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新课程标准不仅为教育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践,成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多重问题,阻碍了学生潜能的释放与个性的飞扬。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与个性需求,旨在构建一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数学课堂。我们将深入探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此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一)教学目标单一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点的传授与记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情感态度的培养。教学目标设定上,多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综合素养的关注,导致学生发展片面化[1]。
(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课堂中,教师多采用讲授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机会。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创新,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学习效率低下。
(三)评价方式单一
在评价环节,传统教学模式会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成长变化,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精准化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学情,制定精准化、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同时,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与监测。
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为例,精准化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目标可设定为: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式,体验角的度量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具身化教学活动
具身化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情感体验,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主动探索数学规律,解决问题。
例如,在“角的度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钟面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感受角的大小变化,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还可以发放给学生量角器和不同大小的角模型,让学生亲手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体验角的度量过程。此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测量方法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三)多元化评价方式
为了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方式必须多元化,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2]。教师应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长变化。还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如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同伴评价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例如,在“角的度量”教学中,教师可以记录学生使用量角器的熟练程度、是否能够准确读出角的度数等。同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过程和结果,通过作品展示来评价其对角的度量方法的掌握程度。另外,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相互评价来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明确改进方向。
(四)动态化课程设计
动态化课程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能够敏锐捕捉学生的学习动态和疑难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课程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生成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度交流与互动。
例如,在“角的度量”教学中,如果学生在使用量角器时遇到困难,教师可以适当增加相关练习和讲解;如果学生对角的度量原理理解透彻,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其他图形的度量。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捕捉学生的疑问和生成性问题,将其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如,当学生提出“为什么大格比小格度量的结果精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度量单位的选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结论: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精准化教学目标、具身化教学活动、多元化评价方式和动态化课程设计的综合施策,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庄华艺.“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实践[J].教育,2024(16):81-83.
[2]朱金华.探究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3(20):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