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开展策略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乡村振兴策略,提升乡村振兴效果。基于这一背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乡村振兴而言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通过三下乡活动既能够实现乡村振兴过程当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路径。因此就需要有效分析当前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开展三下乡活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三下乡活动能够使学生真正深入到农村腹地,接触乡村基层,从而更好的了解我国国情与基层现状,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当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接触过程当中,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乡村的生活环境,以及在乡村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确实的为乡村民众解决问题,推动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提高。
(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验证,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在实践活动当中可以促使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同时能够让学生将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进行验证,充分转化科研实验成果。此外,通过三下乡活动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提前适应社会,了解在社会生活与工作当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明确自身的长远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学生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工匠精神与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
(三)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大学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就能够有效的为乡村经济发展解决人才输送问题。大学生的加入不仅能够使乡村发展汇入新鲜血液,同时也能够从文化与技术层面为乡村发展带来有效的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较为活跃,在进入乡村地区的同时,能够针对乡村县城问题给予更多新的创意点,且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力较强,因此在乡村经济发展中也能够通过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策略
(一)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当前的乡村地区急需大量人才的涌入,而国家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一空缺。通过专业学生的涌入对于乡村农业产业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人才的积极引入,可以有效促进高效与地方之间的人才合作,优化农村地区当前的人才结构,积极吸收大学生的先进思想理念和专业技术,同时也能够使大学生在合作当中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的服务于社会[2]。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乡村振兴过程而言,乡村建设离不开人才,尤其是需要新鲜血液的投入,有了人才的支持也能够更快的实现经济的增长。为了促使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乡村生活与工作,作为高校而言,还需要积极向学生灌输乡村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当地的生态特点种植情况等多项内容,以确保高效人才掌握乡村工作的方法。
(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高校在实践过程当中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技术成果,通过三下乡活动可以让学生带着专业技术与疑问展开实践活动,利用科研成果指导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例如,可以通过专业技术提高农村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减少病害情况的产生,加强农作物营养供给,还可以利用套种的种植模式,实现增产增收的最终目标。在林业种植过程当中可以利用林下经济种植模式,加强管理,增加农民的收入。而针对养殖层面而言,还可以通过专业技术指导与用药减少畜牧业疾病的产生,同时还可以优化畜牧业养殖环境,利用粪便生成沼气等技术减少养殖产业对环境的污染。除农林牧医等专业的学生外,还要充分挖掘其他专业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价值。
(三)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丰富乡村地区民众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当中也包含了对于乡村文化繁荣的重要要求。可以通过将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充分展示的途径,使当地民众与新一代年轻人更多的了解本土风俗文化,大力弘扬当地传统文化优势,摒弃低俗文化。在此基础上利用文字或图片,音频等形式对当地的重要历史文化进行记录并归类存档,让当地文化能够获得有效的传承。还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艺术类特长进行展示,通过节目编排等为当地民众的娱乐生活带来更多的趣味性[3]。针对农村地区常见的留守儿童和老人,还可以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活动,推动当地民众提高安全意识,在遭遇危机时也能够从容的面对困难。
(四)实现乡村生态环境振兴
乡村地区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但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农村地区的民众对于这类资源往往重视程度不足,加上生活条件有限,很容易出现脏乱差的现象[4]。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当中,就需要充分重视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振兴。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实现对当地河流水源地的保护,指导当地村民正确使用农药化肥,避免造成水资源污染;针对乡村地区的植被与林木,指派专人进行养护管理;对于村容村貌而言,可以加强规划与指导,做好乡村地区的环境卫生,同时对村庄内部的绿化工作也可以进行统一的指导规划,使乡村整体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三、结束语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调动各个专业的人才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有效改善乡村地区当前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当地民众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作为大学生还要充分把握这一实践机会,尽自己所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令狐蓉,谭丽琼.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6):151-153.
[2]侯应莱.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创新[J].公关世界,2023,(14):40-42.
[3]杨洪芹,王才章.项目推动与平台建设:大学生“三下乡”参与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J].北京青年研究,2022,31(02):59-64.
[4]李倩.浅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J].黑龙江粮食,2022,(03):108-110.
作者简介:
王礼泉(1990.4-),男,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人,汉族,学士本科,研究实习员,机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