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四维度双驱动”全景课堂的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承担着推动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不仅是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教育方向正确性的关键,也是激发教师团队活力、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在推动学院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实施“四维度双驱动”全景课堂模式,创新党建工作并推动产业学院建设,为其他院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建;“四维度双驱动”模式;全景课堂;产业学院建设;实践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 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在高校教师中的重要枢纽,能够有效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组织教师参与党的建设和各项活动。党支部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能够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素质,增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
近年来,在推动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深化高校党建“四个融合”的战略布局中,工作的关键与核心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相脱节、“两张皮”的现象仍时有显现,当前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着如何更好地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如何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等挑战。为此,找到两者之间的融合点,夯实党建基础、推动融合发展、深挖党建品牌、搭建工作平台,使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成为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切实加以推进和落实。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在这一背景下,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以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此过程中,“四维度双驱动”全景课堂模式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多维度的教育手段和双向驱动的实践路径,全面提升教师党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进而推动学院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建设的创新。
一、“四维度双驱动”全景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更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产业。英德茶产业,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卓越的茶叶品质,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茶产业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英德茶产业亟需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而这一切的核心在于人才的培养与教育。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严格对标对表双创工作基层党支部“七个有力”要求,以“样板支部”培育创建为牵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点,推进示范产业学院建设,让社会服务“热起来”,实践育人“实起来”,持续深入推进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双向促进,在更高使命愿景下推进党建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在推动英德茶产业学院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四维度双驱动”的教育模式——“四维度”即“理论+实践”“集中+自学”“交流+研讨”“线上+线下”,体现了对教育全过程的深入理解;“双驱动”即社会服务和实践育人,强调了教育的社会责任和实践价值。旨在通过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对当前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一)加强“四维度”学习,将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充分融合
支部贯通“理论+实践”“集中+自学”“交流+研讨”“线上+线下”等多个维度,打造主题教育“全景课堂”,呈现出“书记带头领学、支委率先学、全体党员集中学、党内外师生交流学”的学习格局。让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动党员干部多学多思多干,筑牢思想之魂,让思想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奋进之路。
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每周一学制度,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党风党规党纪教育相结合,师德师风教育与廉洁自律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培训与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重要论述,更加深刻领会“三全育人”理念,把握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要求,激发党员、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落实“双驱动育人”,将支部建设与科研育人充分融合
支部立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社会服务和实践育人”双驱动,积极依托英德茶产业学院,与英德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与中国移动清远分公司和清远洲心街道连江社区签订社会服务协议。与清远政府部门、社区、工会、企业、协会等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角度的产学研战略合作,打造创新创业合作、社区治理、乡村振兴人才联合培养及拓岗就业于为一体的新产教融合平台。打造“党建+实践育人”特色,继续与清远清新融媒体中心开展“乡村新闻官+记者+学生”三结对项目;结合清远社区需求,与社区一起开展“反诈宣传在社区,全民参与齐防诈”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结合专业开展茶艺与茶文化专业研学活动;同时学院将继续打造“红心向党、筑梦前行”实践育人品牌,与清远英德、阳江阳春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助力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三)完善制度,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
支部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学校工作实际成立了就业工作小组,创业工作小组,省级高水平专业中期检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等,力保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制定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党政工作要点》《年度工作任务清单》、《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 毕业生创业帮扶工作方案》《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开展中期检查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和制度完善事业发展工作机制。
支部全面加强党员在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五个方面的建设,坚决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把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纪检委员按照要求参加党政联席会,履行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边界明确、运行顺畅、执行到位,建立了集体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提高了学院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成效与特点
(一)彰显了党支部的思想引领力。
支部通过“四维度”学习,将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充分融合,让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动党员干部多学多思多干,筑牢思想之魂,让思想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奋进之路。同时,通过落实“双驱动育人”,将支部建设与科研育人充分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展现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支部通过完善制度,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与纪律建设,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学校工作实际成立了多个工作小组,制定多项工作方案和制度,力保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同时,通过与清远政府部门、社区、工会、企业、协会等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角度的产学研战略合作,打造创新创业合作、社区治理、乡村振兴人才联合培养及拓岗就业于为一体的新产教融合平台,展现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和凝聚力。
(三)凸显了党支部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支部通过落实“双驱动育人”,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与清远政府部门、社区、工会、企业、协会等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角度的产学研战略合作,打造创新创业合作、社区治理、乡村振兴人才联合培养及拓岗就业于为一体的新产教融合平台。同时,支部还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助力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凸显了党支部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反思与探讨
(一)反思诊改
在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实施的“四维度双驱动”模式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1.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
尽管“四维度双驱动”模式强调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融合不够深入的问题。党员教师可能在理论学习上投入较多,但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和科研实践上的创新应用上还有待加强。
2.需要构建与优化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
目前的模式可能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导致党建工作的成效难以准确衡量和及时调整。没有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就难以确保模式持续优化和改进。因此,该模式的持续有效落实,需要构建一个高效落实的评价反馈机制。
3.需要不断探索创新能力与持续发展
在“四维度双驱动”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党支部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活动形式,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
(二)探讨启示
1.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支部、专业建设有力抓手。
在党建引领支部、专业建设方面,要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2.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新路径。
在探索“互联网+”党建新路径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进党建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可以通过建立网上党支部、开设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让党员随时随地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参与组织生活等。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谌佳,品牌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四川劳动保障[J],2023(07);
[2]卫东宁,高职院校党建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J],2023(04);
[3]王奇凡,高职院校党建引领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世纪桥[J],2023(11);
[4]范毅,新时代高职院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路径探究,大视野[J],2023(08).
基金项目:
第四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
作者简介:
王一如(1990.5-),女,汉族,河南郑州,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营销。
章小剑(1986.3-),女,汉族,江西省上饶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