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艺术实践在培养高校声乐表演人才中的重要性

余昊天
  
卷宗
2024年14期
四川轻化工大学

摘要:音乐表演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声乐演唱技能、音乐审美能力以及声乐表演素养,最终实现声乐表演人才培养目标。在高校开展的声乐表演人才培养过程中,艺术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中,很多高校对于艺术实践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艺术实践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新时期下,高校要加强对艺术实践的重视程度,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表演人才为目标,加强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采取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艺术实践;高校;声乐表演

引言

在高校开展的声乐表演教学过程中,艺术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技能、音乐审美能力以及声乐表演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在高校声乐表演教学过程中,艺术实践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艺术实践缺乏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新时期下,高校要加强对艺术实践的重视程度,以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水平和音乐审美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式和教学手段,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要加强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完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校声乐表演人才。

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艺术实践教学是高校声乐表演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声乐表演水平的提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高校声乐表演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艺术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中,从而提高演唱水平。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声乐表演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声乐演唱水平。例如在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在进行演唱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然后再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演唱,并通过录音或者录像的方式记录学生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最后在进行课堂点评时,教师要对学生所演唱的作品进行点评,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其次,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声乐演唱大赛、声乐作品音乐会等形式,让学生参加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去。在举办声乐作品音乐会时,教师要对声乐作品进行合理编排,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演绎来诠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二、创新声乐教学方法

在高校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结合声乐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并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掌握声乐演唱技能。教师要不断创新声乐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优秀的声乐演唱曲目,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进行声乐训练,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声乐演唱技能。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合唱比赛、音乐欣赏会等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表演人才。

三、提高声乐教师专业水平

声乐教师作为声乐教学的组织者,其自身专业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声乐教师专业水平,以保证声乐教学质量。首先,高校要加强对声乐教师的培训工作,定期邀请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到高校进行授课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其次,高校要组织声乐教师外出参加国内外声乐学术会议和声乐比赛,通过观摩和学习其他优秀的声乐教育成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再次,高校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养。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声乐教学中来。最后,高校要建立优秀教师激励机制,对在声乐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高校开展的声乐表演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艺术实践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艺术实践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音乐赏析活动,让学生对声乐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和理解,提高他们对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某一类型的歌曲进行演唱,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歌曲类型和风格的把握能力。在演唱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歌曲演唱,并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演唱习惯和演唱技巧。教师还可以开展声乐演唱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借鉴对方的演唱技巧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

结语

高校的声乐表演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如果没有系统地进行艺术实践,那么其声乐演唱水平是不会有实质性提高的。因此,在高校开展的声乐表演专业教学中,要加强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从多个方面优化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声乐演唱水平。另外,高校还要注重艺术实践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融合,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艺术”等问题。同时,在具体开展艺术实践过程中,高校还要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根据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在当前背景下,随着我国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声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高校要加强对声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作,采取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表演人才。

参考文献

[1]慈珉君,刘宇乾.声乐表演中舞台紧张问题的形成与解决[J].戏剧之家,2017(18):82-82.

[2]赵华.声乐表演中个性化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7(16):89-89.

[3]郭超.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黄河之声,2017(16):91-91.

[4]虎翼.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6):17-17.

[5]郑月圆.“跨界唱法”对现代声乐教学的发展[J].戏剧之家,2018(35):141-14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