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民办高校数据结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

李志玲
  
卷宗
2024年21期
山东现代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梳理了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介绍了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的内涵。围绕着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开展了基于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民办高校数据结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通过对BOPPPS教学模式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与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本文提出了在数据结构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创新方法。实践表明,BOPPPS混合式教学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数据结构的教学过程,提升了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为主导的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关键词:BOPPPS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数据结构;建设实践

基金项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3年度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课题批准号:CANFZG23376);山东现代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2年重点项目(项目编号:XD2022029);山东现代学院2023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数据结构》建设项目

引言

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理念和方针,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有德有才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三全育人。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认真落实思想政治建设。因此在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课程中进行基于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计算机类高质量人才意义重大。

1.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更多的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和价值,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调研发现,民办高校在计算机课程思政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中有了初步的认知,开发丰富了部分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并且线下教学课堂中采用了一些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的需求,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体会思政教育的内涵和价值,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是由于时间短,经验少,民办高校数据结构课程思政建设仍然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上部分师生存在认知深度不够,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对思政元素硬植入,挖掘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度太低,在教学形式上不灵活等。如何有效的在数据结构课程中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基于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构建数据结构专业化的教学体系,为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内涵

在数字化的教育变革中,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框架,包括六个教学环节:课程导入、学习目标、预评估、参与式学习、后评估和总结,是一种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目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因此将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思政的理念相融合,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实现教学过程高效化。数据结构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策略需要从明确思政建设的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多个方面入手,确保思政教育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专业技能的计算机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探索数据结构课程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1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

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BOPPPS教学模式源于加拿大的教师技能培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教育的目标导向。它将教学过程分为了六个环节,课程导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这六个环节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可操作性较强,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大大提高。

混合式教学则是指通过整合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和灵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结合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以及在线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教学过程更加个性化和灵活,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将BOPPPS的六个环节融入到混合式教学中,通过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课程导入和学习目标的讲解,利用线下课堂参与式学习和讨论,再结合线上平台进行后测和总结等。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设计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时学习和问题解决,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2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学科相结合,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数据结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及其之间关系的与操作的学科,属于计算机学科中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它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是计算机专业考研的必考课程。数据结构课程是山东现代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校级一流课程建设点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该课程每年的学习人数达400多人,因此,对数据结构课程开展思政建设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维目标开展,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协同统一,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数据结构各个知识点的课程设计的思政设计如表所示。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解程度,结合BOPPPS六个环节的教学模式和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混合式教学,挖掘了每个知识点课程思政的元素进行教学设计。

4.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数据结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以数据结构课程中哈夫曼树及应用为例,在2023级人工智能班教师利用学习通教学平台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学习的目标是理解哈夫曼树的概念,掌握哈夫曼树的构造方法。采用了基于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4.1课前阶段

在学习通教学平台上下达哈夫曼树及应用的教学预习任务,同学们须在课前在学系统平台上观看视频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同时完成学习通平台上发布的讨论。并思考以下问题节点的路径长度以及带权路径长度和哈夫曼树的应用有哪些。同学们可以自己广泛阅读资料,去了解相关知识的具体使用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并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乐趣。

4.2课中阶段

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采用BOPPPS教学的六个环节完成课中教学。同时融入了思政元素。

课程导入(Bridge-in)环节。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哈夫曼树的世界。通过引入案例设计加密编码,介绍哈夫曼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编码的兴趣。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国家政策,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国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目标(Objective)环节。明确了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哈夫曼树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前测(Pre-assessment)环节。在前测环节,利用学习通在线平台,发布小测验的任务,了解学生先验知识的基本水平。根据测试的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环节。在参与式学习环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设计多种教学活动,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加深对哈夫曼树的编码的理解。

后测(Post-assessment)环节。知识讲授以后,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对应的随堂练习。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提供了反馈和改进方向。

总结(Summary)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对教学模式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4.3课后阶段

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在学习通平台上上传相应的练习题,供学生进行进一步练习。课后阶段能进一步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培养,最终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

5.结论

基于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融入课程元素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高了教学质量。后续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为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曹彦,马慧,忽海娜.信息安全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08):96-99.

[2]赵敬华,兰婷.基于BOPPPS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与实践——以“管理博弈”课程为例[J/OL].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6-24.

[3]侯晓芳,崔岩,任树坡.数据结构课程思政教学元素设计[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4,34(02):30-31+34.

[4]石敏,林碧英,葛红,等.项目引导的三阶段—四课堂—两实践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索——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J].计算机教育,2024(05):210-215.

作者简介

李志玲(1984.05-)女,山东潍坊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信息类教学研究与控制理论及应用。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