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智驱动视域下公共图书馆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路径研究

张文倩
  
卷宗
2024年21期
镇江市图书馆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有效路径,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在数智驱动视域下,系统性地探究公共图书馆在数字文化治理、文化资源数字化留存和传播等方面的实践措施,并提出公共图书馆利用数智技术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详细路径,旨在提升公共图书馆在数智时代的社会服务效能。

关键词:数智驱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战略;文化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镇江市2024年度社科应用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4YBL098)阶段性成果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由此从国家层面高度关注文化数字化发展新趋势,并立足国家战略角度提出其发展的目标、原则、方法、路径以及保障措施。根据《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总体部署和统筹指导,公共图书馆要整合前三十年数字化转型实践,在后续建设发展中深度融合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全面强化数字文化供给能力,达到数字文化服务新高度。积极发展智慧图书馆,推进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是公共图书馆适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要求,进一步发挥资源和专业优势,更好服务于数字中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数智驱动视域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基本逻辑

(一)文化数字化的价值认知

在数字技术支持下,文化遗产、历史文物等优质文化资源可以立体、高清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读者直观了解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增强文化可观赏性。数字文化资源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触及全球各地,打破时间、空间和文化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多元化文化内容,增强不同地区和国家人民之间的沟通交流[1]。文化数字化搭载在线平台,促使人们轻松便捷地分享和讨论自己对文化的体验和见解,推动不同地区文化相互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有助于产生更多新颖、独特的文化作品。

(二)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新机遇

人工操作和纸质资源是传统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模式,但在数智技术推动下,该模式正历经深刻变革。智能检索系统能够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找到需要的文化资源,而智能推荐系统则依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推荐适合的书籍或资料。公共图书馆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收集整理读者的借阅记录、搜索行为,深入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偏好,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数智驱动下的公共图书馆建设,还收录与保存电子书、电子期刊、数字音频和视频等丰富的电子资源,从而丰富馆藏内容,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地方特色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特色资源建设,可保存和传播地方或专题文化,并提升图书馆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2]。

二、数智驱动视域下公共图书馆落实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必要性和优势

(一)目标契合优势分析

公共图书馆承载着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经典著作、历史文献等珍贵资源的职责,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数智技术赋能传统业务的当下,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着眼于实现文化资源的永续留存、增强文化传播力,并推动文化转化的目标。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载体,可凭借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收藏和整理大量珍贵文献资料、举办讲座和展览等,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学习空间,在文化传承和共享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先行先试优势阐述

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泛的用户基础,为数智技术赋能文化数字化建设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此期间,图书馆可利用数智技术数字化处理丰富的馆藏资源,并实时性的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当前,许多公共图书馆已经陆续引进智能检索、智能推荐等先进技术,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再者,公共图书馆还可积极探索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路径,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3]。

(三)推广应用优势讨论

公共图书馆面向广大用户群体提供讲座、展览、读书会等服务和活动,吸引大量用户参与并助推文化传播和交流。不仅如此,图书馆还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以在线共享的方式传播文化资源,进一步扩大文化影响力。当今,许多公共图书馆相继建立起数字化服务平台,面向用户提供在线检索、电子图书借阅、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利用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渠道推广和宣传数字化资源,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参与。

三、数智驱动视域下公共图书馆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策略研究

(一)宏观顶层设计

数智技术赋能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要发挥宏观顶层设计的调控作用,通过制定统一的文化数字化建设标准与指导意见,进一步保证各级公共图书馆有科学准确的前进方向和遵循标准。为提高顶层设计的服务水平,在提出标准和建议的时候,应从数字化资源采集、处理、存储、访问,以及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置要求等维度出发,并以统一的标准共享不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构建跨区域、跨层级的公共图书馆协作机制,打破地域和层级的限制,加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协作机制还将推动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服务模式的升级,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4]。

(二)微观实施路径

在微观层面,公共图书馆必须全面梳理现有数字化资源,明确资源类型、数量和质量。结合读者需求和图书馆发展规划,从资源分类、标引、存储和检索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资源整合方案。注重优化资源质量,增强资源可用性和可访问性。公共图书馆还须借助联合采购、资源共享等方式,丰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体系。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读者阅读偏好和需求,为读者提供精准图书推荐和个性化服务。借助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图书自助借还、远程预约等功能。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为读者提供沉浸式阅读环境和交互体验。

四、数智驱动视域下公共图书馆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可为之路

(一)建设导向

“十四五”时期正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转折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深化期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刻变革期,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题词。以数智技术赋能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强化内涵式发展,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推进公共图书馆实现技术升级、服务转型,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助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进一步落实。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供给高质量资源与服务,用技术赋能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打造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创新链,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

(二)实现进路——基于数智技术的IRAF建设路径

结构层(Infrastructure layer)方面,公共图书馆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应全面评估并升级硬件设施,增加高性能服务器的容量以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扩大网络带宽以保证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并优化数据存储设施以应对数字化资源的增长。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必须集成先进的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和用户服务系统,提升资源管理效率并优化用户服务体验。

资源层(Resource layer)方面,公共图书馆必须积极采集与整理数字化资源,将电子书籍、期刊及多媒体资料等进行汇集,丰富数字化馆藏。与地方文化特色深度结合,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等特色资源库,从而将地方特色文化充分展示和传播。为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公共图书馆还应探索数字化资源的新应用模式,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或举办在线讲座与研讨会,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需应对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推荐算法等关键技术挑战,面向用户提供更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图书馆可实现精准的图书推荐和个性化阅读服务,以提升用户满意度。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移动应用平台,让用户随时随地享受便捷的图书馆服务[5]。

在反馈层(Feedback layer),公共图书馆应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并分析用户意见和建议。图书馆应定期通过调查问卷、互动访谈等途径,及时收集读者意见及建议,并根据读者反馈和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服务策略,持续改进与创新服务方式,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持续显著提升。

结语

在数智驱动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载体,其角色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系统性探究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数字化治理、文化资源数字化留存与传播等方面的实践,提出利用数智技术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实的具体路径。有机结合宏观顶层设计与微观具体实施路径,让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整合与利用数字化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公共图书馆在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也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丹.浅析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J].数字与缩微影像,2024(02):21-23.

[2]闫永凤,臧萌,王亚博,王晗.数字化社会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提升策略研究[J].内江科技,2024,45(05):3-4+7.

[3]韩冰.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版权保护[J].文化产业,2024(14):130-132.

[4]许可.全民阅读推广与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浅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44(05):28-29.

[5]童娟.数字化转型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44(05):36-38+4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