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高校美育浸润行动路径研究

张卉
  
卷宗
2024年29期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摘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校美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研究了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强化美育的若干关键措施:首先,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将美学教育融入各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其次,创建多样化的美育实践平台,借助丰富多彩的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美的感知与理解;最后,重视教师团队建设,提高美育教学质量。采取上述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为培育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美育浸润

基金项目: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时期内蒙古高校美育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路径”(2022.NJSZ23002)

引言:审美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与文化修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大学阶段的美育不仅致力于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更注重于促进其全面成长与发展。鉴于社会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有效地将美学教育融入高等教育体系之中,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融入美育元素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高校应首先致力于构建全面融入美学元素的课程体系,以形成系统化的教育架构。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也是提升其整体素质及塑造人文素养的关键路径。

各大高等院校必须深刻意识到美学教育的关键作用,并确立其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核心位置。学校应构建并执行一套融合美学内容的教学体系。对于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各自领域的特性融入美学元素。比如,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中,可以通过讲解设计美学与人体工程学的知识点,使学生认识到实用性和美观性之间的和谐统一;而在人文科学领域,则可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艺术美感和思想深度。其次,院校还需提倡跨学科的合作交流。通过创建不同学科间的协作平台,促进艺术、科技及社会科学等多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例如,可以设立“艺术与科技”专题系列课程,让学生们通过团队项目的形式探索如何将创意设计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之中。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力,还能够加强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另外,评估体系也应当与美学教育的目标相匹配。大学可以在课程评价标准中加入更多关于美学素养的具体指标,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艺术才能或审美思考能力等,以此激励老师们更加重视美学教学成果。建立这样一个全面的反馈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个人艺术修养的关注度,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美学实践中去。

二、搭建多元化的美育实践平台

构建多样化的美学教育实践平台是高等教育机构推行美学熏陶计划的关键手段之一。理论的价值在于其能否经受住实践的考验,而唯有通过广泛且深入的实际操作,学生们才能够深刻体会到美的真谛及其重要性。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艺术资源,积极举办多样化的美学教育活动,比如艺术展览、音乐演奏会及戏剧演出等。此类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才华的平台,还能有效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能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力。同时,高校还可以与地方的文化组织或艺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业领域的讲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和实践工作坊,以丰富学生的美学教育体验。 其次,参与社会实践是加强美学教育效果的关键手段之一。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到社区艺术项目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社会服务活动中去。在这些实际操作中,学生不仅能深化对美的认识,还能够通过实际行动传播美的价值观念。例如,在参与社区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增强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加深对于美的理解和感悟。 另外,运用现代科技工具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美学学习经历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借助虚拟现实(VR)等先进技术,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场景之中,拓宽他们的视野,并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为此,高等院校可以探索与技术企业合作的机会,共同研发适用于美学教育的应用程序,以便让学生们能够在科技的支持下更有效地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美育教学水平

有效的美学教育依赖于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在当今时代,高等院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美学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与职业发展支持,以此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首先,高等院校应致力于吸引具备深厚艺术背景及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为了保证美育课程的质量,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招聘。例如,可以考虑从艺术学院或文化机构中引入艺术家与教育者,他们的加入将为课程带来新的见解和教学方法。这些专家能够基于个人的实践经验,向学生传授艺术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此外,定期组织针对美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活动同样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举办研讨会、示范课等形式,促进同行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鼓励教师不断创新并持续改进其教学技能。同时,高校还应该支持教师参与实际的艺术创作活动,以增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并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另外,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体系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也极为关键。比如,可以通过评选优秀教师、设置专门奖项等方式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在美育领域内探索更多可能性。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教师对工作的热情,还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推动美育工作在学校内部更加广泛地展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引领下,高等教育中的美学教育渗透行动应当依靠构建全面的课程体系、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机会以及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来推进。此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还对增强其整体素质与创新能力大有裨益。面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高等院校需持续探索并践行美学教育的新模式,致力于塑造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使美育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真正达成教育目标,并为建设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社会主义国家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康平,史献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高校辅导员美育浸润行动路径研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4(04):4-10.

[2]胡江升.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下在地文化与高校美育的融合路径——以晋商精神文化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4(17):54-57.

作者简介:张卉(1971—)女,回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美育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美育、音乐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