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00后”大学生入党意向调查探索新媒体视域下思政新模式

——以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为例

何伟民
  
卷宗
2024年30期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摘要:进入21世纪,“00后”群体会逐渐成为入党的新生力量。时代的发展推动人们思想的变迁,相应的“00后”的入党意愿等思想状态也会发生较大变化。查明他们的入党意向,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的现实课题。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00后”大学生入党意愿的现状,发现他们的入党意愿存在多样性以及出现偏差的原因,并就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00后”;入党意愿;思政新模式

基金项目:江苏省202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模因顺应视域下流行语生产与价值重构”(项目批准号:2021SJA1015)

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对标时代要求,彰显时代精神,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在这一趋势下,精准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样态,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提升育人实效意义重大。如今,“00后”正逐步步入成年,开始成为大学新生主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中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如今,“00后”大学生正普遍处于高等教育的初始阶段,正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现通过对“00后”入党意向的分析探究,探索精准思政新模式下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0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08份,收回有效问卷30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73%。

一、“00后”大学生入党意愿和动机的调查情况评估

1、“00后”大学生对入党的态度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本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民族政策,深化团结教育。”学院积极响应,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施“1+1+1民族团结结对子”工程,构建“五程四航”教育管理模式。然而,“00后”大学生入党意愿不高,提交申请书比例仅为40.86%,远低于学院要求的90%。分析显示,近半学生因担心选不上积极分子而未提交,另一半则意愿不坚定。刚刚超过一半的“00后”大学生入党是认同党的理念,其余则动机功利。高校思政工作者需加强引导,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入党意愿,以促进各民族学生紧密团结,共同进步。

2、“00后”大学生对入党的基本认知

仅极少数的“00后”大学生认为在本科阶段入党较容易,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本科阶段入党有一定难度,为此,探寻学生对入党的认知对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意义重大。

“00后”大学生中认为本科阶段入党存在困难而给出的因素中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是党员发展名额太少或入党要求条件很高,但同样有接近一半的同学却因认为在党员发展时太重成绩、测评过程会看人际关系等因素而对党员发展质量提出质疑,所以在党员发展时严把党员发展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00后”大学生对入党前的看法

“00后”大学生普遍认为需加强对党的了解和学习,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对准备入党的他们尤为重要。党的历史记录着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历程,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坚定信念。系统学习党的理论能增强宗旨和责任意识,端正入党动机。笔者选取了报告团宣讲、优秀党员主题报告、App学习、党课、实践教育五种学习方式。通过数据分析可得,“00后”偏爱集中学习,尤其是党课和实践教育。因此,学院党委应提升党课质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二、加强“00后”大学生入党教育培养的途径探索

1、“00后”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作为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始终注重强化大学生思政素质,实行“三级教育”模式:初级教育针对新生进行入党启蒙,中级教育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教育,高级教育则针对发展对象进行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学院每年举办新生入党启蒙讲座,加深“00后”大学生对党的认识,培养正确信念,引导他们加入党组织。通过讲解党的历史、实例和身边故事,强调党的伟大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也离不开党。

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主动适应“00后”大学生需求变化,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如知识测试、竞赛、演讲、微党课比赛等促进学习交流。团学组织举办读书交流、征文、沙龙、辩论、志愿服务等活动。各班团支部组织青年大学习,定期研讨,营造入党启蒙教育氛围。使“00后”大学生在学习中启迪思想,实践中提高修养,生活中坚定理想,提升入党启蒙教育成效。

2、“00后”大学生党员培养体系构建简析

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实施“三项制度”,即: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制、发展对象测评制、预备党员公示制。在发展大学生党员时,严格遵循“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的实施办法,认真履行“三级责任”。先后进行推优投票、发展预备党员投票、预备党员转正投票,推优公示、发展公示、转正公示,预备党员转正答辩。由校党委负责全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总体计划和检查、指导、协调;由学院党委(党总支)负责本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计划制定和实施、审批发展党员,以及对所属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由学生党支部具体负责本支部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

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学院党委在发展学生党员时严格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准则,注重强化标准化建设,创建了学生党员发展“一推荐、一测评、一笔试、一面试、一公示、一考察、一答辩”的“七个一”考核环节,进一步规范了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程序。建立了“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信息库,确保党员发展监督管理到位。为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作为保证学生党员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制定了入党积极分子考察鉴定实施细则。学院党委发挥学生社区党工委的育人功能,把学生党员工作站作为学院党委领导下在学生公寓开展学生党建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体阵地,重点考察学生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教育、理论学习、志愿服务、团学工作、学习成绩、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表现,加强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管理。

