安防系统
加强校园安防系统硬件建设,形成一套完善的校园安全防控自动化系统,能够为处置校园危机事件提供坚实保障。学校应该投入专项经费,做好门禁系统、电子围栏系统、联网监控系统等基础建设,结合学校所属地域和实际特点,加强火灾、水灾等常见灾害报警系统及相关安全设施,增设安全照明系统等。在此基础上,定期对设备开展检修维护,确保安防系统24小时全周期正常运行。安防系统的建立既可以从一定层面避免校园危机事件发生,也能为已发生校园危机事件的后续处理提供有效依据,十分重要。
4.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高校要依托学生处、公安处(保卫处)、宣传部等职能部门,对全体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全面普及安全知识,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防护作用,在萌芽阶段掐灭校园危机事件的导火索,最大限度避免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
5.完善应急培训体系
高校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的应急处置工作队伍,是快速有效解决校园危机事件的关键。因此,高校要在组织机构和应急预案框架内,加强校园应急处置队伍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应急培训体系,通过培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更好为校园危机事件应对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江鹏 .现代大学校园危机事件的排查与干预 [J].山西教育 ( 管理 ),2022(12).
[2]李津乐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提升研究 [J].国际公关 ,2022(18).
[3]吴梦 .新时代高校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提升研究[J].国际公关 ,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