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中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探索

王瑞
  
卷宗
2024年36期
泗水县应急救援中心

摘要:本论文聚焦机械制造工程技术领域,深入剖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对多学科交叉融合概念的阐释,结合其在机械制造不同环节的创新应用实例,揭示该模式对机械制造工程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表明,多学科交叉融合不仅能提升产品性能、优化制造工艺,还能为机械制造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变革。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程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

一、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中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认知

(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核心概念

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方法与技术进行有机整合。以智能机器人的制造为例,机械工程负责构建机器人的机械本体结构,使其具备执行各种任务的物理基础;材料科学为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选择高强度、轻量化且具备特殊性能(如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电子信息技术为机器人配备传感器、控制器等,实现对其运动与操作的精确控制;计算机科学则赋予机器人智能算法与编程能力,使其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完成任务。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学科叠加,而是各学科深度渗透、协同创新,形成全新的技术体系与解决方案。

(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机械制造产品日益复杂和高端化,单一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已难以满足其研发与制造需求。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制造高性能的飞行器发动机,需要材料科学研发出能承受高温、高压的新型合金材料,机械工程设计出高效的发动机结构,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对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精准控制,计算机科学利用数值模拟优化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从市场竞争角度分析,多学科交叉融合能使企业快速推出创新性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如汽车制造企业通过融合多学科技术,开发出新能源汽车,满足了市场对环保、高性能汽车的需求。

二、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中的创新应用实例

(一)多学科融合优化机械产品设计

在高端数控机床设计中,多学科融合发挥了关键作用。工业设计学科运用美学原理与人体工程学知识,设计出符合操作人员使用习惯、外形美观的机床操作界面与整体造型。机械设计与力学学科结合,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手段,对机床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机床在高速、高精度加工过程中具备足够的刚度与稳定性。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的应用,使得设计人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对机床设计方案进行反复模拟与优化,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据相关数据显示,采用多学科融合设计的数控机床,其加工精度较传统设计提高了 20% - 30%,机床的使用寿命延长了 15% - 20%。

(二)多学科融合革新机械制造工艺

增材制造(3D 打印)技术作为多学科融合的典型成果,在机械制造工艺领域引发了深刻变革。材料科学为 3D 打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材料选择,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等,并且不断研发新型材料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计算机图形学负责将产品的三维模型转化为 3D 打印机能够识别的切片数据,精确控制打印过程中的每一层材料的堆积形状与位置。机械制造技术保障 3D 打印机设备的高精度运动与稳定运行。在航空航天领域,3D 打印技术能够制造出传统制造工艺难以实现的复杂结构零部件,如航空发动机的叶片,不仅减轻了零部件重量,提高了发动机的燃油效率,还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与传统制造工艺相比,采用 3D 打印制造航空发动机叶片,重量可减轻 15% - 25%,制造周期缩短 30% - 50%。

(三)多学科融合完善机械产品质量控制

这些大量的实时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传输至计算机系统,运用数据分析算法(计算机科学)与机器学习模型(计算机科学)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同时,结合机械工程领域的故障诊断知识与质量控制理论,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测、预测与精准控制。例如,在汽车生产线上,通过这种多学科融合的质量监控体系,能够提前预测汽车零部件的潜在质量问题,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有效降低汽车产品的次品率。某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引入该质量监控体系后,汽车产品的次品率从原来的 5% 降低至 2% 以内,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

三、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中多学科交叉融合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面临的挑战

1.学科知识差异与沟通障碍:不同学科有着独特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与专业术语,这使得学科之间的沟通协作存在较大困难。例如,材料科学家与机械工程师在探讨新材料在机械产品中的应用时,由于对彼此学科知识的理解局限,可能导致交流不畅,影响项目的顺利推进。

2.复合型人才短缺:当前教育体系下,专业划分相对精细,培养出的人才大多具备单一学科背景,缺乏跨学科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在机械制造工程技术领域,既懂机械设计与制造,又掌握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编程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严重制约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发展。

3.技术整合难题:将不同学科的先进技术有效整合到机械制造工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不同技术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如新型传感器与现有机械制造设备的硬件接口不匹配、软件通信协议不一致等;另一方面,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导致在技术整合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适配与调试。

参考文献:

[1] 祝恩治. 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技术分析[J]. 居业,2024(2):231-233. DOI:10.3969/j.issn.2095-4085.2024.02.079.

[2]陆智俊.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体系的设计与实践[J]. 智能制造,2024(1):32-37. DOI:10.3969/j.issn.1671-8186.2024.01.00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