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余韩杰
  
卷宗
2024年32期
汕头市澄海莲上中学

摘要:本文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研究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深入分析跨学科融合的古诗词教学价值,联系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实例,探索语文与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融合的具体教学方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融合;跨学科;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部编版教材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多停留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侧重字词解释、诗句翻译和诗意理解,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打破学科界限,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能为古诗词教学带来活力,能让学生从不同维度深入了解古诗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词内涵

古诗词的创作往往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与历史学科的融合,让学生了解诗词创作背后的时代风云、人物故事,更加深刻地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再比如,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赤壁》(杜牧),学生如果对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清晰的了解,就可以明白诗人借古讽今,通过对赤壁之战东风作用的假设,感慨历史的机遇与无常,从而体会诗人胸怀大志却生不逢时的抑郁不平之气。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一的语文知识讲解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跨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魅力融入古诗词教学中。如与美术学科结合,让学生用画将古诗词中的画面展现出来,或者与音乐学科结合,为古诗词配乐演唱。这种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诗词学习中来。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木兰诗》为例,改编为音乐剧,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对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和诗歌所蕴含的爱国、勇敢等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跨学科融合教学强调知识的整合与运用,在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解读诗词。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艺术感知、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如学习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沁园春·雪》,在学生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地理知识分析北国雪景的特点,再从历史角度分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的历史人物的功绩与局限,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语文与历史学科融合

1.介绍诗词创作背景

在教学一首首古诗词时,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诗词的创作历史背景。再如在讲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观沧海》(曹操)时,教师讲解曹操统一北方,准备南下攻打孙权、刘备,在行军途中经过碣石山,登山望海,触景生情写下此诗。学生了解了这一背景,能更好地理解曹操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宽广胸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2.不同历史时期诗词风格的对比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古诗词,引导学生比照风格的差异,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原因。比如,唐初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边塞诗与晚唐李商隐的爱情诗的对比。唐初国力强盛,诗人豪情壮志,边塞诗多抒建功立业之志;晚唐之际社会动乱,诗人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感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经过这种对比,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历史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二)语文与美术学科融合

1.诗画互译

让学生根据古诗词的内容绘画创作,把文字变成画面。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时,让学生画出雎鸠鸟在河洲上相向和鸣,一男子在河边对采荇菜的女子心生爱慕。通过绘画,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诗歌中所描画的景物,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也可以展示一些画家依据古诗词而创作的作品,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出壮丽的大漠风光图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中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2.运用色彩感知诗词情感

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诗词中获取色彩因素,分析它背后的情感。又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描绘了一片银白的雪景,白色既烘托出冬天的寒冷,也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之情。通过色彩的感知,学生对诗词中的感情变化有更细腻的体会。

(三)语文与音乐学科融合

1.为古诗词配乐

古诗词的配乐,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词节奏、感情,选择适当的音乐为之配乐。再比如,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竹里馆”(王维)时,这首诗是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学生可选择一些舒缓、悠扬的古典音乐,如古筝曲“渔舟唱晚”进行配乐。这样,在配乐朗诵中,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体验其宁静的美。

2.学唱古诗词歌曲

现在将古诗词编为歌曲的作品较多,如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可以让学生学唱这些歌曲,通过歌曲的旋律、节奏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同时,诗词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的情感。学生还可以对不同版本的古诗词歌曲进行对比,分析其在旋律、节奏、演唱风格等方面的不同,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建议

(一)教师要提升跨学科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具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和素养。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精通语文教学,还要对历史、美术、音乐等相关学科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灵活运用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教师通过参加跨学科培训、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等,不断提高自己的跨学科素养。

(二)合理选择跨学科融合点

在古诗词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教师要依据古诗词的特点及教学目标合理选择跨学科融合点。譬如一些有强烈历史性质的诗词,可以与历史学科交融;如一些写生景物优美的诗词,可以与美术学科交融。同时,融合点的选择要紧扣教学重点、难点,切忌为融合而融合,造成教学内容偏离主题。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跨学科融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研究古诗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又如诗画互译活动中,让学生分组讨论诗词内容,然后合作完成绘画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增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结论

学科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不断提高跨学科的素养,在实施过程中合理选择融合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随着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不断应用和完善,古诗词教学将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也将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领略到古诗词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金铁锋.智慧体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24):172-174.

[2]刘长焕,刘文凤,纪朝宪.立足素养的跨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研究——以百草园智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24(06):38-4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