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实践育人背景下的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育人体系探索
摘要: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的载体作用,科学规范“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第二课堂系列活动的开展,将德育与美育融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校整体凝聚力,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结合学科竞赛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互联网+信息化时代背景为载体,结合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运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综合素质;美育
课题项目:2024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思政课题“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依托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探索”(课题编号:2024SZZX17)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高校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文化素质。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第二课堂成为高校育人体系探索的重要部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实施中存在学生被动修积分、忽视活动意义的问题。当前大学生群体为“00后”甚至是“05后”,成长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享受时代红利的同时又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传统的育人工作面临极大挑战。因此,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育人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探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育人体系,旨在推进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发挥网络管理系统的作用,规范制度实施,助力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育人体系探索概况及其背景意义
“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创新,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新探索,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实践;适应学生成长需求,深化教育改革,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制度创新;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创新举措,通过教师指导,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习成长的重要部分,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背景下,高校学生对个人全面发展要求更高,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发现自身长处,为就业寻找合适岗位。
二、育人体系探索的具体实践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突破了传统第一课堂教学的局限,涵盖了学生思想成长、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志愿公益、文体活动、任职履历和技能特长等多个领域。其意义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发展的平台,更在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促进个性化成长。
1、德育先行,思想成长实践树人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为例。学院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思政课程、青年理论学习、国家公祭日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学生的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现实表现纳入考核,记录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实现思想成长。
2、智育固本,创新文体加强素质
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教育资源,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举例来说,开展各式各样的线上学术讲座、科研竞赛、文体活动,如“IT科技节”、数学文化节、心理健康辅导-鼓圈活动等。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造实践,拓宽学术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智育发展。
3、德育与美育融合,凝聚整体力量
将德育与美育有机结合,开展系列问题活动,让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受到思想熏陶。或通过建设线上的校园文化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对相关活动进行记录和评价,推动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凝聚育人合力。
4、提升活动质量,形成动态闭环管理
为解决学生被动参与活动的问题,平台应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管理。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建立科学的活动评价体系,从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到效果评估,进行全过程管理,形成动态闭环,确保育人效果。
三、育人体系探索取得实际成效
1、慧聚启新,“第二课堂”融通多样展风采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为例。学院共计2462名学生,2024全年学院共计开展83次活动或竞赛。学生参与活动比例同期增长15.4%。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与实践劳动能力,使学生成为有崇高理想和脚踏实地的新青年。
2、笃志绘梦,竞赛教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可设立第二课堂工作部及学生组织,包括思想成长、创新创业、实践实习、技能特长和办公室等部门。对“到梦空间”活动积分进行预警督导和数据分析,形成素质拓展报告,调整活动机制以提升管理水平。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门根据需求督促学生,增强创新创业比赛的参与和反响。
3、学子风华,暑期实践反响强烈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学院共计成立186组实践团参与共青团中央发布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展现学子风华。实践过程中,学生积极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于乡村振兴和志愿服务中。通过网络宣传、设计导览图、墙绘创作等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获得学分和荣誉认证,激发参与热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与育人体系目标相符,促进学生在服务乡村中成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育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家和党的重要战略。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和育人体系的探索,是适应时代需求、实现教育目标的积极举措。这一体系不仅关注学生个人成长,也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未来。
站在时代前沿,持续完善和发展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确保“第二课堂成绩单”不仅体现在行动上,更要深入学生心中,通过实践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勇当先锋、倾情奉献。结合互联网+信息化背景,融合三全育人理念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关注学生反馈和素质养成计划。以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江亚倩(1993.12—)女,满族,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从事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