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新时代干部人事档案集中管理背景下档案数据中心的功能架构与推进策略探究

莫晗飞
  
卷宗
2023年4期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育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承载历史、资政育人、利国利民、汇集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随着《“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发布,特别是在当下纵深推进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干部人事档案治理实践中存在的模式适应及供需矛盾等问题,暴露了政府部门对于档案数据的资源掌控能力、协调引领能力和利用服务能力的不足。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功能架构

为解决干部人事档案治理实践中的诸多难题,干部人事档案的治理工作方向需要逐步转向“整体智治”。具体表现为整体化和智慧化两大趋向:一是干部人事档案治理整体化。干部人事档案治理的整体化趋向表现为组织体系的一体化转向(暨实现区域一体、部门联动、业务统筹的一体化贯通模式)。干部人事档案治理的整体化趋向还表现为档案管理设施建设的系统化转向。二是干部人事档案治理智慧化。一方面,干部人事档案治理的智慧化趋向表现为干部人事档案数据赋能政府行政管理,提高政府组织人事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干部人事档案治理的智慧化案行业的智能化建设。

一、新时代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的功能架构

数据中心功能架构应具备干部人事档案数据资源中心、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与业务中心、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应用中心为一体。

一是干部人事档案数据资源中心作为“资源中心”,其职能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干部人事档案资源数据化汇集。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应实现档案数据资源在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的汇集聚合,并以“干部任免审批表编辑器”相关技术或OCR技术为基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情况、当前岗位及目标岗位匹配度进行分析。二是多模态归档和永久保存,干部人事档案具有非常高的存储及利用价值,需要永久保存。干部人事档案按存储介质可分为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按权限可分为中管、省管、市管、区(县)管档案,按年龄可分为在职档案及离退休档案。三是档案资源智能化监管,结合现代化干部人事档案系统,可按管理权限、按存储介质、按档案在职状态及档案所属单位进行智能化监督管理。四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档案存储严格遵循积极预防、综合防范原则,在政策引导下建立一种完善长效的安全机制。

二是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与业务中心建立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双驱动的“中台”架构。一方面,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要运用数据中台实现档案数据资产管理。另一方面,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要运用业务中台实现对干部人事档案业务的支撑。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台侧重数据能力的计算挖掘,干部人事档案业务中台侧重业务能力的共享复用,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之间的融合交换,能够打通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与业务之间的壁垒,实现数据与业务的深度对接和价值创新,这将大大提升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开发的效率,使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成为干部人事档案数据赋能政务服务的“智慧引擎”。

三是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应用中心具体职能表现为干部人事档案数据服务的一体化和智慧化。干部人事档案数据服务一体化体现在平台应用和服务对象两个方面。在平台应用上,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应用服务平台,利用平台驱动服务整合。在服务对象上,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需要为不同利用主体提供对应的应用入口和数据服务,实现不同功能应用的统一协调管理。干部人事档案数据服务智慧化体现在干部人事档案数据服务向知识化服务、场景化服务和精准化服务转变。首先是通过提炼或关联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及知识信息,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应能实现知识在干部人事档案数据生命周期内的积累和挖掘,从而实现知识服务与知识共享。其次是通过细化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应用场景,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应能利用场景化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实现各项干部人事档案治理功能的落地,以场景应用推动干部人事档案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有是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应能基于服务对象行为和干部人事档案数据进行分析,开展更加精准的干部人事档案个体服务。

二、新时代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的推进策略及建议

一是培养数据生态思维,倡导超前布局思想。首先要培养数据生态思维。为干部人事档案数据治理营造具有全价值链的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生态环境。再有要秉持超前布局的治理思想。要充分结合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政策,以长远的眼光研判未来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增长趋势和社会需求取向,实现统一领导,统筹建设。

二是制定一体化标准体系,构建开放共享机制。针对目前的治理现状,干部人事档案部门需要根据国家关于数据管理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话语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为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建设提供规划指导和工作支持。一方面,在宏观视角上,需要建立政务数据汇交共享制度体系和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全过程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开放共享和资产保护制度体系;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数据赋能效果评估体系、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的建设标准、绩效评价及监测体系等具体实施办法也需要统一制定,确保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建设既能立足现实选人用人工作需要又可着眼未来。

三是加强多方合作协同,对接数字化改革。在政府系统内,以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建设带动治理要素重构,形成纵向省市区(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机构所在组织人事部门协同合作及横向同级政府部门业务联动模式。在政府系统外,首先要与科研机构、大型数据运营商、信息服务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速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的技术落地、应用迭代和人性化服务。其次要关注社会公众的服务体验和利益驱动,真正在供给与需求之间搭建沟通反馈的桥梁。

四是构筑可信防护体系,推动技术应用赋能。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中心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可信防护体系,加快特色应用场景创新,推动干部人事档案数据跨业务集成、跨系统利用、跨业态共享。同时,兼顾升级档案数据中心防护等级,组建并形成档案室、阅档室、整档室、办公室及数据中心等“五室分设”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干部人事档案保管、利用、转递、接收及信息化等工作成效,为选人用人工作中档案“凡提必审”环节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谭必勇,章岸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背景下档案数据中心的功能架构与推荐策略[J].中国档案,2023(01):7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