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路径研究

刘亚美 罗庆焰 包嘉怡 毕又文
  
卷宗
2024年22期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构建数字化康养产业的需求愈发迫切。本文通过数据可视化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人工智能下养老体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康养研究;可视化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1.引言

我国现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重,人们对老年生活质量的需求显著提高,这对我国的保障体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保障我国社会体系的平衡与完善,康养产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的兴起,为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是提升我国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随着当前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利用“数字经济”开展康养产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发展的必经之路,相比传统的康养产业,数字康养产业不仅给老年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还极大提升了康养产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数字经济”康养产业的发展对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康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

2.1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模型是对统计关系进行定量描述的一种数学模型,并通过检验模型、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模型中各个参数是否存在线性回归,一般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如多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

y=β0+β1*x+εi

式中,β0,β1……βp是p+1个待估计参数,εi是相互独立且服从同一正态分布N(0,σ2)的随机变量,y是随机变量;x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变量,βi成为回归系数,表达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在本次对智能养老体系服务的构建中,我们可以通过对绵阳市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经济发展、以及养老机构的数量来分析智能养老体系未来发展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绵阳市各县(市、区)的GDP、养老机构数量、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我们可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养老机构数量和未来发展与各县(市、区)的GDP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之间的关系。将养老机构数量作为因变量,县(市、区)的GDP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作为随机变量。

通过构建发现,R方等于0.687,调整后的R方等于0.582,说明在58%以上说明养老机构的数量是由县(市、区)的GDP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整体的变化引起的。在显著性检验中,sig=0.031<0.05,说明该回归方程是显著的。所以通过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到非标准化系数的线性方程如下:

y=-40.159+2.073x1+0.048x2

标准化的系数下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y=0.939x1+0.013x2

在分析相关性的同时也能通过线性回归分析预测养老机构未来的数量以及发展,下图为养老机构的一个散点图,可以看到所有散点都是分布在直线周围并呈上升趋势,说明了未来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会越来越好,通过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打造智能养老服务体系,以智能化的体系结构为老年群体带来更舒适的体验。

3.康养产业存在的问题

3.1产品功能形式单一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老年群体消费意识与需求不断提升,然而目前真正满足老年人使用需求的相关产品十分匮乏。多数适老化产品功能种类单一、形式化严重、缺乏人文关怀【1】。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以往老年人的需求相比,现代老年人更注重身体素质和物质生活的保障,对赡养、医疗和精神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康养服务不够完善,服务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

3.2存在安全风险

现如今老年人突发状况日益突出,现有的康养主要是居家养老,求助流程可能会错失救援的黄金时间,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风险相应提高。

4.人工智能背景下康养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1构建智能养老体系

智能养老体系是一个以先进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养老服务系统。智能养老体系相较于传统的养老体系来说,更加的精准,通过远程技术采集和分析老人身体数据,精准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实现服务的精准化与定制化,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更加的便捷,利用网络通讯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并通过移动终端传输到用户端,方便使用者查询信息。该智能养老体系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与其他使用者的智能手机连接并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与交互,提升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以下便是构建智能养老体系的详细框架。

4.2建立智能养老服务平台

根据需求分析构建的辅助系统,平台应该提供健康检测、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安全保障和个性化服务等几个方面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健康检测应包含老年人的生命体征、位置信息、环境信息和异常警报等实时数据,生活照料应包含智能家居、家政服务、生活护理、助餐送餐、安装维修等基本服务,医疗保健应包含看病就诊、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安全保障应包含安全报警和紧急拨号服务,个性化服务应满足老年人需要的要求,包含文化娱乐、聊天关怀、饮食搭配等服务。同时平台应具备易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特点,确保老年人能方便地使用各项服务。

4.3加强智能养老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研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设备。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同时这些设备要易操作、便携化,让老年群体也能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为生活带来的实质性改变。

参考文献:

[1]韩璘,孔雯琪,兰心蕊.老龄化背景下的适老化产品设计研究[J].鞋类 工艺与设计,2023,3(12):102-10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