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会泽县加强会馆文物保护利用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加强会馆文物保护利用,对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当前,会泽县在会馆等古建筑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管理权属不统一,利用层级不高,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如何让会馆“活”起来,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凸显它的作用,重点要通过树立正确文物观、强化双重责任、理顺权属关系、创新利用方式等途径逐步实现。
关键词:会馆;保护利用;思考与探索
引言
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是传承文化遗产,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会泽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馆等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本文旨在对如何加强会馆等古建筑文物保护利用,促进会泽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做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会泽会馆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文物是人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而形成的物质性遗存,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物化载体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象征”。①习近平指出“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②笔者认为,会泽古建筑文物的,它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会馆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会馆文物曾经是古人起居饮食、招待贵宾、宗教祭祀、传播礼乐的活动场所,是现代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的重要遗存。文物具有证史和补史的作用,它是“后人认识和复原历史的最客观、最真实的依据”。③会泽古城就是一座没有围墙、露天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有着滇东北最大的民居建筑群落。特别是会馆文物,印证了历史上的东川府会泽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盛况。
(二)会馆文物是传承文化艺术的重要殿堂。会馆文物往往是古代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宝库,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儒释道等哲学思想。“八大会馆”是重要的文化瑰宝,是会泽古建筑文物中的招牌建筑,是古建文化的范本。建筑布局严谨、气势宏大、绘画精美,梁有升起、柱有侧角、墙有收分、墙体均为一顺二钉,金包银砌筑,集建筑学、力学、美学、声学、数学、阴阳学、视觉差等多种科学原理及木作雕刻、石雕砖雕为一体,堪称清代古建筑之精华。
(三)会馆文物是爱乡爱国教育的实体课本。会馆文物,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它除了具有证史的功能,还具有教育的功能。通过古代建筑遗存,可以窥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礼让包容、贵和尚中、明礼诚信、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
二、会泽县会馆文物基本现状
地方政府历来重视会馆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特别是对“八大会馆”的修复保护,成效十分明显。
(一)坚持政府主导,鼓励民间投资。在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同时,会泽县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修复保护。如:2005年,本土民营企业家投资200多万元,对楚黔会馆文物古建进行抢救性修复与合理利用。
(二)按照“四原”原则,保持原始风貌。在修复中力求做到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原来的样式,还有就是原来的环境,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恢复而不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信息价值。
(三)突出建筑特色,注重文化内涵。一是突出楹联的精巧与书撰。做到庙庙有对,会馆处处有联。二是突出雕刻的构图与情节。会馆石雕、木雕、砖雕分布广,显现着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核。三是突出匾额的文化品位。会馆内匾额大多引经据典、不同流俗,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会泽会馆文物保护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一)管理权属不统一,影响深层。会泽会馆文物权属五花八门,有的由政府部门管理使用,有的由企业管理使用。例如,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的湖广会馆,现由会泽县粮食局下属金钟粮油购销公司管理使用。
(二)层次不高,带动作用不明显。会泽的“八大会馆”分布在会泽2.51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由不同的单位(部门)、企业管理使用。
(三)机制不完善,日常监管难度大。全县还没有一个文物活化利用的实施办法用于指导实践,文物行政部门与文物使用单位之间没有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沟通协调机制。
三、对会馆文物保护利用的建议及思考
如何让会馆文物在文化旅游发展中“活”起来,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杜绝两种倾向,树立正确文物观。一是杜绝过度保护和盲目开发两种倾向。文物行政部门产生过度保护的疲劳和“草木皆兵”的忧虑。而企业大多又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存在盲目开发、过度利用导致文物损坏等情况。二是要有正确的保护利用理念,让文物在利用“活”起来。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挖掘价值、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把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合理利用中更好地保护。
(二 )坚持保护第一,强化双重责任。要通过制定活化利用的办法措施,强化文物行政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双重责任”。这个双重责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建立起文物行政部门与文物利用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二是文物行政部门既要担负起文物安全保护的职能职责,同时又要担负起古建筑文物利用中的监管、指导、审查等职能职责。三是要建立文物利用修缮基金缴存制度。建议在县级层面设立文物利用基金账户,让文物利用的企事业单位定期缴纳修缮基金,用于文物修复保护和日常维护。
(三)理顺权属关系,提高利用效益。为解决资源闲置、多头管理等诸多难题,会泽县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八大会馆”回收利用工作专班,计划将这些会馆的产权全部回收,统一由县文化和旅游局管理使用。2023年以来,会泽县八大会馆中已完成回收4个,分别是江西会馆、贵州会馆、江南会馆、云南会馆,移交给旅游发展公司进行活化利用2个,分别是贵州会馆、江西会馆。
结语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生动诠释,是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指针。古建筑文物的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保护利用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理顺关系、创新模式、加强管理等措施的落实,才能实现古建筑文物的有效利用,促进会泽文旅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文物学概论(2019年版).
[2]会泽县文物志(2000年版).
[3]陈晋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会泽[M].会泽县委宣传部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注释
①刘毅.文物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
②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孔子研究院时的讲话.
③刘毅.文物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