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分析射击课程思政建设
摘要:射击运动是一项用枪支对准目标打靶的竞技项目。我国射击运动发展较晚,射击专业人才较少。新形势下,射击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射击项目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射击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以促进射击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射击;课程思政;建设
射击运动有一定的技能要求,主要体现在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射击动作着装等方面。河北省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以培养射击、射箭项目专业人才为教育主要目标,储备一大批优秀军事体育运动人才,有效促进我国射击、射箭运动事业发展。通过射击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射击人才培养力度和深度,促进射击运动水平的提升。
一、射击课程思政构建思路
(一)理论部分
射击课程思政理论建设部分主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落实国家对于射击专业运动员培养方针政策,促进运动员专业能力和思想素养的同步发展。基于此,针对当前射击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思政问题,如学生对射击运动事业认知不清晰,练习积极性不高、射击意识和射击精神缺失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射击思维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课程思政目标分为三个主要板块:第一,思政目标。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射击认知,形成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射击精神。第二,知识目标。开展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射击理论知识学习,了解射击相关知识,掌握射击安全内容。第三,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射击理论知识进行射击训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对待射击突发事件迅速冷静,沉着应对,达到射击要求。
(二)实践部分
思政课程实践部分主要以射击实践操作为中心,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首先,加强射击相关规则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射击运动。其次,规范学生的射击姿势、动作和操作,避免随意射击和无效射击。同时,结合多媒体设备播放射击分解动作,使学生直观具体地看到射击细节部分。并开展案例教学和示范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射击能力。最后,在射击实践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射击。辩证看待自己射击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不断优化和调整,从而思想深化和能力提升。此外,教师开展重复性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熟练掌握射击程序、动作和方法,能够对各种问题进行灵活应对。
课程思政的实践原则为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加强基础能力和提高能力的结合;加强射击意识和射击行为的统一;加强技能训练和心理锻炼的结合[1]。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学生对射击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射击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射击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一)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射击课程思政建设需加强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的融合,利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辅助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视野开拓,认知深化。线上多样试题库为学生学习射击理论知识提供支持,课堂测试使学生始终保持较好的射击状态。同时,利用学校的射击教育基地,让学生射击电子影像靶子,提高学生射击能力。并定期带学生参加各种射击活动和比赛,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平台。让学生从中获得经验和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射击水平。
(二)组织实施
1.理论部分
教师讲解射击相关理论知识,如枪支类型、子弹规格、着装要求、靶子直径等;介绍射击运动发展历史;阐述我国射击运动事业发展前景,并强化射击安全教育。利用情境教学法带领学生走进射击运动世界,拉近学生和射击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2.实践部分
对学生进行射击实践教学,包括如何使用步枪、手枪、猎枪,安装子弹,飞碟射击要求等等,引导学生掌握男子50米步枪三姿、女子50米步枪三姿、男子50米步枪卧射等射击实战要求。
3.方法手段
除了课本教材教学外,还应用到多媒体教学、网络技术教学、口头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语言手段包括口头指令、问答等;直观手段包括动作示范、视频分解演示等;矫正手段包括教师动手调整学生射击姿势、学生自主调整等。思想教育方法包括榜样法、表扬法等。
4.实践意义
构建射击课程思政旨在围绕培养射击专业人才这一中心,从全方位、全维度、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射击素养和专业能力。通过互联网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课堂案例来帮助学生了解射击运动,强化学生对手枪射击、步枪射击、猎枪射击等方面的能力,为国家射击运动培养更多优秀军事射击人才[2]。
三、射击课程思政改进措施
(一)创新课程内容
射击课程思政建设需结合当前射击运动发展现状,创新课程内容,着重能力培养和思想素养发展,加强射击专业人员参加射击运动比赛的能力,增强我国军事射击运动力量。
(二)优化教学手段
射击课程思政建设要优化和完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案例分析、情境创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训练动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并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在反复实战中增强自身的射击综合能力。
(三)建设教师队伍
射击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射击教师队伍。因此,必须保证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射击专业指导水平,使之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科学的射击指导和帮助。同时,课程思政还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能够爱岗敬业,团结互助、不断学习进取。以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思想素养带领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射击技巧。
(四)开发网络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共享,大大提升全国教育水平。射击课程思政建设中要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引用网络中丰富的课件、习题和试题,将其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增强射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让学生看待各种各样的射击素材,自主训练和强化,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射击综合能力。在开发网络精品课程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射击实际情况,对学生射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微课教学,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能力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射击运动是国家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射击专业人才有利于强化我国军事体育运动力量,推动我国射击运动事业发展。对此,应加快构建射击课程思政,强化对射击人才的知识技能教学,促进思想认知和专业能力的同步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射击水平。
参考文献
[1]苑庆晓.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初级训练及有效恢复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08):49-50.
[2]耿京龙,全浙平.高校体育射箭课程化建设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10):133-134.
作者简介:毛珊珊(1988-)女,河北省石家庄人,河北省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射箭队副领队。