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理路研究

滕金杰
  
卷宗
2024年19期
长春人文学院

摘要:青年一代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思想观念的纯正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民族的发展。将“四史”学习深度融入青年教育中,可以为青年提供坚实的历史根基,更能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以及“精致主义”和“泛娱乐主义”对青年价值观的侵蚀。更重要的是,通过“四史”学习,青年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这种认同和信念将激励青年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马克思;“四史”教育;价值意蕴;实践理路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理路研究”(课题编号:2024jqy-ls061)的阶段性成果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将“四史”学习融入青年教育,在学习中筑牢理想信念之根基,引导中国青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四史”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一)“四史”教育的内涵

“四史”教育涵盖了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教育体系全面回顾梳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经历的历程,以及新中国从诞生到逐渐强大的历史过程。1)中共党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的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数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新中国史,则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质变,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3)改革开放史,详细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4)社会主义发展史,梳理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总体而言,“四史”教育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行全面回顾和梳理的过程。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通过“四史”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理解现实、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

(二)“四史”教育的特点

“四史”教育指的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通过学习和理解这四段历史,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四史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涉及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涵盖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2)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不仅关注历史的发展过程,还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帮助学习者理解历史对当今社会的影响。3)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性,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4)强调历史的启示性,希望学习者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借鉴。

二、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加强“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掌握历史思维,提升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思维能力

掌握历史思维,对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提升其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石。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青年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和规律,从而在分析问题时能够运用历史的眼光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青年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还能够提升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备高度的历史敏感性和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有助于青年掌握历史思维,还能为其在科学决策、社会实践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思维支持,进而推动其在实现个人成长与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通过学习“四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够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形成科学的历史观,进而提升其科学思维能力,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深化历史体悟, 砥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定力

深化历史体悟,是砥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定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四史”,青年能够更深刻地体悟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感受先辈们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这种体悟有助于青年更好地理解历史,还能够坚定其理想信念,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各种思想文化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而深化历史体悟正是砥砺其思想定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回顾历史、感悟历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够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挑战,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三)加强历史文化熏陶,锤炼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优良品格

通过深入学习和感受“四史”中的丰富历史文化,青年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这种历史文化的浸润,有利于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锤炼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优良品格。激励青年迎难而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加强历史文化熏陶,是对历史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优良品格的锤炼和提升。通过“四史”学习教育,青年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进而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种品格的形成,将为青年在未来的奋斗道路上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动力源泉。

三、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加强“四史”学习教育的实践理路

(一)运用科学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确保学习的方向性和科学性。具体实践中,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把握历史的整体性,避免片面、孤立地看待历史事件,而是将其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加以分析。同时,要注重史论结合,了解历史事件本身,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内涵。青年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学习“四史”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此外,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和深入性也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重要体现,只有不断深化对“四史”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总之,运用科学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加强“四史”学习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把握学习要点,形成“四史”学习体系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时,应把握学习要点,构建完善的“四史”学习体系。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即通过对“四史”的深入学习,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规律,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其次,要突出重点内容,着重学习党的发展历程、新中国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此外,还应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以及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贡献。为了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青年可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经典著作、观看纪录片、参加学术讲座等,以全面提升对“四史”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构建完善的“四史”学习体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保持科学态度,构建正确党史观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学习过程中,青年应保持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探寻历史的真相。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要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避免片面、主观的解读。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认识到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够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构建正确党史观的过程中,青年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党史学习与当前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史为鉴,指导未来。总之,保持科学态度,构建正确党史观,是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提升自身素养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恒.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录[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3(05):4-5.

[2]李鹏鹏,徐理.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41(09):5-9.

[3]李楠.新时代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要求[J].活力,2022(16):43-45.

[4]李肃霜.新时代青年“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向[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2,41(01):125-128.

[5]王芳彬.加强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进路研究[J].品位·经典,2023(14):91-93.

[6]满宠,吕晓燕.“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价值意蕴、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3(02):79-82.

作者简介

滕金杰(1986—)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长春人文学院商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