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生活教育视角下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思与行
摘要:在生活教育的广阔视野下,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智慧,它要求教师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课程内容紧密融合,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自然习得知识,发展技能。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深刻思考生活教育的内涵,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有效确保幼儿园课程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生活教育的理念出发,探讨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园;课程生活化
生活教育在于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为教育应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和活动都蕴含着教育的价值,是教育的宝贵资源。同时,教育也应以生活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经验,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一、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现状之思
1.1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脱节
许多幼儿园在追求课程新颖性、独特性的同时,忽视了课程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的联系,这就导致了课程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脱节,幼儿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无法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1.2教师实施生活化课程方法不足
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生活化课程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培训,无法将生活元素有效地融入到课程中。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照搬生活中的场景或事件,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导致生活化课程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1]
1.3生活化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许多幼儿园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将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为主要评价标准,而忽视了幼儿在生活化课程中的表现和发展,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也无法为生活化课程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1.4家长对生活化课程理解与支持不足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的态度和支持对于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许多家长对于生活化课程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层次,认为只是让幼儿在游戏中玩耍,而忽视了生活化课程的重要作用,导致家长对于生活化课程的不支持、不配合,严重影响了生活化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之行
2.1建立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库
为了有效实施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建立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库显得尤为重要。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库要广泛收集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教育资源,可以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场景、活动等,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这样的资源库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帮助他们将课程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随着季节的变化、节日的来临以及社会的发展,新的生活元素不断涌现。因此,资源库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将新的生活元素和主题及时引入其中,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鲜感和时效性。同时,资源库还应具备互动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可以设置互动板块,让幼儿上传自己的生活照片、分享生活小故事等,让资源库成为幼儿与课程互动的桥梁。
2.2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一方面,在培训过程中,要引导教师深入理解生活化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们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理论能够明确生活化课程的目标、原则和实施路径,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课程设计的方向。同时,培训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将生活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让教学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另一方面,培训还应着重提升教师在实施生活化课程中的教学技能。具体来说,需要引导教师学习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充分调动起来。另外,教师们还要学会组织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的方法,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2.3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优化课程评价体系是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传统的知识技能考核外,更要关注幼儿在课程中的情感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教师需要设立多维度的评价标准,更加全面地反映幼儿的学习成果,有效避免单一评价带来的片面性。同时,这些评价标准应与生活化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相契合,进一步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
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化课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幼儿的学习成果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评价体系应能够及时捕捉幼儿在课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纵向比较。教师通过定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课程调整和教学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2.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不仅能够促进家园共育的实现,还可以确保生活化课程的顺利推进,让幼儿在更加和谐、统一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首先,幼儿园要积极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通过定期的家长会、亲子活动等方式,及时向家长传递生活化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情况。同时,也要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生活化课程的看法和期望。这样,幼儿园能够更好地理解家长的需求,进而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其次,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生活化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来,可以组织家长志愿者协助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以邀请有特长的家长来园分享经验等,从而有效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同时还能够丰富课程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另外,家长在参与过程中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从而与幼儿园形成更加紧密的教育合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活教育的视角下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当前,幼儿园课程虽已初步融入生活元素,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反思现状,深化对生活化课程的理解。同时,还要建立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库、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优化课程评价体系以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逐步推进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与生活的有机融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娇娇,谢华.生活教育视角下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思与行[J].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3(05):7-9.
[2]许梦云.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策略思考[J].智力,2023(35):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