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朝鲜族传统婚嫁风俗的礼仪与民俗研究
摘要: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其中婚嫁风俗具有独特的风俗特点,本文对朝鲜族传统婚嫁风俗的礼仪与民俗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后期民族婚嫁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朝鲜族;婚嫁;礼仪
一.婚前接触
朝鲜族婚礼形式由最传统的“男归女家”,再到后来的“迎亲”,本文选取的是折中的“半迎亲”的婚娶方式。传统朝鲜族婚礼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以“六礼”作为婚礼的模式,其主要包括“采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正式的“六礼”之前还需要男女双方进行接触,商定婚事。这个过程中一般是以媒人为中介进行的,经过媒人的奔波,男女双方父母基本同意婚事以后,男家父母便去女家看看姑娘,这叫“干深”,即相亲。相亲时,姑娘从田房中出来拜见男方父母。之后,男家向女家求婚,女家如果同意,男家把小伙的“四柱”送到女方家中。“四柱”是指出生的年、月、日和时辰。女家接到男方“四柱”后,要进行“宫合四柱”。所谓“宫合”,是把待婚男女的“四柱”对照“五行进行推算,看双方是否匹配。这和汉族的“合八字”是一码事。如男子生于庚戍,属狗;女子生于丙寅,属虎,两者就不能相配。经过“宫合四柱”后,女家认为合适,就答应同男方联姻。
二.迎娶仪式
朝鲜族传统婚嫁风俗的礼仪与民俗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迎娶仪式是整个婚礼仪式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男女双方的家庭进行相互了解之后,便开始了“六礼”的程序。男方向女方“送礼求婚”,即“纳采”。同时,还探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时辰,这叫“问名”。之后,男方通知女方选择吉日订婚,这就是“纳吉”。纳吉之后便是“纳币”,又叫“纳征”。“纳币”时,男方要把聘礼和婚书送到女方。接着便是“请期”。这是男家把选定的结婚日期以书面形式送往女家征求意见。总之,朝鲜族传统婚嫁风俗中的迎娶仪式是一个充满着文化意义的过程。它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崇尚家庭和睦、尊重长辈、传承家族等一系列文化特点,也承载着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
三.迎亲仪式
在朝鲜族传统婚嫁风俗中,迎亲仪式是整个婚礼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到了吉日良辰,新郎就亲自前去迎娶新娘,这就叫“亲迎”。在整个迎亲仪式中,有很多细节和仪式需要遵循。解放前,朝鲜族亲迎仪式,也受到汉族古代婚礼的一些影响。吉日这天,新郎清晨起身后就要到祠堂中参拜祖先,并且要向父辈陈述自己即将结婚的事实。这时,父辈会叮嘱新郎“迎回妻子,延续香火吧!”新郎应作出“谨遵父命”一类的回答。新郎前往女家迎娶新娘,必须由新郎的长辈作傧相陪伴。迎亲路上,走在新郎前面的是一个手捧一对用红布包着的木雁的人,这个人被称为“雁夫”。骑着白马或坐轿的新郎跟在雁夫身后,在迎亲队伍的拥护下一路走向女方村庄。到了女方村庄,新郎不能直接闯入新娘家,而要在女家近邻借一所房子临时驻足。在这儿,新郎要换上官服。官服本是做官的人所穿,平头百姓是不能穿的。但结婚是人生大事,朝鲜风俗,平头百姓结婚时也允许穿一次九品官服。吉林和龙县一带,新郎迎亲的头一天不能踩地,离家上马时踩粮袋,到女方村庄下马时的第一脚也必须踩在粮袋上,意思是婚后稻谷满仓,生活富足。等到了规定时刻,新郎在雁夫的引领下,由临时驻足的地方走向新娘家。在庭院中,新郎用官服下摆托着一对木雁献给新娘的母亲。新娘的母亲也一定要用裙子的下摆接过木雁。
总之,迎亲仪式是朝鲜族传统婚嫁风俗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礼仪和民俗活动。它不仅是新郎迎娶新娘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家族和亲友们表达祝福和祈福的一种方式。在现代社会,尽管婚礼方式和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迎亲仪式这一传统礼仪依然被许多朝鲜族人所传承和重视。
四.婚礼仪式
在朝鲜族传统婚嫁风俗中,婚礼仪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中有很多的细节和传统习俗,这些都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郎迎入新娘家中,由新娘的母亲接过木雁,献罢木雁,新郎就可以进入新娘家中早已布置好的醮礼厅。醮礼厅中央合放着两张桌子,两张桌子的合缝处着青松翠竹,松竹上面披着青色、红色丝线,旁边分放着两只木雁,以及用盘子盛着酒杯和食品。在主婚者的引导下,新郎新娘分西东两侧站定,新郎首先向新娘作拜敬酒。之后,新娘谢拜,再向新郎敬酒。醮礼仪式结束后,新娘被引入喜筵中。
综上所述,朝鲜族传统婚嫁风俗中的婚礼仪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环节,包括传统婚礼服饰、聘礼以及嫁妆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代表着朝鲜族文化的一部分,也彰显着家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在今天,虽然有些传统习俗已经逐渐消失,但是其文化精神却一直影响着新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五.新婚生活与习俗
在朝鲜族传统婚嫁风俗中,新婚生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涉及许多习俗和礼仪。在女方到男方家三天之后,所有仪式结束了。女方长辈把新娘托付给亲家,并嘱咐新娘:以后要侍奉好公婆,夫妻间要相亲相爱,要使家庭和睦,千万不能做出有损两家门面的事情来。新娘要在公婆面前向抚育自己成人的长辈表示:按长辈们嘱咐的话去行事,勤俭持家,孝敬公婆。朝鲜族家庭以和睦友爱著称。在新婚之后,新人要一直关注婚姻的经营和维持。朝鲜族有许多关于如何维持婚姻的习俗和传统,比如夫妻要倾听和尊重对方,共同经营家庭,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婚后,丈夫妻子同舟共济,相敬如宾。
总之,朝鲜族传统婚嫁风俗中的新婚生活与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依然能够为人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维护和经营家庭。
参考文献
[1]七野帆乃美.延边朝鲜族婚礼仪式变迁研究[D].延边大学,2021.
[2]李华.传统的重建:现行朝鲜族婚礼的人类学解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03):66-73+143.
[3]李桂瑶.传统与现代:城镇化空间下朝鲜族婚礼饮食的变迁[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3(05):6-9.
[4]崔明玉.社会变迁中的朝鲜族婚礼文化[A].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一届学术评奖文集2008-2011[C].:吉林省博物馆协会,2012:98-104.
[5]千寿山.朝鲜族风俗[M].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111-127.
[6]吴存浩.中国婚俗[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