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企业员工职业素养大数据分析的高职行业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李文婷
  
卷宗
2024年26期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与应用外语学院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以国内知名招聘网站---智联招聘网发布的企业任职要求中职业素养描述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Python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企业员工职业素养需求排名。基于分析结果,结合课程思政理念,以高职计算机英语为例开展课程建设实证研究。以此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行业英语;大数据分析

基金项目: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人文社科)---《基于企业员工职业素养需求大数据分析的高职行业英语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WTSCX325)

Abstract: Taking the occupational quality part of the job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published by enterprises on Zhaopin.com as the data collection object, the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 Python is used for big data analysis to obtain the ranking of employees' occupational quality nee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as of the curriculum,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English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Big Data Analysis;Occupational Quality;Vocational ESP

引言

随着教育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越来越多职业院校逐渐将职业教育关注点从职业能力向职业素养转变。英语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展课程改革。然而,现有的职业素养在高职行业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大多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调研方法较陈旧,数据样本规模较小。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Python进行大数据分析有助于解决解决以上问题。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开展课程改革,符合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有助于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1.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行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落实职业教育改革政策

2022年5月,教育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从国家相关政策不难看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已成为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行业英语作为高职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紧贴职业教育改革最新政策,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1.2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助力经济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传统企业已经开启“互联网+”新征程,人才需求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企业评价员工的方式不仅限于关注职业能力的好坏,还要衡量员工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通过行业英语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既能使其在未来行业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又可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1.3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推动职业生涯发展

2023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从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全国高职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为63%;从近五年离职率来看,高职毕业生离职率均保持在41%或42%;从毕业三年内的雇主数来看,高职毕业生毕业三年内的平均雇主数为2.4个,不同类型高职院校之间无差异[1]。职业素养是职场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个人在职场中获得尊重和认可的重要因素。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心态面对职场困难和挑战,更好地处理问题,并获得更多机会,从而推动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2.职业素养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问题的实践研究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弗莱纳根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探讨了职业素养。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针对职业素养的研究更加多样化,经典素质模型主要有冰山模型、洋葱模型和KSAO模型等。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莱尔.M. 斯潘塞针对绩效问题撰写了《工作素养高绩效模型》一书,并提出素养冰山这一理论,并且独创性的将职业素养分为了水上和水下两部分[2]。裸露在水面上层为知识技能部分,而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为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这部分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却与员工是否能将工作做好有紧密的关系。该理论的提出推进了各国教育体系的改革,纷纷将素养教育纳入职业教育。

国内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最早见于 2003 年。2008 年以前,涉及职业素养的理论成果较少,对于职业素养概念的认识和梳理处于尝试阶段,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虽然国内各学者对职业素养的描述各有不同,但本质相同,即职业素养指的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具体包括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素养[3]。现有的职业素养在高职行业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大多从人才培养目标等国家政策出发,涉及行业或企业需求等文献也只是笼统地提到需求内容,并未经过大规模的、科学的分析调研。在研究视角方面,大多是针对某个学校、某些公司、甚至是个案介绍,数据样本规模较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调研所采用的问卷及访谈题目大多根据主观认识编制,缺乏科学性;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传统的调研方式,如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

3.基于职业素养大数据分析的高职行业英语课程实证研究

3.1基于Python大数据分析法的职业素养需求分析

以国内知名招聘网站---智联招聘网企业发布的任职要求中职业素养描述为数据采集对象,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Python进行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是利用检测或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4]。该分析法具有数据处理规模大、效率高、结果可视化等优点。运用此法从企业需求角度分析职业素养内涵,可以解决调研样本规模小的问题;再者,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分析职业素养内涵,更贴近市场需求,有助于人才培养的精准供给。

3.1.1 样本选取与数据采集

本研究采集截止至2022年2月6日,智联招聘网站上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会计/金融/银行/保险、贸易/消费/制造/营运、制药/医疗、广告/媒体、房地产/建筑、专业服务/教育/培训、服务业、物流/运输、能源/环保/化工、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共29个行业约6万条招聘信息,从中提取针对高职学生的招聘信息数据。

3.1.2 词频分析

采用Python 对前一步中收集的评论信息进行词频统计,得出企业招聘信息中任职要求关键词词频排名,即为企业招聘员工时最关心的因素。分词采用结巴分词包,结合使用哈工大停用词表及人工筛选出实词的方法,得出任职要求词频分析结果[5] 。结巴分词是当前效果较好的一种中文分词器,结合了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这两类方法,用于进行文档高频词的提取。

表1 是采用Python编程语言为分析工具,根据词频统计分析,得出企业任职要求词频排名前40的关键词。由于表格中存在意思相近的词频,如“薪资”,“薪酬”,“底薪”等,以及包含一些与职业素养无关的关键词,如“大专”,“客户”,“双休”等,因此,需要对结果进行整理,最终选出词频分析结果中8个与职业相关素养相关的词频,并对关键词进行整理,见表2。

3.2教学实践

3.2.1结合课程思政理念,重设教学目标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 》(2021年版)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与职业素养育人目标有共同之处,在职业素养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有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通过与思政课程专任教师、计算机专业课老师沟通,基于课程思政理念,重设教学目标,将职业素养与英语教学有机融合。以下为各单元教学目标:

3.2.2基于需求,创新教学内容

打破以教材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式,在原有教材基础之上,基于企业职业素养需求,拓展教学内容。如Unit 1“Let's learn computer English!”,教材内容为计算机各零部件英文词汇学习及了解IT行业。针对此,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以“培养团队精神”为职业素养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课前,学生登陆求职网站查看与专业相关职位的任职要求,了解实际市场需求。课中,教师介绍IT公司主要部门职能及如何通过协作完成日常工作。基于此,让学生了解部门间协同合作是实现高效运营、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而培养其团队精神。每单元拓展内容如下:

3.2.3 基于学情,制定教学策略

笔者任教的高职院校生源来自中专或高考录取最后一批次,较多学生无法通过课堂学习完全掌握知识点。笔者以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职业素养拓展内容的展现平台,教师上传相关视频和文字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课后,学生登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自主学习,满足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学习需求。

3.2.4基于过程,完善评价体系

在考核评价形式上,尽量做到多元化。现行静态的评价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课程思政中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评价标准[6]。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实现学生学习全过程数据采集,针对职业素养拓展内容的学习时长、学习结果一目了然,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结果。

3.3教学反思及改进

大多英语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后直接在高职任教,缺乏行业背景。英语老师需要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会议和企业实践活动,通过专业的学习扩充行业知识。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英语教师还需深入挖掘并形成合理的教学设计,使思政元素、职业素养与英语知识有机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结束语

随着教育部印发相关职业教育教改文件,高职教育中职业素养的培养得到进一步关注。高职行业英语课程应该紧贴最新教改政策和市场需求,利用科学的分析手段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整合创造课程资源,挖掘思政育人元素,以此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学生职业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王伯庆,王丽.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05-109.

[2]吴海燕.基于企业职业能力需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策略---以HN学院为例[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7:5.

[3]桑雷.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10-11.

[4]孟晓锋,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1):149.

[5]扶明亮,李刚.基于招聘网站大数据分析的求职者需求与企业需求匹配研究[J].统计与管理,2021(8):93.

[6]付锐.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科技视界,2019(09):178.

作者简介

李文婷(1985-)女,广东揭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