3、基层党支部建设对“00后”大学生思想入党引领的探索

为保证党员培养的连贯性,学院党委创新学生党支部设置,将学生党支部按照本科、硕士、博士以专业和课题组为基础进行纵向设置调整,将支部建设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以党建促进支部成员的全面发展,建设了以智能开采支部、露天开采支部、冲击地压支部、固体充填支部、保水开采支部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学科领域特色的学生党支部。同时学院把在本科各年级遴选出的采矿工程专业优秀学生组建了矿业国际班党支部和智能采矿班党支部,以此来探索“双一流”背景下创建以学生党建为核心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党委注重学生党支部支委建设,建立了学生支部书记“领头雁”培育体系,选优配强支委班子,每年举办支部委员培训班和“新老支委话党建,强基固本迎新年”主题茶话会,邀请校内外专家授课,提升党建业务能力。将学生党建指导员工作纳入教师考核,推进优秀党员教师担任学生党支部党建指导员制度落实。学生党建指导员负责指导支部做好换届、增补,规范政治、思想、组织、制度建设,列席民主评议大会,指导规范开展评议工作。

学院党委严抓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和定期督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落实情况,压实支部工作责任。通过立项支持、专家辅导、创建答辩、实践检验、总结凝练的工作流程开展学生党支部成果凝练工程,党建指导员负责具体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三比一争当”、“创先争优”、主题党日活动等各项工作,各学生支部结合支部特点、自身优势和工作特色开展“党支部工作创新计划”。学院党委探索建立务实管用的基层党支部量化考评体系,修订完善考核办法,明确写实管理范围和内容,注重过程监管和写实管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制定《星级党支部评定管理办法》,设立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19个、考评指标59个,每项考核指标得分由系统给分、支部自评、学院党委考核组成。

三、“00后”大学生入党教育成效

1、“00后”大学生入党意愿追踪

笔者在将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0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发放问卷后,持续进行追踪调查。两年后发现,随着学院的党建引领育人作用发挥,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成效显著,“00后”大学生中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逐渐强烈,调查对象中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逐步增加,由最初的54.91%上升至93.87%,已达到学校学生党建考评要求。

2、“00后”大学生学生党员示范选树

笔者所选取的调研对象中,现已有29名同学发展为党员,其中含少数民族学生党员1名。通过对“00后”大学生中有入党意愿,未提交过入党申请书的原因进行分析,有接近一半的同学给出的原因是:觉得这次选不上积极分子,这说明对这部分的同学思想引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其余同学给出的原因说明该部分同学的入党意愿还不够坚定。

3、学院学生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作为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始终注重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经过思想政治教育长久熏陶的“00后”,经过学院党委的层层选拔,现选拔有“00后”党员29名。作为“00后”里第一批党员,每一位党员的先进性、示范性都经得住广大人民群众的考验。

学生党员干部,作为高校中具有“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双重性质的特殊群体,履行着教育管理、岗位管理和学生工作义务,对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学生素质有重要作用。他们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在大学生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大学生需均衡发展科学文化与思想政治素质,这是高校教育的核心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党员干部可以有效促进师生合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当前,社会矛盾增多,高校需重视并加强学生党员干部的培养,以应对不安因素。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在“00后”学生党员干部培养方面领先,这批党员中78.6%担任学生干部,包括院学生主席、院学生党员工作站副站长等职务,他们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在各岗位上发光发热。

学生党员的作用应全面展现,无短板者应作为楷模。学生党员的学习态度、精神及方法效率是赢得同学认可的关键。作为高校教育的“抓手”,学生党员需以活动为载体,知识为内核,智力与情商为支撑。学习落后、活动不积极者难树威信。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作为党建标杆院系,在选拔“00后”党员时,将学习能力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对于本学院专业学习拔尖的学生在其他指标合格的基础上,实现百分百全覆盖。

大学生获奖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同时,获奖可以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作为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始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比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将此项指标作为选拔学生党员的重要依据。

实践出真知,大学生学习期间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必修课之一,也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增强上发挥着作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体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途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作为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充分重视实践对党员培养的重要作用,在选拔第一批“00后”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党员的实践能力,在29名“00后”党员中,有7人获得校级优秀社会实践个人,7人有短期支教、社区志愿服务经历,疫情期间,有5人获得抗疫先进个人荣誉。

四、结语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作为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始终注重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而第一批00后已进入大学校园,在社会影响和个人发展的背景下,他们的入党意愿也呈现新的特色。为了更好引导0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学院内部的党务工作者要把握理想信念“总开关”,打造榜样力量“助推器”,挖掘党的工作流程“原动力”。做好入党启蒙教育,构建新型党员培养体系,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引入新鲜的血液,为实现新时代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凯文,刘永焕,董变林.0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现状及引导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2):181-183+193.

[2]王君涛.系统科学视阈下大学生入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2(01):15-22.

[3]陈晶,赵莎莉.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入党动机研究[J].学园,2018,11(09):157-158.

[4]靳敏,李潮欣,蔡姿云.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7(04):72-75.

[5]安萍,王译梓.“准0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2020(12):38-39.

[6]姚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入党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职教通讯,2020(02):55-63.

作者简介:何伟民(1992-)男,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