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探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和对策
摘要:本文对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和对策进行了剖析和探讨,阐述了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各种困境,提出了能够提升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进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困境;对策
引言
随着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大众中传播,我国各个领域开始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1.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各种困境
1.1我国农业在可持续利用技术方面还有很大不足
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指的是将大量物质资源投入到农业生产中,通过对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物质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水资源;第二为土地资源等等。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中,一方面能为达成生态农业提供优质的先决条件,一方面可以为推动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1]。但是我国的现代农业是从小农业生产中逐渐转变来的,因此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循环利用意还有很大的不足,同时在技术方面存在较大的滞后性。虽然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已经摒弃了传统小农经济的循环农业生产技术,但是由于农业资源在进行可持续化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不够与时俱进,使得很多耕种土地出现了自然肥力下降的情况,导致我国有效耕地面积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过去种植一年的蔬菜所需要的肥力小于明年蔬菜种植肥力的要求,与此同时,土地种植面积也由于很多因素呈现了逐渐缩减的情况,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说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以及土壤板结等等。除此之外,我国在农业生态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是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也会使得我国土地有效耕种面积出现递减。
1.2农村地区在生态意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由于我国长时间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再加上进行农业种植的收入不高,导致我国很多农村的高素质青年群体向着城市单向流动。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以老龄化和女性化为主,在很多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主要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不高;第二,农村主要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相对偏低;第三,农村主要劳动力在学习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第四,农村主要劳动力在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方面比较薄弱;第五,农村主要劳动力环境权利和维权意识不足等等,因此很多农村主要劳动力根本没有意识到农村环境污染会对自身带来何种危害,也未意识到保护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关键意义。再加上在环境污染和环保方面的认识不足,对使用化学农药等不当或过量都会引发生态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在农村地区对环境保护法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加剧了农民群体在种植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的不足。
2.提升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制度和补偿机制
生态农业的效益主要由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三方面构成,利用市场机制只能对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相应的作用力。就目前而言,我国在生态农业方面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要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生态农业的补偿技术和激励制度。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在财政补偿的各种措施,建立生态农业专项基金,在农村地区实施有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惠农政策,并在税收和金融等政策方面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比如说各个地方政府要实施配套的生态农业资金支持等等。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构建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利益来促使农业生产人员积极主动的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要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补贴支持和技术辅助,一方面要加大技术部门的研究,并将技术落实到实际的农业发展中,对农业种植人员进行技术免费指导和服务。
2.2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
要想有效地解决生态农业政策支持和投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资;第二,从社会中募集闲散资金,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将少数人的行为逐渐变为整个社会的行为;第三,相关部门制定出各种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农业生态建设中;第四,相关部门要积极地引导农民进行投资建设,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提升农民的收益[2]。
2.3实施农业规模经营
各个地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实现土地流转,从而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一方面可以建立“龙头组织+农户”的生态农业经营机制,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促使龙头组织与农户进行合作,明确二者之间的分工,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从而在扩大生态农业经营规模的同时实现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农民面临的生产风险,一方面能够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的健康发展。
2.4促使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入到快速发展状态
要想实现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就必须要加强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在应用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得我国的生态农业一方面符合我国的国情,一方面能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能够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大力推广。同时要建立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制定出生态农产品市场准入制,从而有效的保护生态农产品的合法权益,提升农业生产人生产生态农产品的积极性。
结束语
生态农业是人类农业必然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能够为传统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一方面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认识要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根据我国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倩.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和对策探析[J].种业导刊,2022(01):8-11.
[2]郭浩.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0.
作者简介
游思琪(1998.2——)女,汉,福建省厦门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