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专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型课程《电路与电工技术》混合式教学探索研究
摘要: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模式也需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本文以《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为例从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项目任务来源介绍了课程如何进行产教融合,用实例介绍了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专业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探索适应当下学习环境和学生特点的职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的主要是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职业院校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感觉比较枯燥,学起来比较吃力,针对以上特点,如何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本文以产教融合型课程《电路与电工技术》为例,探索适应专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机电类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法和路径。
一、项目任务来源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真正做到产教融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未来的工作岗位进行无缝衔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职业院校的教师一直致力于课程的改革,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现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学习模式枯燥乏味加上学生本身学习基础的差别很多学生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学习跟不上,越拉越远,最后干脆不再听课。而设置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探索、动手操作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则更加感兴趣,课程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而且通过自己亲自操作总结学到的知识则更加牢固,易于理解。因此教师的教学重心应从重视讲解转移到课前的课程设计、教学情境的设置以及动手操作项目的来源和实施。为使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适应工作岗位,课程中的教学情境和教学项目来源于校企合作企业真实的项目案例,因此每次课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用心去设计,真正起到指导引领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操作中发现问题,掌握知识点,尽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操作中出现的其他问题,通过教学改革尝试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原先的上课打盹,懒洋洋的学习状态改善了,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学间互帮互助,不懂就问,学生变得乐于学、善于学,为了按时完成相关任务,课间时间学生也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课上遇到的问题。
二、实施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由于课上的学习时间有限,教师设计的教学项目不能覆盖企业所有的项目,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的问题一定远远大于课上遇到的问题,因此通过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主要的目的还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然后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日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学生在课前一定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建设了线上教学资源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的补充,课前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课前自学、预习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且线上平台还有教师的讲解、有练习题、有题库、有讨论等,加之现在学院内部无线网络全覆盖,只要学生想学、喜欢学,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课上通过设置情境引入任务-任务分析-案例示范-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知识提炼六个环节实施。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完成学习任务,验证理论知识,加强动手操作能力。课后教师在线上平台发布拓展任务,通过拓展任务巩固所学知识。例如电气控制电路部分的顺序控制电路教学中,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在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自主学习知识点,让学生探究联锁控制的作用、顺序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等,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教师则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上教师设置情境引出教学任务,分析此项目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如何实现多台电动机按照一定顺序起动停止,在分析引领的基础上学生带着任务以小组的形式设计具体的实现电路。接下来教师以其他班级学生某个小组的设计作品为例带领学生对设计电路进行改进,并进行动手操作案例示范,展示操作规程步骤,强调动手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因素。任务实施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电气控制电路的基础上进行安装、接线、调试,通过此环节的实施,让学生掌握顺序控制电路安装调试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待工作细节精益求精、细致严谨的态度。任务评价环节学生分组展示成果,教师评分,组与组之间互评。通过任务评价教育学生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要公平合理,认真对待。知识提炼环节教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提炼知识点,强调注意事项。
课后拓展部分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线上平台提交作业。例如顺序控制电路的课后拓展环节一是让学生运用仿真软件练习顺序控制电路安装接线,提炼总结本次课知识点,撰写个人心得体会。二是在课上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两台电动机同时起动、顺序停止的电气控制电路和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动、顺序停止的电气控制电路。
三、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及理念
为了进行课程思政,将某些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地融入专业课程中,这是很多专业课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课程思政教学如何做到不生硬,如盐入水,润物无声?课程思政融什么?这是课程思政的难点[1]。思政元素应取之于课,用之于课,融之于课。《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根据国家政策、区域行业企业和学生等多维度调研确定了课程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目标,深度分析课程内容,构建教学内容与思政育人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因此课程应根据学生的毕业要求,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中的课点,将这些课点融进所确定的项目任务中,在这些课点的授课环节融进课程思政元素,进而达到教学要求,完成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知识的巩固掌握,也是专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毛瑛,贾晓慧.高职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优化分析——基于学生评价以民航运输服务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